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東網”報道,當地時間5月26日,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第9屆至第11屆全國政協常委何鴻燊逝世,享年98歲。

提起澳門,我們想到的人與事都離不開一個“賭”字。
被譽為“東方拉斯維加斯”的澳門被稱為“世界四大賭城”之一,而背后的推手,就不得不提到他——澳門眾多賭王中名聲最顯赫、影響最深遠的何鴻燊。

從“落難貴公子”到“一代賭王”
很多人都以為“賭王”是窮小子“逆襲成功”。
但其實,賭王是香港第一名門望族何啟東家族的后人,出身顯赫。
他可以在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中博弈出一片天地,與他的“買辦家庭”的耳濡目染息息相關。
何鴻燊的祖父是香港華商五巨頭之一,香港的頂級人物。父親何世光曾任香港華商會主席,富甲一方。
1921年11月25日,何鴻燊出生了,在家中排行第九的他,得到了父親贈送的一幢海景度假別墅。
可以說,何鴻燊是名副其實地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從小錦衣玉食,仆從環繞。

到了讀書的年紀,他進了香港著名的皇仁書院,但因成績太差且連年倒數第一,只被編排在D班。
原本,他可能會這樣混下去,最終成為一個“豪門浪蕩子”,但命運卻突然朝著另外的方向偏移了。
13歲那年,父親和兄弟炒股炒得傾家蕩產,一夜之間,他從“貴公子”變成了“窮小子”。
爸爸逃去西貢,媽媽連學費都交不起,從前圍著他們家的那些人,如今見了他都躲著走。
家道中落,受盡白眼,嘗盡世態炎涼的何鴻燊下定決心,一定要奮發圖強,出人頭地。

于是,他開始發奮讀書,為了爭得獎學金支付學費,從D班倒數第一沖到了年級第一,并考入香港大學理學院。
然而,命途多舛,或許“大人物”的成長經歷都注定不會一帆風順。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日軍侵略香港,學校被迫停課,讀不成書的何鴻燊只能揣著10塊錢港幣逃難去了澳門。
人雖窮,但志未短,憑借一口流利的英文,他進了澳門聯昌公司做秘書。
又因記憶力出眾,能倒背如流澳門2000多個電話,會察言觀色,善于周旋,他備受公司器重。
1942年結婚后,何鴻燊為了能多賺一些收入,去做了高風險的押船工作。
這一年他碰到過海嘯,遭遇過日本炮船,甚至還被海盜搶劫過,可謂是九死一生,但他的辛苦沒有白費。
1943年,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萬港幣,成為了港澳最年輕的百萬富翁。
正是靠著這第一桶金,何鴻燊開創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他先是自立門戶,創辦了澳門火水煤油公司,后又轉到香港創辦了建筑公司,50年代中期時,就成為了香港赫赫有名的大亨。
1961年,何鴻燊迎來了人生最重大的機遇,葡萄牙將澳門辟為永久博彩區,澳門從此實現了博彩合法化。
于是,他再次回到澳門,與霍英東、葉漢、葉德利等組建香港財團,開始參與澳門博彩專利權的競標。
眾所周知,何鴻燊在這次競標中一舉成功,從此成為澳門博彩史上權勢最大、獲利最多、名氣最響、在位最長的“賭王”。
但鮮少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在這場“賭場爭奪戰”中大獲全勝的。
何鴻燊給澳門政府開出了4個無法拒絕的條件:
開一個新港口;
買最快的船,實現港澳1小時達;
把新港口變成新城市;
賭場賺到的錢拿90%出來做慈善,他只要10%。
這樣的條件,沒有人敢提出來,只有何鴻燊有這個底氣和遠見。

福兮禍之所倚,他的成功惹怒了老牌“賭王”傅老榕、高可寧家族,他們不甘心就這樣退出賭場。
于是,賭場剛開沒多久,就被老牌“賭王”們雇來的幾百個乞丐團團圍住,阻攔客人無法光顧。
但這沒有難倒何鴻燊,他說:“你可以花錢請他們來,我也可以花錢請他們走。”
于是,第二天,賭場外的乞丐就所剩無幾了。
老牌“賭王”們不可能就此罷休,再次威脅何鴻燊,“如果你一定要開這個賭場,就給自己買口棺材。”
年少就經歷過風浪無數的何鴻燊深知,機遇越大,風險就越大,于是,他很淡定地回應對方:
“你盡管來,不可能嚇倒我的。”

正是憑借著這樣過人的膽識和智慧,何鴻燊一路披荊斬棘,次次化險為夷,終于建立起了自己的“賭場帝國”。
不平凡的人也許會經歷風雨,遭受摧折,但只要命運的轉折一來,他注定會一鳴驚人。

良好家風,才是給孩子最寶貴的財產
于大眾而言,何老是一生傳奇的賭王;
于家人而言,他留下了造福后代的家風家規。
何鴻燊在愛國事業上的貢獻,值得我們敬佩。
而他對兒女的諄諄教誨,更是值得我們萬千家長了解學習。

眾所周知,賭王兒女眾多,但卻鮮有頑劣平庸的,只有一個更勝一個的努力,一個更勝一個的成功。
這和他早期定下的家規,有著莫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