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陵,古地名,為先秦魏國城邑。戰國末年,魏王封賜魏咎為寧陵君,食邑寧陵。到秦時,寧陵邑改為寧陵縣。漢朝建立后,寧陵縣則又屬陳留郡下轄。漢初,寧陵縣改為寧陵侯國,由功侯呂臣受領。 然后說到這個呂臣,就要和同時期的那位鼎鼎大名的蒼頭軍領袖呂臣撞名了。 按照《史記·陳涉世家》記載:
如上,這就是同時期的那位鼎鼎大名的陳勝親信大將呂臣的最初記錄。其人在陳勝兵敗后,自建蒼頭軍,殺莊賈為陳勝報仇,而后重新建立張楚。接著到項梁時期,呂臣則又加入項梁軍,后為楚懷王封為楚國司徒。 不過最后,呂臣則是和其父親呂青一同又轉投了漢政權。所以到漢帝國建立后,呂臣父親呂青便被劉邦封為了新陽侯。
而后到漢孝惠帝三年,在呂青逝去后,呂臣則接替其父為新陽侯國的新國主。所以說,那個頂頂大名的呂臣,其實是新陽侯。故而和本文中的這個呂臣,則完全沒有可能是一個人,這是大家需要注意到的一點。 再說本文中的這個寧陵侯呂臣:
如上,呂臣最初是以舍人的身份于陳留加入到劉邦麾下,而后則以郎的身份跟隨劉邦去漢中。 先說第一點,陳留。 按照《史記·高祖本紀》中的記載:
當時劉邦和項羽率軍向西進攻秦軍,而后接連與秦軍交戰,并斬殺李由,進擊外黃。 如此再按照《史記三家注》中在這里的批注:
顯然,這都能說明劉邦此時就在陳留。而這也是目前史書中記錄的劉邦最早來到陳留的記錄,所以呂臣就是在這時加入的嗎? 我們目前已經無法考證了,但是可能性應該還是很大的。畢竟之后劉邦和項羽還繼續圍攻了陳留城,所以呂臣在這里以舍人的身份加入到劉邦麾下,是完全有可能的。 再說第二點,呂臣在以“郎”的身份入漢。 那么這里的“郎”會是郎中職位嗎? 顯然根據后面呂臣的經歷來看,此時的這個“郎”,應該就僅僅指的是劉邦身邊的親近之人,或者是護衛一類的低級侍從官。
成皋破曹咎一戰,雖然影響重大,但卻也是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打的比較輕松的一仗。而此次參與的兵力又主要以劉邦麾下直屬軍為主,所以此時呂臣應該就是以普通郎將的身份參與作戰,并隨軍取得大勝。 而這里之所以判斷呂臣是郎將,就是因為既然史書中標注了這一條,那就說明了呂臣不是完全的低級軍官,而是已經有了一定的部屬了。不然,根本就沒有必要標注,畢竟類似這樣只要參與就能記錄的話,那很多功侯筆者猜都猜到參與過,所以史家為何不標注他們呢?顯然還是因為有這個原因在,他們只是參與了,但并沒有做出什么貢獻。而此時呂臣既然做出了貢獻,那就肯定不是一個小兵小官能夠做到的,而郎將的身份就剛剛好。 再說之后發生的事,在一次作戰中,呂臣將自己的馬匹獻給了劉邦。 顯然,這樣的經歷只能說明兩點:其一,之后的劉邦經歷過大敗,而且還是很危急的戰?。黄涠瑓纬即_實是劉邦身邊的親近之將,不然也不會有機會獻給劉邦馬匹,所以說呂臣是郎將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那么綜合這些內容,這次大敗是楚漢戰爭中的哪一場漢軍敗仗呢? 事實上已經很明顯了,這場敗仗就是之后不久,劉邦在乘勝追擊下被項羽反殺的固陵之戰。當然,這也是楚漢戰爭中漢軍遭遇的最后一次慘敗了。
如上,這就是固陵之戰的全記錄。當時齊王韓信與彭越雙雙失期,導致劉邦主力孤軍深入,遂遭到西楚的反殺,由此大敗漢軍。 然后再按照本文呂臣的記錄,則可以看到此次戰爭中固然漢軍有部分的勝利,但還是敗的非常慘。甚至劉邦都連自己的馬匹都跑丟了或者跑死了,然后才有了呂臣獻馬的記錄。 可以說,呂臣作為郎將出身,不僅參與過和西楚的多次血戰,還給劉邦獻馬,保護住了劉邦。那么無論如何,漢帝國建立后給呂臣封侯都是理所當然的了。然而卻并不是這樣的,至少在漢帝國建立初期,呂臣還是沒能有機會封侯。所以也能從側面看出漢庭當時封侯的嚴苛,類似呂臣這樣的人都不能立刻封侯。 如此呂臣最終是靠什么封侯的呢?
漢十一年,呂臣以都尉的身份進攻陳狶,由此才立功封侯。 所以說,呂臣雖然作為劉邦親信和有功之臣,但即使是要封侯,也得要有實實在在的軍功。而此時呂臣為都尉,私以為應該就是坐鎮某郡的郡兵都尉,不然如果是郎將的話,就不會是都尉了。畢竟劉邦當時出征的直屬軍隊,只有中尉麾下的北軍,而北軍麾下軍官又多為郎將,是沒有都尉的。故而呂臣只能是作為地方郡兵都尉參與作戰。 不過好在,最終還是得以封侯了:
漢高帝十一年二月辛亥日,呂臣受封寧陵侯,食邑千戶。 應該說,雖然呂臣封侯的時間有點晚,但是相比同時期的那些人來說,食邑還是挺不錯的。 而至于呂臣的以后,因為他封侯時也才是個都尉,所以大概率上地位也不會再高了。最多就是之后因為活的夠長,或許漢庭念其為開國功侯,封賜個將軍身份也說不定。
漢孝文帝十年,呂臣病逝,漢庭為其謚號,夷侯。寧陵侯國由其子呂射繼承,次年為呂射元年。
從這個謚號中,可以看到呂臣其實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將。其人不好戰爭,喜安靜,多為政務。所以這或許也是呂臣一直難以得到升遷的原因吧。但是又想到畢竟是一直跟在劉邦身邊的郎官,所以有這樣的性格也難怪。另外呂臣應該和呂家沒什么關系,不然也就不會安然無恙的活到漢孝文帝十年了。 以上,就是寧陵侯呂臣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