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小店入局社區團購,并計劃在三個月內招滿25000個團長,究竟是盲目跟風還是早已蓄定已久?筆者更傾向于后者。 毫無疑問,社區團購成為了2018年最火的創業項目,行業投融資事件接連不斷,這也吸引了無數創業者紛紛涌入這條賽道,而近日這條賽道中又增加了一位重量級選手——蘇寧。 12月27日,蘇寧在2019年年貨節上宣布了蘇寧小店的新目標“年內開出4000家店”,將于 1月18日正式上線社區團購新項目,并計劃在全國范圍內招募十萬個團長,而為了實現這以目標,蘇寧小店在第一季度就將招募團長2.5萬人。至此,驅動蘇寧線下零售業態的三駕馬車正式成型:蘇寧小店、蘇寧拼購及蘇寧零售云,而最新的社群團購業務則交付給了舍命狂奔的蘇寧小店,并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招滿25000個團長。如此高的目標計劃,究竟是放衛星還是確有其背后的必然實現邏輯? 舍命狂奔的蘇寧小店 狂奔的蘇寧零售業態組合。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1月9日,蘇寧已在全國布局4000多家蘇寧易購縣鎮店,2300多家蘇寧小店,1600多家蘇寧易購云店,400多家蘇寧易購大潤發店。 2018年剛剛上馬的蘇寧小店,通過開店+并購(4月收購迪亞天天中國100%股權,后者在上海擁有超過400家門店,超過300家門店密集布于上海主城區,基本均處于社區商圈;12月,收購西安果岸便利店門店數量31家,皆為地鐵站便利店)的形式,僅7月份就蘇寧小店開出了878家便利店。經過近一年的發展,截止目前蘇寧小店已覆蓋了70座城市、20000個社區、6000萬用戶和15000個社群。以北京為例,不到一年時間就已新開出了500家蘇寧小店,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而這個數字在上海是540家,在南京為428家。 蘇寧小店整體開店數雖暫無官方通報數字(2300+全部直營),但從其“2019年門店數量將達到15500家,2020年達到20000家”的發展規劃中,蘇寧小店的開店速度之快令業界驚嘆。毫無疑問,這個開店速度在國內便利店行業中已經是第一了。 整個團隊在高壓之下舍命狂奔,但是開過連鎖便利店的朋友們都知道,以這樣的速度進行選址開店,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或將出現嚴重的問題:
從線下家電零售連鎖起家的巨頭蘇寧,發跡于此,當然更深知線下零售行業深淺,為什么還能如此激進而無視經營客觀規律呢?應該有其背后的邏輯,大概率是先布局卡位,回頭再深化運營。要知道,此刻的蘇寧已經不再是當年和國美打架的家電連鎖零售企業了,而是新一代互聯網零售巨頭,線上線下協同作戰,深諳資本運作套路。 1、資本運作專家蘇寧 首先我們來看蘇寧財報披露的最近一兩年的主要利潤來源:
一年的時間通過出售所持阿里巴巴所持股份,蘇寧易購已賺取凈利潤140多億元,而依靠其主業要想實現這樣的利潤規模,難度可想而知。而這還只是蘇寧對外投資的冰山一角,目前,蘇寧業務范圍已橫跨電商、文化、地產、超市、金融和體育,與其將其定位成一家零售企業,蘇寧在資本運作層面取得的成就獲取更加值得關注。 在蘇寧的整個業務盤子中,蘇寧小店的業務邏輯或許是被零售業最看不懂的那個。在快速擴張的2018年1月-7月,蘇寧小店營業收入1.4億元,凈資產為-3.1億元,凈虧損2.96億元,債務高達6.53億元。 但是從互聯網的角度來看,隨著線上流量成本的日益高漲,蘇寧小店擔當的是蘇寧整體布局中社區O2O戰線的排頭兵和落腳點,講的是低成本獲客的流量故事,從這個角度來看,蘇寧小店瘋狂擴展的邏輯或許更容易讓人理解。 當然,這一切都是要在假設現金流沒有問題的前提下,畢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蘇寧小店的門店擴張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2 蘇寧小店的門店經營和商品邏輯 我們再來分析蘇寧小店門店經營和商品品類的運營邏輯: 1、門店形象:去過蘇寧小店的朋友都有印象,整體裝修成本不高,設計風格簡潔規范,便于加快開店節奏。 2、餐食柜臺:北京地區的門店都設置了加熱餐區,非常接近711、全時的門店結構,注重短保餐食供應。但很多門店由于深處社區,上了設備并沒有馬上開始運營。 3、生鮮水果:每個門店都有一組生鮮中島柜,專門銷售蔬菜和水果。 其他品類和常見連鎖便利店相差無幾。 我們可以看到,北京蘇寧小店一開始的定位和起點就非常高! 上來就開始標配餐食和生鮮水果品類。 而行業共識是,這兩個品類或毛利高,或客情引流好,但經營難度大!例如全時北京,經過了5年不斷努力才把餐食損耗控制在了4%個點以下。而曾經北京的連鎖便利一哥“好鄰居”直到被收購,也只有部分門店嘗試了餐食,蔬菜水果一直沒能成功常駐上架。 這里的問題在于,生鮮水果這個品類在24小時連鎖便利店里還沒有任何大規模的成功案例,無論是711還是國內陸方連鎖,便利店無法做到生鮮水果貨堆如山,品類豐富。連鎖便利店企業基本上都是嘗試了一段時間就放棄了規模化,最終選擇了少量陳列模式,如便利蜂等只是在風幕冷風柜里少量陳列預包裝水果,其超高的貨損即使擁有再雄厚的資本也無法扛住。而餐食又和周圍用戶人群息息相關,選址在小區周邊的門店很難帶起銷量。 這兩大品類的經營難度會隨著門店規模的不斷擴張而被繼續放大。 3 蘇寧小店開展社區團購的邏輯 如何讓門店能夠更好的經營生鮮品類,擴展更多SKU,因此,蘇寧小店也好,還是所有的線下連鎖便利店也罷,無論如何,2019年都會一定會參入到社群團購市場的,原因如下: 1、進攻型——破局生鮮品類 生鮮品類是社區用戶的高頻剛需,預售自提模式可以極大地降低損耗,減少環節成本,從而給用戶提供更加低價的產品吸引用戶并保持粘性,實現人找貨的C2B2F模式; 2、防御型——防止用戶被切割 同樣都是基于社區用戶的新興社群團購平臺,與社區便利店的用戶高度重合。可以預見的是,在社區團購生鮮品類產品遭遇SKU瓶頸時,快消品等標品將會成為其進行產品線擴張的首選品類,這必然會切割一部分便利店用戶。從這個角度來看,入局社區團購電商也就成為了線下零售企業不得不做的選擇。 此外,入局社區團購,以門店為取貨點,帶動消費者進店,還能夠順帶提高門店客流量與產品動銷,一舉多得。 3、入局社區團購,線下零售企業已有先行者 近日中國最大的輕連鎖加盟體系便利店品牌——美宜佳已經啟動了,規模其次的芙蓉興盛更是通過一年半的發展成為了頭部平臺。除此之外,錢大媽、蘇果、物美等零售企業也先后入局了社區團購業務,在有前車之鑒的基礎上,蘇寧入局社區團購自然也就順理成章。 關鍵問題在于,蘇寧會采取怎樣的姿勢來保持競爭力呢?
這,可能就是蘇寧小店做社區團購三個月就要招募2.5萬團長的實現邏輯了。 寫在最后: 無論是要進攻拓展引流品類,還是要防御自家用戶不斷被人切割,傳統線下零售連鎖企業都要去思考和實踐如何利用微信做社群團購,這是一個必然。而實體店怎么做?什么樣的方式最適合?每個線下連鎖便利都會有自己的方式選擇。 2019年,社區團購是否有可能成為新零售第三極,以生鮮為切入點的1.0版本將如何快速迭代進化?隨著更多像蘇寧小店這樣的線下零售企業的加入,戰局將更加撲朔迷離,而這種基于微信的流量變現模式是否能保持新鮮感,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我們拭目以待。 王軍:著名新零售專家。新經銷首席零售分析專家,特約專欄作者。曾就職于:全時便利集團,海航掌合云倉,廣電集團。在快銷品供應鏈和新零售渠道領域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對社群團購、無人零售、IP商業化等創新領域有深入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