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中,俗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些俗語往往讀起來朗朗上口,句勢短暫凝煉,大部分俗語是都是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同樣也是老百姓們口頭流傳下來的“理論知識”。 ![]() 老祖宗們在日常的生產生活勞作中發現了一些規律,經過反復的琢磨和驗證,最后總結出來的一句通俗易懂的話。 如今在農村,往往會聽到老一輩們經常說一些俗語,生動有趣,既能顯示出自己的見多識廣,更能夠警醒后人,告誡子孫后代一些方法。其中就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話糙理不糙,給人們揭示了這句俗語背后的真理意蘊。 一、雷打真孝子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打雷下雨這些自然現象不是人為決定的,何時打雷,何時下雨,這完全是由是老天爺說了算的,這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沒有那么大的本事兒,不可能會控制天氣的變化,但是人在自然條件的束縛下,會發生什么禍福之事這也是無法預測的,不可估計的。 ![]()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打雷是比較普遍的自然現象。雷聲轟鳴,威震四方,膽子小的會非常畏懼,尤其是在晚上,電閃雷鳴,渲染了一種極度恐怖的氛圍。 在古代,其實很多人都認為做了壞事兒都會被遭雷劈,其實這是一種封建迷信的說法。打雷他是不會看人的,雷電是不知道一個人是做了好事還是壞事,所以說打雷下雨具有隨機性,因打雷被劈的人也是隨機的。 我國古代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導,人們在碰到打雷天氣他們都會選擇在家里避雨,很少有人在打雷下雨天仍然在外面忙碌的。 ![]() 但是,古代的人非常貧困,在“父母在,不遠游”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孝子都會選擇待在家陪陪父母。古代是沒有天氣預報的,所以適逢打雷天氣,很多孝子會趕快去把外面沒收的東西給收進來,或者說是出去找吃的,很多人因為孝順父母而被雷擊中,老百姓就會感嘆世界的不公平。 所以,“雷打真孝子”其實就是打雷的時候不慎劈死了好人的意思。 二、財發狠心人 其實“財發狠心人”的意思不難理解,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要想發財就一定要下狠心,不要總是婦人之仁,扭扭捏捏。 ![]() 只有想方設法的盈利,才能夠讓自己發財。比如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上看到,很多大商富賈他們都是下了狠手的,為了賺錢不擇手段,想盡辦法去賺錢。但是,我們還是要強調一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用合法的手段去賺錢,在法律的允許下“下狠心”。 人們都說“無利不起早”,商人做生意如果不看利潤的話,那我們可以說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瞎忙活。如果做事情總是瞻前顧后、心太軟,婆婆媽媽,對自己不狠一把,往往都是賺不到錢的。 回歸到現實生活中,馬云因為狠心,創立了阿里巴巴網站,開啟了中國互聯網史上的一個傳說;俞敏洪因為狠心,創立了新東方;馬化騰因為狠心,創立了騰訊公司…… ![]() 這些人無不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狠下心去做決定,狠下心去對待自己的人生,做生意,搞經商,最忌諱猶豫不決,因為機會稍縱即逝,所以,“狠心”是非常必要的。 俗語“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這句話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揭示了當時的生產方式和思想,呈現了當時的歷史。當然,我們也要取其精華,去其槽粕,將優秀的精華運用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 在你看來,俗語“累打真孝子,財發狠人心”是否有道理呢?請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高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