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鐸女士曾經在錢鐘書的書中這么形容婚姻,“婚姻像圍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其實,人的青春又如何不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圍城? 在每個人的青春中,都有這么一個特殊的地方,你在里面的時候十分想離開,離開之后又萬般想回來。沒錯,就是學校。 母校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有特殊的意義,卻有這么一個學霸,因為多次怒懟母校而頻頻上熱搜,他就是復旦大學的學霸袁濤,他曾先后三次怒懟母校,結果換來了母校的一紙“退學”,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 一懟食堂的筷子 2010年,來自湖北的考生袁濤信心滿滿的走出了高考的考場,幾個月后,他以591分的好成績成功被復旦大學錄取,這可是多少人向往的讀書殿堂,而然,袁濤對于復旦大學卻有著不一樣的看法,據他所說,他在大一的時候就想過要退學了,這是當時沒有想好退學之后要做什么,于是這個想法就暫時擱淺了。 2012年的4月,爆發了袁濤跟復旦大學的第一次沖突。 事情是這樣的,袁濤跟其他學生一樣,下課之后都會選擇到食堂中吃飯,可學校的食堂,大家都知道,總有那么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這個食堂里的筷子質量就不太好,上面有很多木屑。不知道袁濤是不是從小就深愛武俠小說,當他路見不平,就一定要拔刀相助了。 回到寢室之后,袁濤立馬在網絡上發起了聲討,他稱,如果食堂不在兩個周之內更換筷子的話,他就會自己花錢將筷子換成質量好的,而且,他還會在學校的大門口組織一場“折筷子”大賽,將原來質量不好的舊筷子都折斷。 其實早就有很多人對食堂存在各種不滿了,在袁濤的號召之下,更多同學站出來支持他,在學生們的一致抗議下,食堂果然很快更換了筷子。 可能是因為跟學校之間的第一場“戰爭”贏得太過于酣暢淋漓,讓他產生了很多自滿之心,也助長了他試圖對抗學校的囂張氣焰。 二懟學校的“不俠義” 第一次怒懟學校食堂,在眾多學生的集體聲援之下,袁濤大獲全勝,沒過多久,他又開始了第二波怒懟學校,跟第一次食堂的筷子事件一樣,這一次同樣事出有因,這次他怒懟學校的理由是:學校不俠義。 事情是這樣的,在復旦大學里有一個學生叫做石健,這個學生很不幸,患得了顱內瘤,病情非常危急,而石健家庭條件一般,難以承受巨額治療費用。 聽說這件事情之后,“正義使者”袁濤再次出擊,他自發組織了同學們向石健募捐醫療費用,將這次活動命名為“石健加油”,很快,在校內得到了很多同學的響應,僅用了一周的時間,募捐的善款就達到了三十萬元,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他跟學校間爆發了第二次沖突。 當時他們在校門口發傳單,號召同學們一起募捐,可是,這個活動是他自行發起的,跟任何社團都沒有關系,所以他的傳單沒有得到蓋章,這不符合學校的規定,他們遭到了保安的驅逐,這再次惹怒了袁濤。 很快,袁濤在網上發表了一篇名為“薄學而瀆職的復旦”的文章,也不知道學校是不是理虧,這次干脆沒有做出回應。 三懟學校的教學水平 在2012年的時候,當時有一個二本院校的學生來到復旦大學的插班生考試,在這次考試中,有五個原本是二本院校的學生在考試中取得了合格的成績,按理來說,他們就相當于通過了復旦大學的錄取考試,是可以進入復旦大學學習的,然而學校以二本院校沒有考試資格將他們拒之門外。 被拒絕的學生自然不滿,于是就在校門口抗議,這一幕正好被袁濤看到了,袁濤利用這個機會,開始了自己跟學校的第三次“戰爭”。 由于前兩次利用網絡輿論嘗到了甜頭,這一次袁濤還是在網絡上公開指責自己的母校復旦大學,他稱,學校以二本院校沒有考試資格的理由拒絕了二本院校的學生,這就是親手丟掉了自己的校訓,對學校出爾反爾的行為大肆批評。 在這之后,袁濤沒有就此罷休,而是“乘勝追擊”,他又把矛頭對準了學校的教學水平,他稱,復旦大學的教學水平和教授的質量都非常一般,教授在上課的時候,只會對著PPT念課件,對于學生的學習壓根沒有多大幫助,而且,學校從來都不會關心學生的學習。 此話一出,再度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袁濤也成為了網絡名人,隨后,他在網絡上單方面宣布自己“辭退”學校,將這場鬧劇畫上了終點。 他說,早就想退學,只是當時沒有想要做什么,但是現在有了想做的事情。面對袁濤的方面“辭退”,復旦大學也做出了回應,他們最終決定贈予袁濤“一紙退書”。 |
|
來自: 沅江纖夫4mr4bm >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