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蝸創意 寶寶對秋天的初體驗,可能源于早上的幾聲清嗓子和時不時揉鼻子。 這些小信號,都是在提醒家長:要注意開始給寶寶潤燥了。 很多關注中醫育兒的好學家長,立秋之后就開始問我關于傳統潤肺膏方秋梨膏的問題: 現在夏末初秋,就能開始給寶寶吃秋梨膏了嗎? 寒咳、熱咳,哪種情況適合吃秋梨膏? 偶爾大便偏稀的寶寶可以吃嗎? 不咳嗽的寶寶可以經常吃來保健嗎? 是去商店購買成品,還是自己熬更好? …… 末伏已過,意味著長夏結束。現在正適合講講秋梨膏的正確用法。 1 宮廷名方秋梨膏 真的能給寶寶止咳化痰? 秋梨膏最早源自《本草求原》: 傳聞唐武宗李炎終日感覺口干舌燥,心熱氣促,服用百藥而不見效。后服用由梨、蜂蜜等熬制而成的秋梨蜜膏,居然藥到病除。 其實,唐武宗的癥狀,正是身體被燥邪所傷了。 寶寶在秋天也常會有類似的癥狀。很多家長在聽說秋梨膏的神奇功效后,都想用它給寶寶在秋天保健調理。 中醫角度來看,秋梨膏到底有什么功效,究竟有多“神”呢? 據《太醫院秘藏彈丸散方劑》記載: 此膏能清金降火,止嗽化痰,解渴除煩,添津潤燥,或陰虛火旺,口燥咽干,咳久嗽血,吐血咯血,痰中帶血,肺經虛損,悉能治之。 這么多功效,或許未免有些夸大。 其實,作為秋梨膏中的主要食材,梨的性味是甘酸寒涼的,能生津潤燥、清熱降火、潤肺止咳,主治熱病津傷煩渴。 秋天外界環境比較干燥的時候,或者寶寶有燥咳時,確實可以用秋梨膏養陰止咳。 但是不是所有咳嗽都能用秋梨膏治呢? 所以綜合來講,熱咳寶寶不是不可以用秋梨膏,可以選少量秋梨膏,用溫水沖服。 但更對證的方法是蒸梨: 講到這里,我們就知道,滋潤的秋梨膏,其實最適合的是寶寶秋天的陰虛、燥咳。 比如: 夏末初秋,寶寶如果時不時一兩聲干咳,卻沒什么痰,痰液少且黏,不易咳出; 皮膚、鼻腔比較干燥,有口腔潰瘍、口舌發紅的熱象,大便也比之前難解,小便赤短 …… 出現這樣的情況,不用猶豫,秋梨膏現在就可以熬給寶寶吃! 2 吃秋梨膏 自己熬還是買成品? 秋梨膏的組成食藥材,簡單又安全,巧手的家長自己熬并不難: 如果想直接去市面上購買秋梨膏成品,就要謹慎一些。 ? 為了使防燥養陰、清熱去火的功效更明顯,市面上一些秋梨膏的成分中含有很多寒涼的中藥材。 ? 為了使口感更好,孩子更喜歡,還可能添加大量白砂糖、果味添加劑等。 ? 甚至有用浸膏、濃縮荔枝勾兌的劣梨膏…… 這些和自己熬制的秋梨膏就沒得比了。 況且,也不是所有的梨都適合寶寶。 比起雪梨,市面上常見的鴨梨、香梨、貢梨就更寒,而皮粗的沙梨和進口的啤梨也更為寒涼,但大多數成品秋梨膏都沒有標明“秋梨”為何種梨。 如果確實有需要,家長購買前一定要看好成分表,選正規廠家的秋梨膏購買,不建議購買網店里號稱“純手工、早古配方”的網紅三無產品。 無論是自己熬還是服用成品,吃秋梨膏時都要注意: ① 不要直接吃,要化服 網上有傳聞說秋梨膏越濃郁越好,甚至說可以每天用勺子舀一些膏,給寶寶舔著吃。 秋梨膏糖分很高,直接服用往往會刺激口腔及咽喉黏膜。 正確的服用方法是用溫開水化服,每次舀1勺化開,每次1~3天。沒有病癥時不建議吃。 ② 化服后不要另外加糖 秋梨膏沖水后,甜味就淡了,家長有時也愛在里面加些蜂蜜、黃糖。 平時很多食療方,我是建議可以適量加點黃糖調味的,但秋梨膏我不建議這樣做。 秋梨膏沖水后有淡淡的蜂蜜和果香味,只要不加味“誘惑”寶寶,其實很多寶寶都能接受。 而且,甘則底滯,攝糖過多,脾胃負擔加重,肺部也容易受損。 除了秋梨膏和蒸梨,秋梨還有多種日常保健食法,比如銀耳雪梨湯、雪梨稀粥、蜜棗枇杷雪梨湯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