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苦吟詩人李商隱有首詩,《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千古為人所稱頌。 為何他心情不好,就跑到樂游原去呢?樂游原是個什么地方? 樂游原在西安西南邊一處高地,視野開闊,可覽長安全景。漢朝時,已是游覽勝地,叫樂游苑,漢宣帝帶著老婆去玩,樂不思?xì)w啊。到了唐朝,出事了…… 啥事呢? 原來,這地方,被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給占了。 太平公主雖稱太平,實際上,是個很會來事的主,不太平得很。 稍舉兩例—— 當(dāng)年吐蕃請求以她和親。大家想想啊,當(dāng)年文成公主和親,在咱們歷史書上留下了多深刻的印記啊,若太平公主去了,會不會出現(xiàn)唐朝又一個為民族團(tuán)結(jié)作出巨大貢獻(xiàn)的公主呢?誰也說不準(zhǔn)啊。但,武則天太寵愛她了,舍不得將她“棄之夷”,于是建了個道觀,假裝讓她當(dāng)?shù)朗咳チ恕瞥侠暇疃H近啊,所以道教乃是皇家有事之首選。后來唐玄宗欲幸楊玉環(huán),又因她是兒子的妻子,不好直接喊過來云雨,于是也先讓她到道觀里玩一玩,后來才成其好事嘛——以此絕吐蕃之念想。然后,太平公主就來事了,某日,跑到皇宮,跳著舞取悅父母,然后說,“以賜附馬可乎”?哈哈,高宗豈不知其意?是賜婚薛紹——幾千年來,也沒幾個公主敢如此直接跟老爸老媽說,還不快把我嫁了,我都熟得要落蒂啦。 到了玄宗時期,囂張跋扈的太平公主,竟然謀起反來。其實也熟門熟路啦。在神龍之變中,誅殺老母親武則天的兩個男寵(面首)張昌宗、張易之,她可是出了大力氣——雖然,并非為國,主要是私仇——對武則天而言,此次政變,就是謀反啊——只是,第一次,她是參與,幸運成功分得一杯羹;這一次,她卻是主謀,而且徹底失敗,逃入南山,被抓之后賜死家中。除了與前夫所生兒子薛崇簡,其他兒女均受牽連被處死。 講完會來事的太平公主,咱們再講,樂游原的事。 《舊唐書》里講,太平公主“田園遍近甸,皆上腴”。田地莊園遍布長安周邊,都是最肥沃風(fēng)水最好的地方。這樂游原,就是其中之一。太平公主占了樂游原之后,在那里建道觀挖蓮池,修了很多景點——當(dāng)然,說景點,其實不確,畢竟當(dāng)時是太平公主的產(chǎn)業(yè),可不是誰都能去看的哦——但,話又說回來,長安城里的官員貴戚有名的才子佳人們,還是有很多見識過園中盛景的,因為她常常在此召開盛大的宴會,邀人來玩——待到她事敗,此處被分給了四位王爺,“都人歲祓禊其地”——長安之人,每年上巳節(jié)都去那里水池邊祭祀濯污求保佑——此地儼然已由非請莫入的私家花園變成了誰都可以來的公共景點——說起來,太平公主善莫大焉——是她把基礎(chǔ)設(shè)施,建好了呀。 我常在想,時間過得真是快。三百年間,西漢中山靖王的子孫,便從俄冠絲袍的貴胄“淪落”成一身短打賣草鞋的劉備。李商隱之出生,于太平公主之去世,正好一百年。這一百年間,不變的是長安城外的樂游園,變的是波譎云詭的長安城,多少陰謀在此興,多少權(quán)臣在此滅,安史之亂,幾進(jìn)幾出,無數(shù)百姓死于非命,巍峨的宮殿毀于戰(zhàn)火,巨量的財富付之一炬。 難怪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的杜牧登樂游原時,寫下了“長空澹澹孤鳥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yè),五陵無樹起秋風(fēng)”。與“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有異曲同工之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