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兄弟爭雁 劉元卿《賢弈編》 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①弓射之,曰:“獲則烹②。”其弟爭曰:“舒雁③烹宜,翔雁燔④宜。”競斗而訟于社伯⑤。社伯請剖雁,烹燔半焉。已而⑥索雁,則凌空遠矣。今世儒爭異同,何以異是! 【注釋】①援:拉,引。②烹:煮。③舒雁:棲息的大雁。雁棲停時血肉舒緩,故稱舒雁。④燔:fán,烤。 ⑤社伯:古代二十五家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長。 ⑥已而:不久。 【閱讀訓練】1.請解釋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昔人有睹雁翔者。 昔_______ 舒雁烹宜,翔雁燔宜。 宜_______ 已而索雁,則凌空遠矣。 索_______ 2.請用“/”為下列句子劃分朗讀停頓(限四處) 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 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 B.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 C.群起以棍棒逐之。 D.驢銜之曰:“人不識宮商若是!”。 4.下列句中加點的“而”字的用法給你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競斗而訟于社伯。 B.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 C.性如流水,每每隨風而舞。 D.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字的用法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今世儒爭異同,何以異是!(以:憑借,憑,用) B.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以:把) C.未幾,以贓獲罪,沒其先居之財。(以:因為) D.向氏以國氏之謬己也,往而怨之。(以:認為) 6.請翻譯下面的句子。 今世儒爭異同,何以異是! 7.短文題為“兄弟爭雁”,其實他們爭論的不是雁,是什么?他們最終為什么一無所獲?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什么道理?(3分) 【參考答案】1.昔:從前,以前。宜:應該,應當。索:找,尋找。 2.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 3.B。 4.C。 5.B。(以:用來) 6.現在世上儒士們爭論觀點的異同,與這對兄弟又有什么區別呢!(憑什么與這對兄弟相區別呢) 7.兄弟二人爭論的是得到大雁之后如何烹飪加工。在他們爭執時,大雁已經飛遠了。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分不清事情的主次輕重而做無謂的爭論,只會一事無成。 【參考譯文】從前,有個人看到大雁飛過,準備拉弓射擊大雁,(他)說:“射下來就煮著吃。”他的弟弟爭著說:“行動舒緩的雁應該煮著吃,飛翔的雁應該烤著吃。”(兄弟倆)爭執起來,便到社伯那里去評理。社伯讓(他們)把雁剖成兩半,一半煮一半烤。接著,兄弟倆去找大雁,飛雁早已遠遠飛走了。今天社會上儒士們(一味)爭論觀點的異同,與這對兄弟又有什么區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