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瞿秋白為何被留下? 瞿秋白雖然也是留蘇學生,但是他和博古這些人很不對付,因為瞿秋白更像一個喜歡自我懷疑的知識分子,而博古之流則是堅定的唯莫斯科的教條主義者,這是他們本質上的不同。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紅軍被迫離開蘇區,開始大轉移,博古等人把很多不具備留守能力的同志留了下來,其中就包括瞿秋白,這個決策多少有公報私仇之嫌。 根據馮雪峰的回憶,毛主席曾認為,瞿秋白的死是因為王明、博古他們把瞿當成包袱甩給了敵人才造成的。當時毛和瞿關系不錯,一方面他們聊得來,另一方面他們都是王明路線的受害者。 曾擔任過中宣部部長的吳亮平回憶說,在長征前夕,瞿秋白曾多次請求參加長征,但沒有被同意。在一次會議上,他當面向毛訴說了想要隨軍長征的請求,但毛當時也自身難保,甚至有人說,他也差點被留下來。 02 瞿秋白之死 在蘇區即將淪陷之前,時任中央分局書記、軍司令員兼政委的項英派了100多人護送瞿秋白、何叔衡等同志離開。 在路上,這些人遭遇國民黨一個保安團的攔截,何叔衡中彈身亡(一說跳崖身亡),而患有肺病的瞿秋白很快就被敵人追上逮捕了,隨后被關入監獄。負責看守他的,正是他當年在上海大學的學生——宋希濂。 起初,并沒人認出瞿秋白,他自稱是個醫生,名叫林祺祥。瞿秋白在監獄里給好友魯迅和妻子楊之華寫了信,希望能在他們的幫助下被保釋出去。然而,就在魯迅、楊之華到處聯絡活動時,另外一件事發生了。 國軍第8師俘虜了萬永誠的妻子,萬永誠是福建省委書記兼福建軍區政委,也是此次策劃護送瞿秋白等人的具體負責人,萬永誠的妻子從丈夫那里聽到過瞿秋白的消息,便把瞿供了出來。 國民黨很快就搜尋到了喬裝身份的瞿秋白,蔣介石勸降不成,一番思索后下令將其槍決。 槍決的命令傳來,瞿秋白寫下一首絕筆詩,嘆了口氣說道:人生有小休息和大休息,今后我就要大休息了。 為盡師生之誼,宋希濂親自把瞿秋白送到中山公園涼亭前,為他拍了一張遺照,還為他置了一桌飯菜送行。根據1937年7月5日《大公報》上《瞿秋白畢命記》一文的記載,當時瞿秋白“獨坐其上,自斟自飲,談笑自若,神色無異……” 飯后,瞿秋白到達刑場,他用俄語唱了《國際歌》和《紅軍歌》,隨后盤膝坐下,環顧四周,對劊子手微笑說道:此地很好! 一聲令下,劊子手從其腦后開槍,將其殺害。當時瞿秋白只有36歲。 03 “項英殺妻案”疑云 那么,瞿秋白的死和傳說中的“項英殺妻案”有什么關系呢? 項英的妻子叫張亮,是位地下工作者。1935年2月,她在和瞿秋白、何叔衡、周月林等人一起突圍時被抓,直到1938年才獲釋。 當時大家都沒有暴露身份,本有機會能重獲自由,但瞿秋白突然被發現并被殺害,張亮等人則被繼續關押。 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瞿秋白為何突然暴露都是一個謎。直到1955年,還專門成立了一個“瞿秋白專案組”調查此事,當時和他一起被抓的周月林被懷疑出賣了瞿而遭到逮捕,送進秦城監獄。 有文章說:張亮1938年獲釋后,便去了延安找項英,但項英懷疑張亮在獄中出賣了瞿,而張亮神色慌張無法作答,項英憤而將其槍殺。 如今我們當然可以知道,出賣瞿秋白的并非張亮、周月林,而是王永誠的妻子。 而這個真相正是周月林從秦城監獄釋放后自己查出來的,她在一份當時的國民黨報紙上發現了一篇名為《赤共閩省書記之妻投誠,供出匪魁瞿秋白之身份》的文章,因此獲得清白。這當然也為項英的妻子張亮洗清了嫌疑。 根據項英之女項蘇云的猜想,項英可能確實懷疑過妻子:為什么瞿秋白被殺,張亮卻能活著出來?但是,項英真的因此殺了自己的妻子嗎?項蘇云認為這完全是個謠言。 項英的警衛排長李德和曾回憶項、張二人再次見面的場景:當時項英很嚴肅,兩人談話過程中聲音也時高時低,但并沒有發生什么沖突。 兩人談完后,項英去找了曾山,之后去了軍部,從此再未見過張亮。而張亮把女兒交給項英后,從此就沒有了音訊。 也就是說,所謂的“項英殺妻案”,老一輩人根本就沒聽說過,之前也從未有過這種討論,這種說法完全是近些年突然出來的,它的可靠性有多少呢?恐怕很低。 作者 上弦月,深度歷史愛好者,多年來專注于近現代史的研究與發掘。愿與你一起,穿透歷史的迷霧,洞察世間百態,尋味人生真諦。 微信號|百年人物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