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綜合征是一種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癥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除有涎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癥狀。其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干燥綜合征好發于絕經期以后或30-40歲的女性,發病率約0.3-0.4%,在老年人群中高達0.77%。 早期非特異性臨床表現 多數患者早期會出現反復發作的腮腺炎,表現為單側或者雙側的腮腺腫大,繼發感染后出現紅腫,疼痛加重。還有頜下腺腫大的情況。患者還可出現低熱,困倦,乏力,肌肉酸痛,關節腫痛等。 欲哭無淚—眼干燥癥 病人常有眼內異物感、灼熱感、眼癢、眼干。在早期常出現淚液過多,隨著病情發展,視物逐漸模糊、眼紅、眼痛,晨起時睜眼困難,以后在異物刺激或情緒激動時,也不能產生淚液。眼科檢查可見角膜周圍充血,有時可見淚腺腫大。晚期可并發角膜內小血管形成,伴有云翳,繼而形成潰瘍。有時可因穿孔或引起虹膜睫狀體炎、全眼球炎、眼球內積膿而失明。 口干燥癥 病程早期病人常感唾液不足、口干或口中發粘,繼之在進食時唾液缺少。味覺減退,舌及口角碎裂疼痛,咀嚼和吞咽困難等。夜間可因口干而致醒。由于病人口干而飲水過多,可表現類似尿崩癥。食物黏附到干燥的口腔黏膜上,可發生口腔黏膜剝離及口腔出血,有時可發生白色念珠菌感染。由于唾液減少,易發生齲齒。口腔檢查常發現舌系帶周圍唾液腺缺如,按摩唾液腺體亦不見分泌唾液。 干燥綜合征診斷標準(2012年) (1)自身抗體:血清抗SSA和/或抗SSB抗體(+),或者類風濕因子RF陽性同時伴ANA≥1:320; (2)眼科檢查:干燥性角膜炎:OSS染色評分方法(ocular staining score)≥3分; (3)組織病理:唇腺病理活檢示淋巴細胞灶≥1個/4mm2 (4mm2 組織內至少有50個淋巴細胞聚集)。 以上三項滿足2項或2項以上,且除外頸、頭面部放療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獲得性免疫缺陷病、結節病、淀粉樣變性、移植物抗宿主病、IgG4相關疾病,即可診斷為為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治療方法 第一步:涎液和淚液的替代治療以改善癥狀 口干燥癥:這是其中較為難以改善的癥狀,實用辦法就是保持病人口腔清潔,減少感染,戒煙戒酒,避免那些吃了會引起口干的藥物。 干燥性角膜炎: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人工淚液,最大程度緩解癥狀,防止角膜損傷,減少眼部并發癥,切忌使用含皮質激素的眼藥水,雷公藤也不能吃,會加重干眼癥狀。 第二步:改善外分泌腺體功能的治療。目前常用藥物有毛果蕓香堿和cevimeline。當然還可以選擇使用環戊硫酮片、溴己新片和鹽酸氨溴索。 第三步:開展免疫抑制和免疫調節治療。比如常用的羥氯喹、甲氨蝶呤等,還可以使用生物制劑來改善干燥綜合癥的免疫病理過程,從而保護病人的外分泌腺體和臟器功能。 趙福濤 上海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委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