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冠心病,就想搭橋、支架?純中醫說:這并非‘一本萬利’,三張方,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 當冠心病狹窄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僅依靠藥物是不行的,這時候就需要采取進一步的手術介入,目前最主流的方式就是搭橋。 市面上主流的一個“支架”好幾萬,很多冠心病的老人,都強烈要求裝上支架,甚至不遠萬里,去國外安裝支架,心里面總是覺得,多一個支架,就等于是多了一份安全保障,那么,做完支架手術,就真的一本萬利了嗎? 冠心病的人,做完手術后,2年以內必須服用某一個藥物,一周的用藥就好幾百元,不僅勞民傷財,還患得患失,生活上謹小慎微,不敢大范圍活動。 這時候,中醫有什么辦法嗎? 中醫里面,其實是沒有冠心病這個說法的,但是中醫卻直接瞄準造成瘀滯的根本,把瘀堵、附著在血管里的斑塊、垃圾,都清理掉,恢復動脈血管正常的血液供應。 如何清理呢?首先我們得知道,這個血管里粥樣硬化的斑塊是怎么來,我們才能把它“原路遣返”回去。 ①氣滯血瘀,疏肝理氣是關鍵 如果氣的推動功能下降,血的流動就失去了動力,血的流動就會變慢、逐漸淤積,就像河床的泥沙一樣: 如果水流變慢,泥沙就容易沉積,最終導致了淤堵,進而形成一些有規律的病理現象,我們把這些現象統稱為“瘀血”。 停留在心臟附近,就是心脈痹阻,不通則痛,而發胸痹。 治療上,我們側重:疏肝理氣、活血通絡:當歸、川穹、赤芍、丹參、桃仁、柴胡、香附。 ②寒凝血瘀,散寒是關鍵 寒氣雖然為平常事,但在冬日,尤其是寒氣入侵人體,則是后患無窮。 就好像河流里的河水,平時非常愉快地向前流,到了數九寒天,溫度直線下降,稍微一結冰,下面的水流動變慢,流動慢了,就叫瘀。 如果寒邪直中于里,傷了心陽,氣血凝結阻滯,澀滯不通,則胸、脘、腹冷痛或絞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因寒而痛,其痛得則減,逢寒增劇。 所以在治療上,我們側重:溫通散寒、活血通絡:瓜蔞、薤白、白酒。 ③痰凝血瘀,是最難清理的一種 有痰凝血瘀的病人,除了冠心病的一些癥狀,大多伴隨肢體沉重,形體肥胖,痰多氣短,遇陰雨天而易發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納呆便溏,咳吐痰涎;舌體胖大且邊有齒痕,苔濁膩或白滑,脈滑。 這不僅意味著,正氣不足(即五臟六腑都有些問題),體內還有痰,這個痰既是有形之痰,也是無形之痰。 所以,用溫陽的方法,加大化痰的力度:瓜蔞、薤白、半夏、白酒。 當然了,這些只是理論,和實際情況,還是有很多的差異的,若是不想‘紙上談兵’的話,唯有辨證論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