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幾分憧憬,幾分任性,與姐姐一起騎著摩托車,去探訪岐嶺鎮皇華古驛道。 我們從雙頭圩鎮出發,沿著曲折崎嶇的鄉村公路前行。途經圩下——拔兔坑——洋塘水庫——松柏嶂,一路上陽光明媚,云淡風輕,騎著摩托車輕松愜意。我們時而在綠陰如蓋的林間穿行,時而爬上一段陡坡來到山頂。越過一座又一座山,清新的空氣,夾雜少許松香味,沁人心脾;滿眼綠色令人陶醉。在一個山頂休息時,竟然發現路邊有一株“黃果樹”,只有三四十厘米高,淡褐色的莖,青翠葉子,幾顆果實掛在枝頭。看著黃果樹,仿佛聞到了黃果花的味道,帶著甜味的幽香;也仿佛回到了歡樂的童年。 路上偶遇一個水庫,我們停下來欣賞。碧綠的湖水,四周林木參天,植被保護得很好。陽光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青山倒映在湖水中,夢幻嫵媚。 我們繼續前行。穿過一個較大的村莊,村莊里高樓林立,村里頭的莊稼長勢喜人。沿著村道前行,遇見農民伯伯在地里辛勤勞動。繼續經過一座高山,山上全是藤蔓橫生,遮天蔽日。拐了幾個彎,峰回路轉,豁然開朗,來到“梅州市長易生藍莓種植基地”廣場。廣場上有一株茂盛的大樹,大樹底下有石桌石凳,供行人休息。站在廣場上,視野寬闊,所有的山嶺都在腳下,根深葉茂,郁郁蔥蔥;遠處的群山,樹木叢生,朦朧飄渺。 我們略作休息,看見幾位阿姨卷著褲腳,扛著鋤頭,從山腳下往上走來,正高聲談論著。一打聽,原來她們是幫忙管理藍莓基地的工人。阿姨邀請我們去前面她們家喝茶。山里人的熱情好客,純真直率,真讓人感動。 我們繼續沿著小溪邊的道路而上。路上的藍莓看起來剛種下不久,只有幾十厘米高,枝葉也不茂盛。我們加大油門,走上一段陡峭的小路。姐姐說:“前面是黃文縣長的故居。”在離故居幾十米處,一陣“汪汪汪”的狗叫聲嚇得我趕緊停下。姐姐壯大膽子往前拍了幾張照片。黃文縣長的故居是一棟老式的泥磚瓦房。路邊有幾株很大的杉樹,幾十米高,我雙臂抱不過來。樹干粗健,紋理深沉,曾經經歷了滄桑歲月。 然后道路急速而下,路太陡了,我只好下車前行。只見左邊有一個紅色指示牌:“古官道由此進”。繼續拐了幾個彎,路很小,路面泥濘,基本上還沒有怎么開發,我們放好摩托走路前行。山腳下有幾座黃泥磚徹成的老屋,已經年久失修。墻體裂開很大的縫隙,一側的墻已倒,瓦片也掉落不少。官道就從老屋下面的小溪邊穿過。蔥蔥籠籠的竹林,青翠欲滴,直插云霄。再拐一個彎,逐漸上坡。一個個烏黑圓滑的大石頭砌成的路,石頭上長滿青綠的苔蘚,石階上滿是落葉。一個個臺階,踏上去仍然牢固結實。 這就是神秘的“古官道”。石階路在高大的闊葉林下面,蜿蜒而上。有一條手臂粗的枯枝,橫臥在路中間。路邊上有一個枯萎的樹根,突兀地長在那里。樹根周圍全是大大小小的縫隙,淡黃的、淺白的厥類植物長滿整個樹根。樹根中心是空的,曾經遭受白蟻糟蹋,樹根部卻長出一枝小樹干,綠葉婆娑。小溪上方,全是枝枝蔓蔓的野藤。有的藤條從樹上垂下七八米長,飄飄蕩蕩,隨風搖曳。有的藤蔓從這棵樹垂下來,又攀延到另一棵樹上,形成一個大大的“U”字。到處是大的、小的、白色的、褐色的、綠茵茵的、枯萎的、各種各樣的藤蔓,互相纏繞,縱橫交錯,滿山遍野,分不出哪里是藤頭,哪里是藤尾。 突然,我發現樹下有一朵蘑菇。手指般大小的傘柄,灰褐色的蘑菇傘,裂開的茹肉一小瓣一小瓣的,潔白無暇。我俯下身子,竟聞到一股清香的味道。這個蘑菇應該是可食用的“松樹菇”,不是毒菇。看見它長在地里亭亭玉立,我不忍心去摘下它,就讓它成為一道景觀吧。 我們繼續沿著山脊而上。山腳兩邊的地,以前應該是水田,現在已經荒廢。鋤頭棍大小的布驚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但果實還是淡青色。石階路繼續往上延伸,但是藤蔓權木密密層層,沒有一點兒空隙,人根本上不去。聽說有個地方叫“圣旨碑”,我們卻沒有找到。望著高山密林,我想:以前官員送達文書,翻越這座高山,可能就是連接附近縣、鎮最近的道路了。在古代,交通極不方便,送達文書是多么艱辛的事情! 我們原路返回,繼續騎上摩托往下前行,進入另一個山窩。這就是“五仙瀑布”。遠遠的,就望見溪水咆哮而下。我們迫不及待地走過去。 溪邊斑駁的大石頭,長滿淡綠的苔蘚。一株不知名的藤蔓,匍匐貼著大石頭生長著。墨綠的葉生機勃勃,有幾片葉子被蟲咬得只剩下小半,絲毫不影響藤蔓的向上攀登。另一個大石頭邊上,長著一棵蒼勁的大樹。樹冠曲折,凹凸不平。最有趣的是離地一米左右,樹干的中間有一個大大的裂縫,裂縫里面有一個窟窿,一直延伸到樹根,手幾乎可以掏進去。而往上,樹根已沒有裂縫,整個樹干重新合起來,真是奇特。 瀑布只有幾米高。溪水從幽黑發亮的石縫中飛奔而下,白色的水花濺在臉上,涼絲絲,甜津津,舒服極了。清澈見底的溪水,通過陽光的折射,金光閃閃;水中大小不一的石頭一覽無余,有的如翡翠一般,晶瑩剔透,令人愛不釋手。小蝦兒調皮地游過來,一溜煙又跑開了。我們坐在溪邊的石頭上玩水。任憑清涼的溪水,從我們指間輕輕地滑過,撫摸著我們的腳丫。我們很久沒有這樣放縱自己了!溪水洗滌了我們的疲倦,把我們在生活中的煩惱一洗而光;只留下開心爽朗的笑聲,在林間回蕩…… 閑,是一種境界。 做個閑人,聽溪水潺潺,看白云飄飄。我們總會在生活中找到詩和遠方,拾得人生快樂的真諦。平淡的生活才是圓滿的,平凡的生活方生暖意。 (2020年9月) 文章配圖來源:作者提供,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李瑜;校對:林詩晴; 策劃:周逸帆;責編:李瑜; 投稿郵箱:790417844@qq.com 延伸閱讀 ■ 作者簡介 劉蘭輝,筆名夢荷,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會員,廣東省梅州市作家協會會員,一名教師。愛好文學、攝影。作品散見于《嶺南文學》、《梅州日報》、《五華作家報》、《長樂文藝》、《客家兒童》等刊物和各類媒體平臺,出版有散文集《歲月情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