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賢孫一直都是古代孝道中的基本元素,哪個家庭或家族的孩子如果特別重視孝道,那么這個家庭也就會世代興旺。 《孝經》云:“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可見子女孝順父母或長輩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旦違背孝道就會遭天譴。 農村流傳一句話“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 實際上是正話反說的典型代表,蘊含深刻人生哲理,道出生活現實,都聽過懂得人卻不多。 這句話說的是自然界中的雷電專門霹真孝子,而一個人若想發財必須心狠手辣,很顯然這并不符合因果報應理論,那么這兩句俗語的真正含義是什么呢? 第一、雷打真孝子俗語有云:“百善孝為先”, 也就是說“孝”要放在所有事情的首要位置。自古以來有關孝道的典故比比皆是,臥冰求鯉、緹縈救父等都非常感人。 但為什么雷要打真孝子呢?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正話反說而已。 作為孝子必然會對父母敬愛有加,可以說他們對“父母命”可謂言聽計從,從來都不會忤逆父母的意愿。只要是父母要求做的事情,一定會用盡全力去完成。尤其是當父母生病之后更是會耐心呵護,從來都不會因為自己的事情而怠慢父母。 但是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一旦將全部身心放在父母的身上之后,那么就必然會影響自己的個人生活。 由于孝子一切以父母為先,可以說在他們生病臥床期間,一定會忙前忙后的悉心照料,在這種前提下就很容易導致身心疲憊,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照顧父母了,那么自己就無法為生計而外出謀生,這樣就很容易導致生活陷入貧困。 在這種前提下就會因為沒有收入,而無法維系眼下的生活,他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困難,可以說是父母拖垮了真孝子。 實際上“百善孝為先”還有下一句,那就是“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正因為孝子對父母的一片真心,所以才會導致他們的身體,精神、乃至生活都變得一團糟,所以這種感覺就相當于遭雷劈了一樣,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做一個孝子也并不是簡單的事情。 而那些不孝的子女由于不需要照顧父母,而且平時也會對父母大呼小叫,在這種前提下就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 他們也不用擔心會因為照顧父母而荒廢工作和事業,所以身體、精神方面也都會比較健康,但不孝終究會遭報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第二、財發狠心人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發財的夢想,但從現實角度來講并非所有人都能發財。這主要是因為想要發財,一定要具有某方面的能力。 首先就是個人能力一定要過硬,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事業順利,進而行大運發大財,但并非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能發財。 如果平時總是心慈手軟、做事猶豫不決,那么也缺乏發大財的運氣。《增廣賢文》有云:“慈不養兵,義不理財”。 一個人做事如果總是兒女情長,那么必然會拖垮自己,最后因為錯過了最佳的發財機會,而終究導致自己一事無成。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財發狠心人,并非說的是這個人心黑,而是說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特別冷靜,能夠用理性的思維去考慮問題或對待別人,他們在工作上不僅非常果斷決絕,而且還擁有當機立斷的勇氣和魄力,他們根本不會被所謂的兒女情長所束縛。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這樣的人不發財,又有誰能發財呢? 在現實生活中,之所以有很多人一直都過著平庸的生活,主要是因為他們做事總是瞻前顧后,從來都不會解決問題而想辦法,只是會為失敗找借口。相反那些做事干脆、冷靜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抓住賺錢的機會。 結 語現實社會有的時候就是那么不公平,孝子之所以會生活困頓,主要是因為他們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父母的身上,所以才會失去繼續深造或發財的機會。而有那些不孝之子由于更看重個人利益,而將父母拋之腦后,所以才會用更多時間去奮斗。 如果按照佛教的因果論來看,做了多少女人一個很高的報應,而那些孝順父母并做好事的人,才會不斷積累福報并最終好人有好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