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往往可以看出這個人的生活能力和性格特征,活得開心通達的人,往往有著一顆強大的內心,有著屬于自己的豁達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而活得看似非常委屈的人,往往可能在性格上有著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才會整日里郁郁寡歡,失去應有的歡樂。
而對于老年人來說,性格的特點更會影響到自己的晚年生活狀態。
怎樣才能更好地度過晚年呢?一位75歲的羅老先生的真心話:到了七十歲,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養老。
羅大爺:
我今年75歲,說實話,我活到這個歲數,就是一條原則,不要想太多,好多老年人,就是想得太多,有時候甚至鉆牛角尖。我沒那么多想,所以生活得簡單快樂。
不多想,自然,也不要去進入及干預兒孫的生活圈,千萬別以為這是淡漠了親情,其實,這才是解放自己。
如今對于老人來說,有時候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和兒女在一起生活時產生的問題和矛盾。
做老人的,可能看不慣年輕人這個習慣那個習慣,一旦你去干涉人家,就會產生代溝帶來的問題。
所以,不如各自獨立,你也別去非要進入到兒孫的生活圈中,非要指手畫腳,讓兒孫們頭疼,也讓自己火大。
如果你說你到老了沒啥愛好,不知道自己一個人該干些啥,其實還是你沒找到自己的樂趣。老人沒其他愛好,可以學學佛經,聽聽佛歌,靜靜心,這樣也會心無掛礙、無有恐懼。
另一條,就是一定要注意休息及營養,最好按時起居,不要熬夜,不要不按時吃飯,這都是對身體的傷害,只要你學會健康生活,哪怕一個人也能活得精彩。
如果實在郁門無聊了,遁世無悶,也可以養只狗狗,會成為你最好的一個人生伴侶。
我覺得,無論你曾經在哪工作和生活,退休后最宜返老家,在老家生活,有三四千元退休金就會過得非常好,已經不失尊嚴了。
我就是這樣,一整天的播放佛歌,與世無爭,對親朋都少惹,覺得自己很幸福的。主要原因是無需應酬,這樣會省去很多的負擔和麻煩,這樣的我,無生活壓力,也不給人壓力。
我定的指標是再活十年,便是大賺得了天成,如果不得怪病我就有信心超標!
在這種心態下,我感覺自己不算老,穿著反而注意起形象來,周圍的老伙伴兒都說我看起來精神得很,我也是自我感覺棒棒!
自私一點,為自己的生活想一點
羅老先生還提醒老年人,到了老年,除了上面說的這些,還要學會“自私”一點。
這里的自私,是說多為自己想想,為自己的晚年生活想一點,讓自己過得更順心隨意一些。
當心情變得舒暢了,自然晚年生活也會越來越開心快樂。
余生不留遺憾,才是最暢快的晚年
當然,還有一點要提醒的,就是老年人要讓余生不留遺憾,這才是最暢快的晚年。
影視劇中常常有人會寫出自己的心愿清單,就是這一生希望自己達到的一些生活目標,可能有很多種。
比如去一個自己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學會一門技能,體驗一種職業等等,都可能成為一個人的人生心愿。
作為老年人,不妨在余生中,力所能及地去想辦法實現這些心愿,讓自己更滿足。
人到七十,已經正式進入老年階段
這個時段的生活,一定要學會自己安排好,首先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良好的心態,然后把自己的老年生活安排得更充實一些,更豐富一些,結交幾個老伙伴,沒事的時候旅旅游、聊聊天,都會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色彩。
而心態就是一切的基礎,希望老年人都能認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