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別標注,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 我五歲那年,母親帶著我和弟弟,回到了娘家。說是娘家,實際外婆在我出生前的兩個月,就已經逝世,娘家只有外公,而沒有外婆。 自那以后,母親就擔負起既當母親,又當父親的責任來了。 父親在同一個生產隊擔任隊長,且擔任隊長時間很長。別看只是一個小小的隊長,在過去,可是不小的官。計工分,分糧食,包括過年過節分配一些魚蝦之流的,都是隊長說了算。 但是,我的這個親生父親,并沒有顧及到我們是他的兒子,母親曾經是他的妻子。不僅從未照顧我們,反而經常欺負我們。 由于生產隊的生產狀況極差,勞動一天,最好的年景,也就兩毛錢,差的只有幾分錢,母親辛辛苦苦一年,能夠掙到的工分錢,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家年年是超支戶。 超支戶的日子是可想而知的。擔任隊長的父親,不僅不給予幫助,還利用職權,常常克扣我們家的口糧。這種日子,直到我考上學校,才算熬到頭,沒有再受他欺負。 母親個子很高,一米七二,因此,在生產隊干活,也與男同志不分上下。但是有一次在扛一臺水泵時,不小心扭壞了腰,由于沒有及時治療,落下了嚴重的腰損病。以至于年紀大了以后,受傷處突出很大一塊。 條件逐步好了以后,母親仍然不愿多花錢,多買些好吃的。即便我們帶回家的,也舍不得吃。如果誰送給她個橘子、蘋果什么的,也都要留著給我的女兒吃。有一次,把一只橘子藏起來,留給我女兒,誰知由于時間太長,壞了,讓她難過了幾天。 母親就是這樣,心里裝的永遠是別人。可不,生產隊組織上夜工,也就是現在的加班。每天能夠分得一碗白米飯,一碗醬油湯。每到此時,母親總是把我和弟弟叫醒,把飯給我們吃,并給外公半碗。實際上,此時的母親,才是最餓的,最需要增加營養的。所以,長大后,每當想到此事,心里就特別難過,特別愧疚。 考上學校那天,是母親最開心的一天。她多年的心愿,終于實現了。 別看母親一個字也不認識,但對我上學,特別上心,再苦也要讓我考學校。所以我能考上學校,當然是母親最開心的事了。 所以,開學那天,母親和姨夫一起送我到學校報到,硬是挑著重擔走了十八里路。 為了不讓我在學校餓著,母親還把炒熟的面粉,送到學校,雖然味道不咋的,但是,充饑還是非常好的。 即便如此,這也是母親從自己的牙縫里省出來的。她在家里,吃的全是山芋,且是有點壞味的山芋。 母親從不給自己花錢,從不在自己身上花錢。有一次,小姨娘問我,難道我從不給母親零花錢?我愣住了,雖給的不多,但也不至于沒有啊。一了解,才知道,母親把錢全收起來了。 母親告訴我,她不知道我的錢來路正不正,她怕來路不正,今后萬一要退賠。 可憐的母親,聽別人說當官的人有貪污腐敗行為,竟然連自己的兒子也不相信了。做兒子的,別的不敢在母親面前吹,不腐敗、不貪污,則是一直堅守的底線。 五歲起,就沒有了父愛,沒有感受過父愛的滋味。然而,幾十年來,卻從未缺少過父愛。母親用她并不強大的肩膀,挺起了子女的脊梁,讓兒子沒有因為沒有父愛而缺少父愛。 母親排行老三,兩個姐姐結婚后。陪伴和呵護兩個妹妹的,就是母親。所以,當母親突患重病,兩位妹妹盡管也已是七十多歲的人了,仍然時刻不忘我的母親,經常看望、服侍我的母親。更重要的,表弟表妹們也都像對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我的母親。 母親離開我了,從此再也見不到母親了。令我十分痛心的是,我竟然未能守在她的身邊,陪伴著她走完這一生。這,或許會成為我一生的痛。 母親安息!兒子永遠想您,永遠愛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