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恩施高中,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好的高中。 那里,讓整個恩施州的初中學生們充滿了向往;那里,讓一個個大山里的孩子走出了山溝,走進了重點大學的校園之中;那里,是湖北省的省級示范高中,在全省的排名都相當靠前;那里,是我們的母校。 恩施高中,坐落在恩施城龍鳳壩,一個相當偏僻的地方。從那里回到城中,起碼要坐半個小時的車,并且中間的路相當不好。記得從入學開始,就在修路,結果畢業之后,路仍舊沒有修好。 不過,托這個的福,我們有了一個更安靜的學習環境。同樣的,由于偏僻,我們的校區面積相當大。占地面積710余畝,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如此大的學校,在我進入大學之前,還是頭一次看到。 此外,雖然龍鳳壩的環境確實不怎么樣,處處帶著灰塵。但是,只要你進入恩高的大門,走過那道路兩旁種滿銀杏的景觀大道,你就會感覺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在恩施高中里面,不論你走到那里,總有綠色映入你的眼中。若是春天,那常青的深綠和剛抽芽的淺綠混合在一起,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圖畫。若是夏天,所有的植物都繁茂了起來。樹葉的深綠,草葉的淺綠,還有點綴其中的小野花,會讓你覺得再大的太陽,都不是那么炎熱了。 當時間的河流流到秋天,恩施高中仿佛在一夜之間,被秋風染成了一幅彩色的畫。在金秋時節,綠化帶中的植物,有的維持著原本的顏色,有的變成了金色,有的變成了紅色。在地上,不算多的落葉點綴著灰色的路面,讓它看上去也不是那么冰冷了。 就算是在寒冬之中,恩施高中也有著她特有的色彩。按理說,這個時候,萬物凋零,正是蕭索的時節。可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朝氣蓬勃的同學們的影響,恩施高中給人帶來的,仍然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氣息。 由于所處地區的緣故,就算是落葉的植物,也不會完全落光。在其他植物的襯托之下,堅毅地矗立在寒風之中。在飄雪的天氣中,校園內會裹上一層銀色的衣服。雪不光潔白了大地,也潔白了同學們的心靈,讓他們能夠在看到雪景之后更安心地學習。 二 整個恩施高中,從門口開始,有著這些東西: 首先,是巨大的牌坊,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的“恩施高中”四個大字遒勁有力。 在這道石門之后,便是銀杏守衛的景觀大道。這條路不長,但是卻總能夠給走在上面的人一種很長的感覺。對于不同的人來說,走在這上面,總是會有著這樣那樣的感悟。當然,對于匆忙趕路的學子們來說,大多數人會在這上面思考,進校之后應該干什么吧。 進入校門,有著三條路可以走。往左和往右都是馬路,分別通向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繼續往前走的話,將是一個被花壇環繞的六角廣場。廣場不大,但是周圍卻在花壇中種上了各式各樣的花,不同的時節,園藝阿姨們都會換上不同的花,讓它常保生機。 拾級而上就會到達恩施高中的中心廣場。這個中心廣場,是恩施高中最大的廣場了。一般的大型集會,比如邀請別人演講,舉行升旗儀式,藝術節晚會,都是在這里舉行。 沿著中心線一直向上,就是升旗臺了。面向國旗,左手邊是高一和高二的教學樓,右手邊是高三教學樓和行政樓。國旗后面,則是直到四五樓才相連的科技樓。 科技樓的后面,是一個弧形張開的樓,那是恩施高中的綜合樓。那里,是學藝術的同學們的領地。當然,對于一些高一還存在的課,比如藝術課什么的,我們也是在那里上的。 從綜合樓再往后走,是一個巨大的上坡。上坡的盡頭,有著一個雙層的食堂。那是恩施高中的北食堂,我們都叫它大食堂。大食堂旁邊,就是恩施高中的小賣部了。在那里,常年人滿為患。 小賣部的對面,是一個小山包,有一條窄窄的路能夠上去。上面有什么,直到畢業,我都都沒有搞清楚。我曾經幻想過,在這上面讀書,會是什么樣的一種感覺呢? 不過,到最終,我也沒能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三 面向大食堂,往左手邊方向走去,就會走到男生寢室。 男生寢室有AB兩棟。在每次開學或者放長假的時候,這里是最熱鬧的。不大的停車場中停滿了車,外面還有車想要進來。里面,人們來來往往地,搬著這樣那樣的行李。 我不知道女生寢室那邊是什么樣子的,只知道那似乎是三棟樓。不過我猜,在這幾個時間段里面,兩個寢室應該都是差不多的吧。 男生寢室外面,有著兩棵特別大的樹。這個樹是什么種類,到畢業了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它每年都會長出濃密的、巨大的葉子,然后在秋冬時節落下,周而復始。和我們當年,那每天的生活是如此相像。 沿著路繼續走,能夠看到一個簡陋的后門。沒錯,恩施高中的正門看著相當氣派。但是它的后門,就真的不敢恭維了。 除了能看到后門外,還能夠看到恩施高中的運動場。那里,是我們學生活動的天堂之一。 恩施高中的運動場分成三個部分:足球場、籃球場還有一個體育館。 從男生寢室走起來,看到的就是籃球場。籃球場相當大,一共有十個場。也就是說,能夠同時進行十場比賽。仍然記得,當年籃球賽的時候,我們班的猛將們的英姿。 籃球場下面,就是巨大的足球場啦。其實,單說這里是足球場也不對。這一部分由足球場,橡膠跑道,觀眾席,還有健身器材以及部分空地組成。白天怎么樣我不清楚,不過到了晚上,這里如果不開燈的話,是個看星星的好地方。而且,每天晚上,總是有人在操場上散步。有老師,也有學生。 在這里,我們曾經一起跳過廣播體操和擺手舞。一起舉辦運動會,揮灑汗水。一起參加足球和排球比賽,雖敗猶榮。這個地方,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美好的回憶。 操場的對面,就是高一高二的教學樓了。對于這兩個部分,這里就不再多說。不過,有一個地方,我還是想說出來。 仍然記得,在我們完成文理科分班之后,搬上了四樓。在那里,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山包。在我們面對的那一側,爬滿了藤蔓。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植物,不過,它們總能在我心亂的時候,給我安慰。當我們搬到高三教學樓之后,我最想念的,也就是這個地方。 沿著操場旁的馬路繼續走,會經過室內體育館。那個館,我從來沒有進去過,據說是給老師們開的。不過,在那個館外面,種著的樹是會結果子的。我們高一上學期時候的老班長,曾經還在下課的時候摘過。據他的描述,這個果子味道還不錯,可惜我沒能嘗一嘗。 過了體育館之后,就是又一個宿舍樓。那里,原來是教師的單身宿舍,如今租出去了。在那里,我們一起為擺手舞比賽做過準備。到現在我都能記得班主任說過的話:“老子是在燒油給你們練操,都給我好好練!” 當時,我們都笑了。不過,我們也真的都好好練了。 再走,就回到了門口,回到了花壇。 四 從花壇往右手邊走,是一個人工湖。在湖里面,種滿了荷花,每到荷花開放的季節,都會很漂亮。 湖里面,除了荷花,還有著書記養的幾只大白鵝,每天在那里叫著。一開始,覺得有點煩,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甚至當有一天,鵝突然不叫了,我們還有點不習慣呢! 在行政樓下面,有一個中國電信。那里,是學生們常去的地方。因為那個地方,是學生們網購之后包裹的存放點。每天的課間操,中午飯,還有晚飯時間,那里都會相當熱鬧。不過萬一碰上一個老師的話,那就會比較尷尬了。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因為,老師們的包裹也是存放在那里的。 在人工湖的旁邊,是一個很大的停車場。停車場那里又有一條小路,有一扇小門通向教工小區。 大路上行,會有一個岔路通向綜合樓,另一條通向女生寢室。不過如果直走的話,會去到一個小食堂。 小食堂的一樓和大食堂的一樓類似,不過在二樓就不一樣了,那里向來是一個高消費的場所。在我的觀念中,能夠長時間在小食堂二樓吃飯的,都是土豪。 至于小食堂三樓,那里就更厲害了,那是教工食堂。高中三年,我從來就沒上去過,里面是什么樣也不清楚。不過,正因為三樓是教工食堂,在小食堂碰到老師的情況會比較多,所以我一般也不喜歡在小食堂吃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