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備考,18年上岸廣州某事業單位。之前進面2次,就差臨門一腳,主要敗在了面試上。這里面有運氣的成分,也有我自己的問題。 可能是太想上岸,就容易患得患失。一到面試考場上,說話就磕磕巴巴,嘴巴跟不上腦子,手還忍不住帕金森發抖。不過我平時說話都很正常。 知道自己進面,我就開始著手備考,我的崗位招2人,我排名第3,備考壓力比較大,我決定報個線下面試班沖一下。 我當時的面試是4道結構化題目,面試時間20分鐘,最后以2分的分差逆襲第二名,現在看來,還是挺值得的。 一是刷以往事業單位面試真題,熟悉題型。 面試有固定的幾類題型,一般會考應急應變、組織管理、綜合分析、自我認知、人際交往等題目。 老師給發了備考資料,有紙質版也有電子版歷年面試真題。紙質版便于做記錄,電子版方便在零碎時間做題鞏固。 我采取快速刷題的方式,去見識各類題型,以保證考場上見到任何新題型都不會慌。 而且,每一類都有相應的答題技巧,刷題過程中,要看哪一類是自己的長項,哪一類是薄弱項,重點突破自己的短板。 二來就是研究答題的套路。 做各類題型的經典例題,熟知各類題型的常考考點。做筆記時要分題型做,看到實用的或自己想不到點,要多多記錄。 綜合分析框架要清晰,內容言之有理即可。過渡要自己用一些連接詞句,不然會太過生硬。人際關系題,答法比較固定,練得多了,就會發現其實沒那么難。 熟悉題型之后,就要建立起自己的答題框架了。 面試這東西,做了一百題不如一練。在面試入門初期,可以借助別人的方法和套路。 如果想要得高分,多練就對了,重在現場模擬中理解和摸索,搭建自己的答題邏輯框架,并不斷梳理優化。 我為自己準備幾個答題模板,背熟了就不至于在考場上啞口無言、無話可說。雖說硬背不太好,但這也是無奈之舉,給自己留個Plan B。 此外,面試問題一般與所考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相關,一定要事先了解當年的報告內容,重點關注與崗位或專業相關的內容。 備考過程中,關注當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還要經常關注各類新聞報道,如時政熱點、社會熱點等。我在最后一個星期,把近期的熱點都寫成了面試題形式。如果考場上遇到了這類題,絕對是賺到。 我認為面試時,最重要的就是自信! 越是想要,就越得不到、然后就會越緊張。參加了6次公考,當時是第三次進面,抱著再考不上就放棄的佛系心態,面試反而不緊張了。 到了面試中,整個面試過程約有7名考官,在主考官問問題時,和主考官有目光交流。答題時,主動和每位考官都有一定的眼神接觸,我平均每個考官眼神交流5秒左右。 在草稿上寫思路時不要一位低頭,偶爾也要抬頭、點頭,表示你在思考。也許是良好的心態、自信的姿態,讓我多贏了2分吧。 如果性格比較內斂,真的要多練練自己的肢體語言和眼神交流。答題時,保持語速適中,聲音清晰明亮,語句連貫不停頓。答不下去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收尾,不要停頓過久。答題結束后,還得繼續端著,不要一下子泄氣或開心,禮貌感謝后利落離場。 最后我想說的是,面試貴在多練習,一定要開口練習,才知道自己學的東西有沒有用到。千萬不要一個人悶頭學,最好是找幾個小伙伴一起練習,互相點評,如果能有一個靠譜的老師點評,那就更好了。 我個人覺得,報班最大的收獲就是得到了很多練習,而且在練習的過程中,你還能借鑒其他人的答題思路,算是跟對手“偷師”了。 經過高強度的集訓,我從開口阿巴阿巴打顫,到最后掐時間掌握好節奏,突破了自己的障礙。多多練習,相信你也能做到! 以上就是我的面試經驗了,可能經驗并不成熟,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文章來源:職域公考(專注廣東省考、深圳市本地公職考試培訓) 原標題:招2排3,面試逆襲!廣東省事業單位面試經驗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