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講鬼故事! 大家或多或少地都聽過鬼怪的故事吧,也許是來自奶奶的睡前故事,也許是來自影視劇或者圖書。小時候,深夜走在路上,偶爾也會被各種無端的聲響嚇得拔腿就跑。提起鬼故事,你會想起恐怖、血腥、陰暗、扭曲,還是幽怨、憤怒、凄涼和哀婉? 今天,堡仔打算帶大家了解一下國外的鬼怪故事。一碗魔鬼的迷魂湯,一所離奇的邊界之屋,一座虛構(gòu)的城堡,一段凄美的愛情,一樁離奇的慘案,一面鏡,一只燭,所有這些都是奇妙的載體,都是隱現(xiàn)的橋梁;它們承載往昔歲月、通向靈魂深處。當(dāng)魂歸魂所,人回人室,時空在肉體和魂魄的瞬間交錯中猛然停滯;當(dāng)你能在剎那之間與先人神交,與命運抗?fàn)帲嘈拍丬P躇的靈肉所能感受到的,絕不僅僅是驚悚,更是說不出的奇妙,更是用不盡的力量。 脊背在發(fā)涼,螺絲在擰緊……堡仔飯們趕緊讀起來! 【書名】人與鬼(Tales Of Men And Ghosts) 【作者】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 【作品簡介】 《人與鬼》是伊迪絲·華頓的一部非常精彩的短篇小說集,包括十個章節(jié)、十個故事。 場景大多設(shè)定在十九世紀(jì)到二十世紀(jì)初,以敘事的角度將一個個或驚悚、或詭異、或深刻、或黑暗的故事層層攤開,通過精細(xì)超脫的或人或鬼或心中之鬼的描繪,引人進入另一番或明或暗的世界,令人以目為耳,以心為秤,觀摩體會這世間種種的人心與是非。閂上的門,閂的是何方的門;父與子,何為父子;債情,是債還是情;因果,何為因,何為果;傳奇,傳的即是奇么;那雙眼,天哪,那雙眼;很久以后,為何,要很久;信件,信與奸。一幕幕在華盛頓夫人的妙筆下鋪陳開來,魅力斐然,絕妙的諷刺令人拍案叫絕,美不自禁。 【作者簡介】 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 1862.1.24-1937.8.11),美國優(yōu)秀的女作家,在美國文學(xu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人極具才華,思想超然,視野開闊,明辨是非,文筆流暢雅致,文風(fēng)細(xì)膩扣人心弦。寫就《歡樂之家》,成為二十世紀(jì)初最受歡迎的美國作家,出版《純真年代》,摘獲普利策文學(xué)獎。其一生共完成十九部中長篇小說,出版十一部短篇小說集,包括《人與鬼》,還有大量非小說作品。通過敏銳的觀察力和出色的文字駕馭能力,揭示人性的善惡,社會內(nèi)部的黑白對錯,酣暢淋漓地譜寫了一幕幕人間人心的精彩畫面。 【書名】螺絲在擰緊(The Turn of the Screw) 【作者】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作品簡介】 圣誕前夜,幾個朋友圍坐爐旁,百無聊賴地講起了自己聽到的鬼故事。 其中一個人說到郊外一個家庭女教師受到鬼怪困擾的故事。一切看來稀松平常,但一切在亨利·詹姆斯筆下卻變得生動精致起來:只有家庭女教師能夠見到“它們”;只有她懷疑先前的女教師因為某種邪惡的動機正在控制著莊園當(dāng)中的兩個孩子。所有的人都認(rèn)為她瘋了,兩個孩子卻對此諱莫如深。是孩子們被迷惑了,還是女教師在妄想?作者并不急于馬上揭示答案,但是脊背在發(fā)涼,螺絲在擰緊…… 【作者簡介】 亨利·詹姆斯(1843.4.15-1916.2.28),十九世紀(jì)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戴茜·米勒》(1878)、《貴婦的肖像》(1881)、《華盛頓廣場》(1881)、《法國掠影》(1884)等。本書的同名電影曾三度登上熒幕。 【書名】吸血鬼(The Vampyre) 【作者】約翰·威廉·波利多里(John William Polidori) 【作品簡介】 《吸血鬼》所講述的故事始于19世紀(jì)初,一位名為魯思文的舉止怪異的英國貴族活躍于倫敦上流社會。青年奧布雷對魯思文產(chǎn)生了濃重的好奇心,和他一起外出旅游。二人在羅馬因為興趣不合而分手,奧布雷一個人去了雅典,在那里結(jié)識了一位美麗的女子,后者卻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死于吸血鬼的襲擊,奧布雷也因此一病不起。隨后魯思文勛爵來到雅典照顧奧布雷,待病好后二人再次結(jié)伴同行。二人途中遭遇強盜,魯思文身受重傷,臨死前讓奧布雷立誓隱瞞自己的死訊。隨后奧布雷返回倫敦,得知妹妹已有了婚約,而她的未婚夫正是那已死的魯斯文勛爵! 吸血鬼一詞首次出現(xiàn)是在1732年。當(dāng)年三月的《倫敦日報》刊載了一件發(fā)生在匈牙利的怪事:一位名叫阿諾德·保羅(Arnold Paul)的雇傭兵死后變成吸血鬼害人,當(dāng)人們從墓中掘出他的尸體后,發(fā)現(xiàn)尸體仍很新鮮,完全沒有腐爛的跡象,他的七竅中卻流出純凈鮮紅的血液,與傳說中的吸血鬼一樣。1745年,三位英國紳士在報刊發(fā)表了一篇歐洲游記,把德國民間的吸血鬼傳聞介紹給英國讀者。游記寫道:“這些吸血鬼被認(rèn)為是死人的尸體……在晚上走出墳?zāi)梗S多活人的血,以至于把他們殺死。”然而吸血鬼的故事逐漸被人淡忘,直到19世紀(jì)初才卷土重來。 【作者簡介】 約翰·威廉·波利多里生于1795年,是一位英國作家兼外科醫(yī)生,被譽為吸血鬼類虛構(gòu)小說的開山鼻祖。波利多里當(dāng)過拜倫勛爵的私人醫(yī)生,耳濡目染,文學(xué)修養(yǎng)自然不俗。他于1819年發(fā)表短篇小說《吸血鬼》,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他筆下的吸血鬼和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并稱英國哥特小說的兩大標(biāo)志性鬼怪。 【書名】魔鬼的迷魂湯(Die Elixiere des Teufels) 【作者】E. T. A. 霍夫曼 (E. T. A. Hoffmann) 【作品簡介】 《魔鬼的迷魂湯》(以下簡稱《迷魂湯》)是霍夫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上卷作于1814年,下卷作于1815年。作者花在寫作此書上的全部時間僅幾個星期。《迷魂湯》于1816年在柏林出版。 《迷魂湯》幾乎涵括了哥特小說的全部主要元素,包括恐怖、神秘、古堡、深淵、黑夜、超自然、厄運、幽靈、死亡、頹廢、癲狂、情愛、謀殺、原罪、家族詛咒等等。《迷魂湯》用的是自傳體。作者以一虛幻出版社編輯的身份出現(xiàn),因偶然得到書中主人公梅達(dá)爾杜斯的手稿,將其整理成書。因而全書除了編者按和幾處以他人口吻做的批注外,全部是從主人公的角度敘述的。霍夫曼曾在給友人的一封信里指,《迷魂湯》 主人公梅達(dá)爾杜斯的一生荒淫離奇,他其間輾轉(zhuǎn)于天堂和地獄之間,目的是要表現(xiàn)出,大千世界的蕓蕓眾生冥冥中都受到一個無形力量的主宰。對于這一點,書中主人公亦做過大段大段的感嘆。 【作者簡介】 恩斯特·特奧多爾·威廉·霍夫曼(Ernst Theodor Wilhelm Hoffmann),筆名E.T.A.霍夫曼(E. T. A. Hoffmann),1776年1月24日出生于東普魯士柯尼斯堡(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一個律師家庭。集德國浪漫派作家、法學(xué)家、作曲家、音樂評論人于一身的霍夫曼一生共創(chuàng)作過50多篇中短篇小說和3部長篇小說,此外他還擅長作曲和繪畫,寫過2部歌劇、1部彌撒曲和1部交響樂。霍夫曼的小說作品多神秘怪誕,他喜歡用大段的人物內(nèi)心獨白,他筆下的故事情節(jié)夸張荒誕,層次多結(jié)構(gòu)復(fù)雜,與后來的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有很深的淵源。 巴爾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愛倫·坡等都受過霍夫曼很大影響。 霍夫曼發(fā)表第一篇小說時33歲,但在他一生余下的13年里,他的主要精力并沒有放在小說創(chuàng)作上,因為他認(rèn)為自己能在音樂上為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為表達(dá)自己對沃爾夫?qū)ぐ敹嘁了埂つ氐木匆猓舴蚵髞砩踔琳礁麨槎魉固亍ぬ貖W多爾·阿瑪多伊斯·霍夫曼(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他發(fā)表過許多頗具影響的音樂評論。法國作曲家雅克·奧芬巴赫雅克·奧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的著名戲劇《霍夫曼的故事》正是取材于霍夫曼的作品。出自俄羅斯音樂巨匠柴可夫斯基之手的著名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亦是取材于霍夫曼的中篇小說《胡桃夾子與老鼠王》。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也稱霍夫曼的音樂理論對自己產(chǎn)生過影響。 霍夫曼1822年6月25日于柏林去世,終年46歲。 【書名】跳槽的幽靈:幽默鬼故事(上) 【作者】多蘿西·斯卡伯勒(Dorothy Scarborough) 編 【作品簡介】 本書收錄了19篇幽默鬼故事,其中包括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布蘭德·馬修斯(Brander Matthews)、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等西方名家的經(jīng)典之作。相信讀者在看過本書中所有妙趣橫生的故事后,都會對鬼魂產(chǎn)生一種更為親切的感覺,深刻地體會到什么叫“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 除了幽默外,本書的故事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充滿了人情味兒。書中的很多角色,無論是人是鬼,都給人一種真實和溫情的印象。 本冊包括6篇故事,具體請見目錄。 【作者簡介】 編輯本選集的是美國作家、哥倫比亞大學(xué)講師多蘿西·斯卡伯勒(Dorothy Scarborough,1878.1.27~1935.11.7)。多蘿西的博士論文《現(xiàn)代英語小說中的超自然現(xiàn)象》(The Supernatural in Modern English Fiction),后來成為了該領(lǐng)域的基礎(chǔ)性參考著作。 【書名】鬧鬼的照片:幽默鬼故事(中) 【作者】多蘿西·斯卡伯勒(Dorothy Scarborough) 編 【作品簡介】 本書收錄了19篇幽默鬼故事,其中包括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布蘭德·馬修斯(Brander Matthews)、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等西方名家的經(jīng)典之作。相信讀者在看過本書中所有妙趣橫生的故事后,都會對鬼魂產(chǎn)生一種更為親切的感覺,深刻地體會到什么叫“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 除了幽默外,本書的故事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充滿了人情味兒。書中的很多角色,無論是人是鬼,都給人一種真實和溫情的印象。 本冊包括7篇故事,具體請見目錄。 【作者簡介】 編輯本選集的是美國作家、哥倫比亞大學(xué)講師多蘿西·斯卡伯勒(Dorothy Scarborough,1878.1.27~1935.11.7)。多蘿西的博士論文《現(xiàn)代英語小說中的超自然現(xiàn)象》(The Supernatural in Modern English Fiction),后來成為了該領(lǐng)域的基礎(chǔ)性參考著作。 【書名】拿到紐扣的鬼:幽默鬼故事(下) 【作者】多蘿西·斯卡伯勒(Dorothy Scarborough) 編 【作品簡介】 本書收錄了19篇幽默鬼故事,其中包括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布蘭德·馬修斯(Brander Matthews)、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等西方名家的經(jīng)典之作。相信讀者在看過本書中所有妙趣橫生的故事后,都會對鬼魂產(chǎn)生一種更為親切的感覺,深刻地體會到什么叫“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 除了幽默外,本書的故事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充滿了人情味兒。書中的很多角色,無論是人是鬼,都給人一種真實和溫情的印象。 本冊包括6篇故事,具體請見目錄。 【作者簡介】 編輯本選集的是美國作家、哥倫比亞大學(xué)講師多蘿西·斯卡伯勒(Dorothy Scarborough,1878.1.27~1935.11.7)。多蘿西的博士論文《現(xiàn)代英語小說中的超自然現(xiàn)象》(The Supernatural in Modern English Fiction),后來成為了該領(lǐng)域的基礎(chǔ)性參考著作。 【書名】這種事情可能嗎(Can Such Things Be?) 【作者】安布羅斯·葛溫奈特·比爾斯(Ambrose Gwinnett Bierce) 【作品簡介】 《這種事情可能嗎?》是安布羅斯·比爾斯1893年的一部短篇故事集,是他作為超自然恐怖小說開創(chuàng)者的代表作,該書收錄的小說結(jié)構(gòu)精巧、故事離奇、語言辛辣,顯然受到了愛倫·坡的影響。 本書可粗略劃分為超自然恐怖小說、通靈恐怖小說、諷刺性恐怖小說和科幻恐怖小說。有讀者認(rèn)為這些作品顯示出第一流的文筆和對故事的經(jīng)營能力。比爾斯消逝于人間已百年,他筆下的這些事情,真的可能嗎? 【作者簡介】 安布羅斯·葛溫奈特·比爾斯(Ambrose Gwinnett Bierce)(1842年6月24日-1913年或之后)是19世紀(jì)末、20世紀(jì)初,浪漫主義向現(xiàn)實主義過渡時期的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諷刺小說家、新聞專欄作家和評論家,恐怖和靈異小說大師。他以一部《魔鬼詞典》和大量的中短篇恐怖小說聞名于西方國家。他的恐怖小說思想激進、布局精妙、語言幽默、絲絲入扣,其中一些成為當(dāng)今短篇小說名篇,堪稱經(jīng)典。比爾斯的短篇小說大多帶有悲觀、虛無和憤世嫉俗的傾向,喜歡用諷刺筆調(diào)處理死亡和恐怖的主題,因此,他也被世人稱作“辛辣的比爾斯”。在風(fēng)格上,與愛倫·坡頗為相識。 如果說在常人看來,很多藝術(shù)家都有些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的話,那比爾斯絕對是位超級怪咖。據(jù)說他的一生不置房產(chǎn),沒有固定居所,有意讓自己身無長物,不被外物所累。1913年10月26日,在向朋友寄出最后一封信之后,他說自己已經(jīng)徹底厭惡美國式的文明。然后,他騎著馬去往當(dāng)時正處于烽火銷煙中的墨西哥,去尋找“真、善、美”。這時,他已是71歲的高齡。出走后的比爾斯神秘失蹤,仿佛人間蒸發(fā),無人知道他的結(jié)局如何。他仿佛被上帝召回一樣,再無半點痕跡。這也成為美國歷史上的一件懸案。希望他最終找到了他心目中的“真善美”。 【書名】邊界之屋(The House on the Borderland) 【作者】威廉姆·霍普·霍奇森(William Hope Hodgson) 【作品簡介】 《邊界之屋》是一部包含超自然元素的恐怖小說。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創(chuàng)造了一種包含科學(xué)元素的、更加真實的全新恐怖氛圍。 這部小說標(biāo)志著恐怖小說開始偏離十九世紀(jì)哥特式的傳統(tǒng),對二十世紀(jì)的許多優(yōu)秀恐怖小說家影響深遠(yuǎn),最著名的有Clark Ashton Smith和H. P. Lovecraft。 【作者簡介】 威廉姆·霍普·霍奇森(William Hope Hodgson,1877-1918)是一位多產(chǎn)的英國作家,作品題材多以恐怖、奇幻、科幻為主,他的許多小說都把背景設(shè)在海上,憑借他自己以前出海的經(jīng)歷,將看似真實的細(xì)節(jié)加入他的恐怖小說中。而《邊界之屋》等小說也包含許多宇宙元素。 【書名】雅各布斯短篇小說選(The Lady of the Barge and Other Stories) 【作者】威廉.雅各布斯 (W. W. Jacobs) 【作品簡介】 本書收錄了雅各布斯的12篇短篇小說,作品語言精練、情節(jié)跌宕,結(jié)尾往往出人意料。其中《猴爪》一篇堪稱作者的代表作,語言平淡森然,直指人心,讀完之后讓人脊背發(fā)涼。 船長仍沉浸在宗教辯論的余味中,漫長夏日的天光正被夜色吞沒,他想知道,自個兒的那位大副——他的小舅子,這會兒去了哪里。船上方才與暮光爭輝的燈光此時無比明亮,船長從陰影處走到一簇投射在甲板上的光線中,掏出那只銀色的舊表,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十點鐘了。這時候,碼頭上出現(xiàn)了一個暗影…… 【作者簡介】 W. W.雅各布斯(W.W.Jacobs,1863—1943),英國小說家,生于倫敦,畢業(yè)于伯克拜克大學(xué)。他是一個多產(chǎn)的小說家,寫過大量的諷刺小說和恐怖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恐怖小說是《猴爪》(1901),曾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劇本,斯蒂芬·金的小說《寵物公墓》深受其影響。 【書名】德古拉的客人怪誕故事(Dracula's Guest and Other Weird Stories ) 【作者】布拉姆·斯托克(Bram·Stoker 【作品簡介】 本書是在1914年、作者布萊姆·斯托克死后由其妻子弗勞倫斯發(fā)表,全書由多個驚奇古怪、險象環(huán)生的短篇故事構(gòu)成。 本書的第一章《德古拉的客人》被認(rèn)為是著名小說《吸血鬼德古拉》中被刪掉的一章,出版于作者死后兩年。此章講述了一個英國人(也就是《德古拉》的主人公)遭遇的恐怖經(jīng)歷。在第一章的末尾,主人公得到了他將要造訪之人,德古拉伯爵的消息。另外,本書還將作者的其他一些佳作整合出版,如1882年的《法官之宅》《吉普賽人的預(yù)言》《紅手掌之夢》等優(yōu)秀中、短篇作品,不失為一本佳作。 【作者簡介】 布萊姆·斯托克(1847.11.08-1912.04.20)是一名愛爾蘭的小說家及短篇小說家。綜觀布拉姆·斯托克的一生,他的文學(xué)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大量的以超自然邪惡幽靈為特征的長、中、短篇小說,其中尤1897年出版的以吸血鬼為題材的《德古拉》(Dracula)令人矚目。他于1847年出身于都柏林郊區(qū)克隆塔夫(Clontarf),大學(xué)畢業(yè)后進入演劇界。 1872年,他的處女作《水晶杯》刊登于《倫敦社會》;接著又在《三葉草》發(fā)表了哥特式小說《命運之鏈》。在此期間,他廣交文壇朋友,奧斯卡·王爾德、喬治·蕭伯納等人經(jīng)常是他家的座上客。1878年開始,成為戲劇演員亨利·艾爾文(Henry Irving)的秘書,編著《艾爾文個人回憶片斷》(Personal Reminiscences of Henry Irving)。1905年,好友亨利·歐文在巡回演出時去世,布拉姆·斯托克不勝悲痛,并因此而中風(fēng),但他依然筆耕不止,相繼出版了《裹尸女人》、《騙子高手》、《白蠕蟲巢穴》等著作。1912年4月20日,布拉姆·斯托克因心力衰竭在倫敦逝世,年僅65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