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游樂廳的吧臺》是法國畫家愛德華·馬奈創作于1882年的一幅布面油畫。刻畫了巴黎的著名劇院夜總會女神游樂廳的場景。該畫現藏于英國倫敦大學的科陶德藝術學院。 《新奧爾良的一家棉花辦公室》是法國畫家埃德加·德加創作于1873年的一幅油畫。現藏于法國波城美術館。 《賢士來拜》是意大利畫家真蒂萊·達·法布里阿諾的一幅畫。該作品位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被稱為“國際哥特式繪畫的巔峰之作”。 《美國哥特式》是格蘭特·伍德繪畫的一幅油彩畫,現藏于芝加哥藝術學院。格蘭特·伍德的靈感來源于現在被稱作為“美國哥特式”的房屋,亦來源于一種想法。格蘭特·伍德想繪出一間房子,這間房子要擁有“我所喜愛的那一種人才應該住進那間房子”的意圖。這幅畫作展現了一位老農民站在他的單身女兒身旁的場景。 《圣母領報》是達·芬奇的早期油畫作品。約作于1472年。現藏于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作品取材于宗教故事,描繪有一對雙翼的天使來朝拜年輕的圣母瑪利亞,告訴她懷孕了,救苦救難的基督將要出生。 巴克斯和阿里阿德涅是提香畫作。這是一部為費拉拉公爵阿方索·伊·德斯特和卡梅里諾·德·阿拉巴斯特羅創作的神話主題畫系列之一。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俄羅斯現實主義畫家列賓于1870~1873年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描繪了11名纖夫在伏爾加河畔拉纖的情景。該作品是19世紀80年代初最出色的一幅批判現實主義油畫杰作之一。現藏于俄羅斯圣彼得堡的俄羅斯博物館。 亞歷山大之戰是德國知名畫家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費爾于1529年繪制的油畫,該畫作長158.4cm,寬120.3cm,內容描述亞歷山大大帝于伊蘇斯戰役擊敗波斯軍關鍵戰役的情景。該畫作兼具華麗背景與細致人物特色,亦有學者認為該畫作有著許多隱喻,例如:反應作畫當時教廷勢力漸趨薄弱等。 蒙馬特林蔭大道的狂歡節,卡米爾·畢沙羅(巴黎,1897年)收藏于加利福尼亞洛杉磯阿芒·漢默博物館。該作品是十四幅畫作的一部分,描繪了巴黎蒙馬特林蔭大道的白天和季節的不同時間。卡米爾·畢沙羅以“老師的眼睛”來描繪他眼前的景象而被稱為“印象之父”。 起風了是美國藝術家溫斯洛·霍默的一幅油畫。它描述了在“順風”一個叫格洛斯特通過該市的港口斬波獨桅艇。船內有一個男人,三個男孩和他們的獵物。 百老匯爵士樂是蒙德里安的最后畫作,完成于1943年,就在他在1940年搬到紐約后不久。此畫現正存放在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被譽為抽象派的大師之作和蒙德里安本人的高峰作品。雖然蒙德里安終身都繪畫抽象畫,但這一幅的靈感來自真實世界的例子:紐約曼哈頓城市規劃的方格,和現代人極喜愛的爵士樂。 《星空下的咖啡座》是梵高的作品之一,他于1888年9月在法國普羅旺斯的阿爾勒所繪,目前收藏在荷蘭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館內。這幅畫具有梵高獨特的暖色調及透視法。這是梵高第一幅有星空背景的畫作,其他有星空背景的畫作有同月所作的《隆河上的星夜》,及隔年所作的《星夜》。 Cardsharps是卡拉瓦喬的一幅畫。金貝爾藝術博物館。 《三位查理一世》,也稱為《查理一世的三重肖像》,是范戴克爵士為英國查理一世創作的油畫,從三個角度展示了國王:左全貌,正視和右三季度資料。該畫于1635年或1636年繪制,目前是皇家收藏的一部分。每幅肖像畫中服裝的顏色和蕾絲領的圖案都不同,盡管三人中都出現了嘉德勛章的藍色緞帶。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是1948年美國畫家安德魯·懷斯繪制的一幅現實主義蛋彩畫,描繪一位側身臥在褐色荒原上、望向背景里灰房子的年輕女子。此畫現為紐約市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永久藏品。 1923年,俄羅斯藝術家瓦西里·康定斯基創作的《構圖八》是一幅抽象風格的畫布油畫。這幅畫由各種各樣的幾何形狀、顏色、直線和曲線組成 煎餅磨坊的舞會是雷諾阿在1876年的作品之一。目前收藏在法國巴黎的奧塞美術館內。 但丁和維吉爾是法國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在1850年創作的油畫。收藏于巴黎的奧賽博物館。這幅畫描繪了但丁的《神曲》中的一幕,敘述了但丁和他的導游維吉爾穿越地獄的旅程。 被七百年西方藝術史譽為“歐洲近代繪畫之父”的喬托代表作《寶座上的圣母》收藏于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阿卡迪亞自我》中的《埃特》是1637年至38年間法國古典巴洛克風格的主要畫家普桑的畫作。普桑在同一個標題下畫了兩個版本。 玫瑰盛宴是丟勒的1506年油畫,現收藏于捷克共和國布拉格的國家美術館。根據捷克斯洛伐克藝術史學家雅羅斯拉夫·佩希納的說法,這是“可能是德國大師創作的最精湛的繪畫”。 國旗是美國藝術家賈斯培·瓊斯創作的蠟畫。這幅畫是約翰斯退伍兩年后24歲時創作的,約翰斯說這幅畫是許多作品中的第一幅,這些作品的靈感來自1954年對美國國旗的夢想。約翰斯最出名的可以說是這幅畫。 燃燒的六月是英國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雷頓在1895年畫成的油畫,大小為47' x 47'。這幅畫被認為是雷頓的代表作,展現了他高度的古典主義內涵,同時也被認為是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畫作之一。燃燒的六月描繪一名女子沉睡在沙發上,一般認為這幅畫模效了古希臘藝術里以沉睡中的寧芙和那伊阿得斯做為雕刻對象的風格。 《免于匱乏的自由》又名《感恩節圖畫》或《我會回家過圣誕》,是美國畫家諾曼·洛克威爾《四大自由》系列油畫的第三幅。這四幅油畫代表的理念都源自第32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1941年1月6日國情咨文中的四大自由。畫作于1942年11月創作完成,1943年3月6日經《星期六晚郵報》首發。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十七世紀荷蘭畫家維米爾的作品。畫作以少女戴著的珍珠耳環作為視角的焦點,現時畫作存放在海牙的毛里茨住宅中。 格爾尼卡是巴勃羅·畢加索最著名的繪畫作品之一。當時西班牙內戰中納粹德國受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之邀對西班牙共和國所轄的格爾尼卡城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地毯式轟炸。當時畢加索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委托為巴黎世界博覽會的西班牙區繪一幅裝飾性的畫,從而催生了這幅偉大的立體派藝術作品。作品描繪了經受炸彈蹂躪之后的格爾尼卡城。 日出?印象是法國畫家莫內的著名畫作,繪制的是故鄉勒阿弗爾的景色,路易·樂華根據這幅畫提出了“印象派”稱呼。現在存放在巴黎的瑪摩丹美術館內。 《羅馬奧斯特里亞》是丹麥畫家卡爾·布洛赫的一幅畫。它是在1866年上漆的。畫作是布洛赫最著名的風俗畫之一,受商人梅爾基奧的委托,他是布洛赫的主要支持者,被列入畫作的背景。他正坐在小餐館里,坐在餐桌旁和朋友聊天。 《鳶尾花》是梵高的一幅作品,創作于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當時梵高進了法國圣雷米的一間精神病院,在那里畫成。作品現收藏在美國加州保羅·蓋蒂博物館。 洛克納的阿格紐夫人(是第九男爵安德魯·阿格紐爵士的妻子格特魯德·阿格紐的油畫肖像畫。這幅畫于1892年創作,并于同年由美國肖像畫家約翰·辛格·薩金特完成。 《抱銀貂的女子》由達·芬奇在供職于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期間于1489年-1490年創作完成,是其四幅有關女性的作品中的一幅,該畫目前收藏于波蘭克拉科夫的恰爾托雷斯基博物館。作品中的女子是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情婦切奇利婭·加萊拉尼。 《基督的哀悼》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安德里亞·曼特尼亞的一幅約1480年的畫作。盡管該作品的年代尚存爭議,但可能在1480年代初完成于1475年至1501年之間。它描繪了基督的身體仰臥在大理石板上。圣母瑪利亞,圣約翰和抹大拉的馬利亞為他的死而哭泣。 《伊卡洛斯倒臺風景》是布魯塞爾比利時皇家美術館的一幅73.5 x 112厘米的油畫作品。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它是荷蘭和佛蘭芒文藝復興時期畫家老彼得·勃魯蓋爾所繪 泳客是油畫由法國畫家保羅·塞尚在1906年首次展出。這幅畫在費城藝術博物館展出,是塞尚創作的《浴者》系列作品中最大的一幅。其他位于紐約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倫敦的國家美術館,賓夕法尼亞州的巴恩斯基金會和芝加哥藝術學院。 拉斯達馬斯·羅曼納斯,也稱為羅馬少女,羅馬女子或羅馬女子,是菲律賓西班牙時期最重要的菲律賓畫家胡安·盧納創作的油畫。 《宮娥》是西班牙黃金時代畫家委拉斯奎茲在1656年的一幅畫作,現收藏于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此作品帶有復雜且難解的構圖,引起了關于實景與虛景的難題;并建構了觀察者與畫中人物間的不穩定關系。由于這些復雜性,《宮娥》是西方繪畫中經歷最多分析與研究的作品之一。 《亞維農的少女》是西班牙畫家畢加索的名作之一,于1907年在西班牙的妓院中所繪。亞維農是巴塞羅那的一條街,起初畢加索想畫幾名街邊的妓女,最后畫成了五名半抽象的裸體少女和一組靜物。畫中左面的三名少女較為貼近自然的西班牙女子,而右面的兩名則似乎戴著非洲面具。 劃船人的午宴, 法國印象派 畫家雷諾阿畫作。 現藏于華盛頓特區內的菲利普美術館。 彈吉他的男人(130x74cm)布拉克(1882~1963)法國畫家,也是立體派的創始者之ㄧ,開啟現代主義的浪潮。紐約現代藝術美術館收藏 馬賽拉-恩斯特·路德維希·基希納于1909年以表現主義風格創作。 路易斯·讓·弗朗索瓦·拉格妮·馬斯和維納斯 .保羅·蓋蒂博物館收藏 屠殺無辜者是彼得·保羅·魯本斯的兩幅畫的主題,這兩幅畫描繪了《馬太福音》中有關圣經《伯利恒的無辜者屠殺》的情節。第一個尺寸為142 x 182厘米,是在意大利度過了八年之后,于1608年返回家鄉安特衛普后被上色的。 《海上月出》或《海上月出》是德國畫家卡斯珀·大衛·弗里德里希在1822年創作的油畫。作品描繪了浪漫的海景。三個年輕人,兩個女人并排,一個男人在后面,坐在海邊的一塊大石頭上,看著月亮在烏云密布的天空中向東升起,映著天空。遠處有兩艘帆船,在微風中向岸上的觀眾發出幻影。 松樹林中的早晨是俄羅斯藝術家伊萬·希什金和康斯坦丁·薩維茨基的一幅畫作。 安德魯斯夫婦是托馬斯·庚斯博羅1750年繪制的油畫肖像畫,現在位于倫敦國家美術館。 《音樂家或青年音樂會》是卡拉瓦喬的一幅畫。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1983年對畫面進行了修復。 牛頓是英國畫家和版畫家威廉·布萊克的單版畫,最初于1795年完成,但在1805年重新制作并重印。這是1795年至1805年間創作的12幅“大型彩色版畫”或“大型彩色版畫”之一,其中還包括他在圣經統治者尼布甲尼撒上的系列圖像 夜游者是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的代表作,描繪人們坐在城里的餐廳吃晚餐。它除了是畫家的代表作以外,也是一件最為人所熟知的美國藝術品之一。它現在被收藏于芝加哥藝術學院。畫作的靈感來自一個在霍普居住地,紐約格林威治村的餐廳。 1948年第5號是美國畫家杰克遜·波洛克的一幅作品,杰克遜以其對抽象表現主義畫派的貢獻而聞名。2006年11月2日《紐約時報》稱這幅畫被大衛·格芬賣給大衛·馬丁內斯,價格達1.4億美金,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畫作之一。 《下樓的裸女二號》是1912年法國藝術家杜尚繪制的一幅油畫,是現代繪畫的代表作之一。它曾被立體派畫家批評為太過像未來派作品,但實際上1912年獨立者沙龍的展品目錄中卻被劃分為立體派作品,并且在1913年紐約軍械庫展覽會中成為焦點。現此作藏于費城藝術博物館。 布魯內特Odalisque的畫。1745年由弗朗索瓦·布歇創作,現收藏巴黎盧浮宮。畫家的簽名刻在矮桌上。后來,他又創作了另外兩部宮女風格的作品,都被稱為“金發宮女”。 小揚·勃魯蓋爾(Jan Brueghel the Younger)是佛蘭德斯巴洛克畫家,也是揚·勃魯蓋爾的兒子。 《 登船》是法國畫家讓-安托萬·瓦托的一幅畫。它也被稱為朝圣之旅。瓦托于1717年將該作品作為他的接收作品提交給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這幅畫現在在巴黎盧浮宮。 Pollice Verso是法國藝術家讓-里奧·杰羅姆于1872年創作的一幅畫,以羅馬對獲獎角斗士的同名手勢為特色。畫中的拇指向下的手勢由觀眾在斗獸場給出,包括雷亞懷,到勝利而擊敗角斗士提出了兩個手指來求情。 《亞嘉杜的罌粟花田》是莫奈創作的油畫作品。描繪了位于亞嘉杜的一個罌粟花田中的美麗景色。 《溜冰者》是美國畫家吉爾伯特·斯圖爾特在1782年創作的威廉·格蘭特油畫肖像。斯圖爾特(居住在倫敦時曾繪畫過,這部作品首次為藝術家帶來了廣泛的認可。 《婦人畫像》是尼德蘭畫家羅希爾·范德魏登的小型橡木板油畫,估計在1460年左右完成。畫中女子面紗、領口、臉部和手臂線條形成幾何圖形,頭飾和面部由光線從上向下照亮,共同組成畫面構圖。模特兒的美幾乎有些不自然,呈現哥特式的優雅,畫上黑暗與光明的鮮明對比又令這種美和優雅更為顯著。 《一個年輕人的肖像》是拉斐爾的一幅畫。它通常被認為是自畫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幅畫被德國人從波蘭偷走了。許多歷史學家將其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重要的繪畫作品。據建議,如果找到這幅畫,今天的價值將超過8.5億美元。 《艾蒂兒·布洛赫-鮑爾肖像一號 》,是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于1907年完成的畫作。 《胡安·帕雷哈畫像》是西班牙藝術家委拉斯貴茲的畫作于1650年在意大利旅行時在羅馬繪制肖像。這是已知的最早的非洲血統西班牙人肖像。 《雷加米埃夫人像》是法國藝術家雅克-路易·大衛的一幅油畫作品,繪于1800年。現藏于巴黎盧浮宮。這幅巴黎社會名流雷加米埃夫人的肖像。他于1800年5月開始作畫。 《 X夫人》或《 X夫人肖像》是約翰·辛格·薩金特在法國銀行家皮埃爾·高特勞的妻子維珍妮·阿米莉·阿維尼奧·高特勞的肖像畫中的標題。 沃莉肖像是埃貢·席勒于1912年為一位他在1911年遇見的時年為17歲的少女維拉妮·威利·諾依齊畫的油畫肖像畫。這位少女隨后也多次作為模特出現在席勒的畫作中。1954年,奧地利藝術收藏家利奧·波德買下這幅畫。后來奧地利政府成立利奧·波德博物館時買下5000多幅波德收藏的畫,沃莉肖像也成了博物館的收藏之一。 《春》是意大利畫家波提切利創作于1482年的名畫。1482年他以詩人波利蒂安歌頌愛神維納斯的長詩為主題,為美第奇別墅所畫。這幅畫和《維納斯的誕生》一起,成為波提切利一生中最著名的兩幅畫作。現藏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 皮格馬利翁和加拉蒂亞是法國藝術家讓-里奧·杰羅姆于1890年創作的油畫。 《農神吞噬其子》,是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戈雅的一幅名作。該作是戈雅晚年所繪制的《黑色繪畫》系列中最為著名的一幅,以陰暗恐怖而聞名。畫中是羅馬神話中的農神薩圖爾努斯為了防止兒子們奪權斗爭而將他們全部吃掉。 《沒胡子的自畫像》是梵高在1889年創作的油畫。這幅畫可能是梵高的最后一幅自畫像,是在那年9月畫的。自畫像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畫作之一,1998年在紐約市以715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當時,這是有史以來出售的第三昂貴的畫。 《沉睡的維納斯》是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大師喬爾喬內創作于1510年的一副油畫。畫作描繪了羅馬神話愛神維納斯赤裸沉睡的情景。喬爾喬內未完成該畫,后由提香完成景觀和天空。現藏于德國德累斯頓的歷代大師美術館。 《圣喬治與龍》是保羅·烏切洛于1470年左右創作的一幅畫。由英國倫敦的國家美術館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