大概是七八年前,有位朋友,是復員軍人,回鄉一年多了,時常感覺腰腿痛,當時我正在看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覺得其中一方治痛甚妙,就把這個方子給了他。 張錫純不愧為晚清民初響當當的大醫家,四味藥,上午吃下午就見效了,三劑治愈。欣喜之余,我的這位朋友趕緊又抓了五劑藥,給他遠在廣東的姐姐寄了過去,原來他的姐姐也深受腰腿痛困擾。朋友很有心啊,他不直接發藥方,怕他姐姐不把方子放在心上,所以干脆直接買給你。五劑藥吃完,也治愈了。 從此我對這本書更是視若珍寶,愛不釋手,反反復復看了幾十遍有余。 這沒錯,但中醫也有很多規律性的東西,要善于總結,這樣做學問才會深刻。表面上,疼痛給我們最突出的感覺只是痛,然而中醫說痛是怎么來的?不通則痛;不榮則痛。也就是說無論你是哪里痛,肩痛背痛腰痛腹痛,林林總總,看似繁多,但在中醫看來,歸根結底離不開兩個因素,不通和不榮。首先說不通,經絡血脈堵塞了,氣血走不過去,就會引起疼痛,這就好比河道被落石堵塞,河水要向前流動,就要不斷地去沖擊落石,這一沖一擊的過程,身體的感覺就是痛。再來說說不榮,什么是不榮?在古代漢字里面,榮是個通假字,通營,就是說榮意味著營養,不榮就是身體沒有營養,缺乏營養,而營養只有化為氣血才能循環全身,滋潤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所以不榮,就是指這個人氣血不足了,當身體缺乏氣血津液濡養的時候,也會疼痛,提醒你耗的太厲害了。現在好多人的胃痛都是飲食不規律,餓出來的,這就是不榮則痛。 不通的你要去疏通,不榮的你要去滋養。通暢的血脈加上充足的氣血,如同通暢的河道加上充足的水源,水流暢通無阻,人體血脈流通不止,這樣身心就很舒適。這兩者之間,任何一方面有問題,都容易發生疼痛。所以治療起來,通常是通補兼施,雙管齊下。以當歸、丹參補源頭,以沒藥、乳香通血脈,這四味藥組合在一起,張錫純命名為活絡效靈丹。活絡效靈丹:當歸15克,丹參15克,乳香15克,沒藥15克。這個方子的常規用法是水煎服,但是因為味道不好,特別難喝,所以你也可以這樣,把這四味藥研磨成散劑,一劑分成四次來服,每日兩次,溫酒送下。脾胃不好的,也可以泡腳。沒藥和乳香,這兩味藥不常提到,有些許陌生,但在中醫處方上,時常會看到它們兩個的身影,沒藥和乳香是形影不離的黃金搭檔,合起來稱“海浮散”,意思是不遠萬里漂洋過海而來。沒藥和乳香原產于國外,是舶來品,你看,我們的老祖先是不是很厲害,博采眾長,海外來的都可以收入麾下,為我所用。所以一直以來,中醫都是在不斷進步、不斷發展的,不是說過去有什么,現在就有什么,只有過去有的我們才能用,幾百幾千年來一塵不變,不是那樣的。沒藥和乳香都是植物的樹脂,是相當珍貴的東西。沒藥善理血,乳香善理氣,這個血能不能夠在血脈里頭運行通暢,全靠氣的推動,因為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如果沒有氣的推動,血就如同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反過來,氣血運行加快了,就有力量把瘀堵通開。這兩味藥好就好在化瘀但不傷正氣,張錫純非常看重這兩味藥,并大加贊賞,“誠良藥也。” 丹參和當歸也有活血的作用,但在這里,它們的工作重心是補血。 古人有一句話叫“一味丹參飲,功同四物湯”,四物湯是非常受女性歡迎的湯方,因為它有著很好的養血活血的功效,但是,一味丹參的功效就能和四物湯相媲美。丹參把四物湯中四味藥的作用集于一身,它補血還帶活血,補益又不會添堵。當歸自然就更不必多說了,當歸能夠令血脈有所歸屬,也可以令血虛得補,血瘀得化。那么,這個方子究竟治療什么樣的痛呢?張錫純說的很明確,“此方治內外瘡瘍,心腹四肢疼痛,凡病之由于氣血凝滯者,恒多奇效。”也就是說,只要你的疼痛是因為氣血凝滯,就可以用,這個范圍就很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