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白居易在《續(xù)座右銘》里寫道:“修外以及內(nèi),靜養(yǎng)和與真。養(yǎng)內(nèi)不遺外,動率義與仁。” 真正有修養(yǎng)的人,是內(nèi)外兼修,關(guān)鍵在修心。心安靜了,世界就安靜了,哪怕是身處鬧市,也不會感覺到很鬧騰。 現(xiàn)在的人,總是想方設(shè)法往大城市去擠,年輕人都向往“北上廣深”的生活,畢竟那里的機遇也更多一些。 殊不知,在追求物質(zhì)生活的同時,常常會忽視精神層面的提升。物質(zhì)多了,一個人反而更窮。 人到中年的時候,是最缺錢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雖然自己在拼命工作,但是收入?yún)s“難以為繼”,管好了兒女,就沒有顧及到父母,真的左右為難。恨不得自己賺錢的速度更快一些,恨不得自己的房子更大一些,車子更好一些,幸福似乎就在前方,又似乎遙不可及。 其實,人到中年,要學會“靜養(yǎng)”自己,別讓幸福被物質(zhì)的東西掩蓋了。總要留一些時間,靜下心來,享受生活。 02 人到中年,要懂得“有舍有得”。 你為什么活得不安靜,連睡覺都不踏實?并不是你沒有飯吃了,也不是你失業(yè)了,而是你對現(xiàn)在的生活,不太滿意,沒有達到預(yù)期的要求。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道理我們都懂,但是能夠做到的人很少,尤其是中年人,要是對當前的生活很滿意了,那么就覺得沒有什么好奮斗的了,過了許多年,發(fā)現(xiàn)別人超越了自己,失落感頓時就來了。 聰明的人,都懂“舍去就是擁有”的道理。舍去了太多“枝枝蔓蔓”的東西,留下來的東西,才是更加有用的東西。舍去越多,生活越輕松,但并不會因此就落后于人。 比方說,一個人在體制內(nèi)工作,不管多么努力,都沒上升的空間,早早就到了職場的天花板,于是乎就常常會抱怨工作,想要辭職,卻沒有勇氣和能力,每天都在抱怨工作,又不得不去上班。 其實,抱怨是毫無意義的。在體制內(nèi)的人,需要舍去不良情緒,積極努力工作。帶著好的心情去工作,工作效率就提高了。還可以騰出一些時間,去做副業(yè),收入也提上來了。或者因為情緒的改變,工作成績突出,得到了領(lǐng)導(dǎo)的賞識和提拔,職場的天花板被打破了。 舍去情緒的關(guān)鍵,是舍去“欲望”。當一個人回歸到了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情緒就平穩(wěn)了,內(nèi)心就安靜了。 真的不必把大房子、豪車、存款當成終極目標,你以為最終的東西,其實是生活必需品,并不是人生理想。學會隨遇而安,懂得適可而止,舍去越多,得到越多。 03 人到中年,要靜靜守護家庭。 常常有讀者向我講述關(guān)于婚外愛情的故事。但凡有了婚外愛情的人,都會很煩惱,本以為找到了真愛,到頭來卻迷失了愛情的方向。 讀者小徐,是江蘇人,他去年離婚了,離婚的原因就是他有了婚外的愛情,為了“真愛”,他愿意凈身出戶。 離婚之后的小徐,拼命工作,希望能夠盡快買房子,和婚外的人結(jié)婚。可是,他想得太天真了,婚外的她一轉(zhuǎn)身就走了,臨走時丟下一句話:“你那么窮,我為什么要和你過窮日子?” 小徐和我聊微信的時候,他說:“真的好想和兒子說說話,可是兒子會理解我嗎?” 小徐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是鬼迷心竅,莫名其妙就弄丟了家庭,后半生的幸福在哪里,他真的不知道。 人到中年,家庭才是你事業(yè)有成的“堅強后盾”,千萬不要弄丟了。每天下班后,老老實實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飯,一起看電視,一起聊天,日子雖然很平淡,但平淡的日子就是幸福。 人到中年,最大的失敗,并不是事業(yè)失敗,而是家庭失敗。錢沒有了,可以再去賺,家庭沒有了,也可以去賺,但是很難賺回來。 家和萬事興,家庭幸福的中年人,其實是找到了靜養(yǎng)心靈的地方。每天回到家,可以卸下一天的疲憊,好好享受生活,感受愛與被愛甜蜜。 04 人到中年,要讓生活慢一點。 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看到一個慢吞吞的人,你一定會很生氣。 前天下午,我去買蛋糕。因為是下班的高峰期,買蛋糕的人很多,大家自覺排起了隊。我排在隊伍后面,慢慢往前挪動腳步。 隔了五六分鐘,我的前面只有兩個人了,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一個中年男人。 服務(wù)員問老太太:“您要買哪種類型的蛋糕?” 老太太說:“不要太甜的,也不要太大的。我胃口不太好,老頭子的胃口也不太好。” 服務(wù)員又問老太太:“你是要那種花式的蛋糕呢?我們這里同一種口味的蛋糕,有好幾種花式。” 老太太說:“我看看,我看看......” 排在后面的中年男人,終于忍不住了,憤怒地說:“看什么看,隨便哪一種都行,真的是浪費時間。” 服務(wù)員說:“不同花式的蛋糕,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胃口。吃東西,也要講究一些。” 我忽然很佩服服務(wù)員的耐心。她做事情,總是考慮很周到,雖然浪費了一些時間,但也是值得的。 人到中年,讓生活慢下來,福氣就來了,只是太多的中年人,趕來趕去,似乎永遠都慢不下來了。 工作需要慢慢來,慢工出細活。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也就不會埋怨工作太多了吧。錢要慢慢花,學會節(jié)約,每年都有存款,存款越多,幸福指數(shù)就會越高。走路要慢,別錯過了路上的風景。 慢下來的生活,就像微風徐來,靜謐而美好,生活的煩惱和疲憊,隨風而去。 05 周國平說:“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浮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安靜下來吧,中年人的生活,也會少一些負面情緒,多一些陽光和溫暖。煩惱天天有,不撿自然無,即便身處鬧市,也別被琳瑯滿目的物質(zhì)擠占了心靈的所有的空間,總要騰出一些位置,感悟安靜之美。 人到中年,別急,守得云開見月明。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wǎng)絡(lu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