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的天空,風云變幻莫測。 120急救站是醫院面向社會的窗口,是醫院搶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場所,收治的患者病種復雜、搶救和管理任務繁重。急救人員不但要完成三班倒繁重的工作,還要面對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應對各種復雜多變、變化急速、難以預料的急救情景,真可謂是“前一秒風平浪靜,后一秒波濤洶涌”。 前天,120出車康護士從中午接班到現在,已經兩個小時了,除了一兩個門急診病人前來開藥,留觀了一個服了藥又喝酒的雙硫侖反應患者在急診留觀室里輸液外,一切都很平靜。這可不是急診科的常態,說不定什么時候,氣氛就會迅速緊張起來。 13:59分,120出車警報驟然拉響。“開源大道+前進路西北,車禍外傷,外科!”急救分站與120指揮中心連接的接收系統打印機,吐出一張出車命令單。 急救三人組:朱醫生、康護士、李司機建應聲而出,很快就從車禍現場接回車禍受傷患者趙某,女,51歲,患者騎自行車被一輛小汽車撞傷,導致前額皮下血腫5cm×6cm,左膝疼痛出血,足背紅腫,活動受限。患者生命體征尚平穩,神志清,精神差,醫生查體后給予患者頭顱CT、膝關節、足部相關檢查。 醫護人員在清創縫合室給患者處理傷口的時候,14:46分,出車警報再響!“正陽路+第五大道,外傷!”在第五大道西邊某小區的工地上,急救人員接到了外傷患者張某,男,50歲,當時他正在工地上干活,身旁的混凝土輸送泵管道突然崩裂!巨大的沖擊力夾雜著混凝土崩向正在干活的張某,患者頓時口鼻、右側大腿出血,胸悶、呼吸困難…… 患者呼吸急促,面部血肉模糊,現場初步評估、測血壓120/80mmHg,給予輸液、吸氧,轉運到醫院后,再次檢查后患者被緊急轉運到CT室接受輔助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正當急救隊員在CT室陪檢時,15:04分,指揮中心又下達指令:“駿馬路+置地大道,酒精中毒。”護士長接到指令,組織出車人員安排出車事宜,二線郭護士正推著輪椅往外科病區轉運之前接到的患者趙某,二線醫生留守急救站,監管急診留觀室、接診門急診患者,護士長往CT室打電話通知立即出車!護士長自己飛快地跑向CT室,和前來會診的外科李醫生接管患者張某,急救人員迅速集結,向著呼救現場疾馳。 急救站閑暇的時候,有一線二線醫生兩名、護士兩名,加上護士長,還有待命的急救司機,也就五六個人,一旦有急危重患者搶救或是120出車,再多的人力也是捉襟見肘,人員非常緊張。 就像今天的這種情況,接二連三地出車,一環扣一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急救人員忙碌起來簡直就像打仗似的。 院前急救、轉運、陪檢、把患者送到病區與病區醫護人員進行交接……當護士長和郭桃娥把各自負責的患者與病區轉運交接完畢,推著擔架輪椅回到急診科的時候,二線醫生正在科里忙得焦頭爛額,出車人員接回醉臥“家鄉烙饃村”門口的18歲酒精中毒患者章某,一路嘔吐嚴重,司機正在沖洗被污染的救護車、擔架車,醫護人員把患者安置進急診留觀室里清理患者呼吸道、輸液醒酒…… 急救隊員忙碌有序地按照各自的分工做著善后工作,接管留觀病人、補充急救物品、清洗污染的擔架、整理搶救箱、消毒血染的地面……醫護人員綠色的急救衣個個汗漬斑斑,即使有中央空調又能怎樣?怎敵急救工作這般跌宕起伏、壯懷激烈! (作者:張鳳霞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四人民醫院 急診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