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絡效靈丹 一、古方簡介 【來源】《醫學衷中參西錄》。 【組成】當歸15g,丹參15g,生乳香15g,生沒藥15g。 【功用】活血祛瘀,通絡止痛。 【主治】氣血瘀滯證。心腹疼痛,或腿臂疼痛,或跌打瘀腫,或內外瘡瘍,以及癥瘕積聚等。 二、臨床新用 (一)內科疾病 血管性頭痛 【案例】某女,46歲。因頭痛30余年,加重1個月而來診,自訴15歲時因中暑昏倒于地,清醒后頭痛,經治療癥狀緩解(具體用藥不詳),此后斷續出現頭痛,因癥狀較輕未予重視。35歲后頭痛發作逐漸頻繁,癥狀逐漸加重,伴惡心欲吐,曾診為血管性頭痛,服中藥后癥狀緩解,但仍頻繁復發,每與勞累及情志不暢有關。近1個月因勞累頭痛加重,每于晚上11時左右發作,伴惡心嘔吐,出虛汗,現每次發作必臣床數日,服止痛片無效。我院查腦血流圖示:頸內動脈彈性減退;顱腦CT無異常。來診時舌質暗紅,苔薄白,脈沉弦。予活絡效靈丹加蜈蚣,4劑藥后頭痛減輕,但3天后又復發。考慮患者病久,脈絡瘀阻,且每于夜間11時許發作,此時陰寒為盛,寒凝則加重血瘀,上方藥雖合拍,但寒邪不祛則瘀滯難消,故于上方加桂枝、炮姜、吳茱萸,4劑后癥狀明顯減輕[馬洪.活絡效靈丹痛證驗案.山東中醫雜志,2004,(4):247]。 【按語】活絡效靈丹以丹參為主藥,配合乳香、沒藥、當歸理血活血,化瘀止痛。 二)骨科疾病 長立慢性骨髓炎(附骨疽) 【案例】某男,18歲,于1993年12月15日初診。5年前始右側大腿腫脹疼痛,連及右膝關節,活動后疼痛加重,輾轉治療均無效,3個月前在某醫院確診為股骨中下段骨髓炎,經手術治療,疼痛稍減,但刀口處久不愈合,活力受限。診見:右側股骨中下段外側、內側各有一約1cmx 1.5cm、1cmx2cm之凹陷傷口,局部皮膚糜爛、腫痛,內有少量滲液。X線拍片示:右股骨中下段骨皮質增厚,髓腔模糊,下段近骨骺端示囊狀改變。舌質淡,苔薄黃,脈細弦。證屬余毒濕熱,深竄入里,留于筋骨,經脈被阻,氣血瘀滯。擬方:丹參、鹿角霜、赤小豆各30g,黃芪、熟地黃各18g,當歸、川牛膝、陳皮各15g,乳香、沒藥、蒼術、生甘草各10g。水煎服,1日1劑,早晚2次溫服。外用紅升丹藥條、生肌散、夾紙膏等提毒降膿,化腐生肌。 二診:10劑后,局部疼痛消失,滲液明顯減少。隨后用上方隨癥加減,治療半年,傷口愈合,活動良好。5年后隨訪,無復發[王柱林.活絡效靈丹臨床新用.臨證體會,2003,(2):32]。 【按語】活絡效靈丹臨床應用范圍廣泛,正如張錫純所云:“凡病之由于氣血凝滯者,恒多奇效”。是方之中,當歸、丹參養血活血,祛瘀生新,且當歸又能宣通氣分,使氣血各有所歸;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乳香善透竅以理氣,沒藥善化瘀以理血,二藥合用宣通臟腑,流通經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