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后的死灰復燃之火被徹底的撲滅。東部火場的戰士陸續撤出,和我們吃住一起的67師也在收拾東西準備后撤…。我的心也跟著躁動著,期盼著早一天返回沈陽,太想家了!太想親人們了!巡診照常進行,每天往返于個個火場,病房里的戰士還需要我們護理。有的戰士還打趣的說:‘姐姐,我跟你們回沈陽吧,就住在燒傷科唄’。‘放心,會治好的,一定讓你們健康的返回部隊。’端午節,兵站送來了粽子、雞蛋還有蔬菜,我們沉浸在節日里。給盤古小學生體檢。在去長英巡診的路上,看見很多小學生在水邊樹林里游玩,雖然遭受了火災,滿山的樹木焦黑了,但孩子們的心還是喜悅的。戰士們還蓋起了槊料窩棚,上面覆蓋著松樹葉,有的還擺上了字,‘風餐露宿為興安’。‘救火救災,為國為民’!‘火場當戰場,災民當親人!’‘以苦為樂以苦為榮!’有的營區還用石頭子、木板條擺成花園,真佩服戰士們的聰明才智,在這樣艱苦的生活條件下,還有如此豐都的精神食糧。我們揮臂招手互致問候,再…見…了…聲音在山谷中回蕩……。6月2、3號,又下了兩天雨,所有的明火暗火全部消滅,真的要回沈陽了。我們準備著,先是為盤古小學師生做了身體檢查,又給林場、車站、指揮部、服務站的職工做了簡單的醫學常識科普。安頓好了病號,送走了67師。6月8號,天氣大好,我們一早到車站,和陸軍總院、235醫院醫療隊、醫研所等最后一批撤離的人員會和,離開了盤古。離開了塔河。走下車站的我。列車每到一站都有一隊隊的少先隊員,手拿鮮花,喊著:‘歡迎、歡迎、熱烈歡迎!’人們載歌載舞,送水、送食品。(黑龍江省委指示,沿途各站,只要是軍列經過,都要有歡迎的人群。)火車途徑泰來縣車站,已有很多的歡迎群眾和大、中小學生等在那里,我剛剛把頭伸向窗外,就聽見‘解放軍阿姨,能為我簽個字嗎?’一名女中學生站在我的窗前,‘簽什么好那?’我們對視著,看著她期盼的目光,腦海里浮現出戰士們擺的字,隨即簽上‘’風餐露宿為興安!’臨開車前,她從人群中跑過來,送給我一小塊紅綢子布,上面寫著解放軍同志:你們不愧為八十年代最可愛的人,我代表全班同學向你們致敬!落款是泰來一中高二、二班、劉梅。有一位泰來師范學校的學生叫胡秀坤,拿著筆記本擠過來,我提筆寫上: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她回贈我五個信封,后面都寫滿了字,其中有一個是這樣寫的:‘祝愿解放軍戰士繼續戰斗,人民理解你,你的同齡人更理解你!’有一個信封還裝了郵票,把在學校用的餐劵留給我做為紀念。更讓人感動的是,有三位殘疾人,坐著輪椅車也來為我們送行,其中一個叫張秀風的女青年才18歲。列車到鄭家屯時,一個9歲的男孩在為解放軍拍照,他說:自己在一家攝影協會學習一年多,大興安嶺著火的消息傳來,他很想去為撲火一線的戰士拍幾張照片。學校通知今天有專列經過,他很早就在這等候,為撲火歸來的解放軍留下永久的紀念。永遠的紀念。我們回家了。車到沈陽站。終于回家了,回到我愛的地方~~沈陽。一路上感受太多太多,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也是微不足道的。可人民卻給了我們很高的榮譽。醫療隊全體成員和來迎接我們的院長合影。前排中間是董玉華及丈夫張岳年和女兒菲菲。張岳年是沈空飛行員,先我們去大興安嶺,一家人在車站團聚。(在此我要感謝202醫院燒傷科,感謝楊克非主任、張建家副主任、王新春護士長對我的培養,感謝我的恩師董玉華對我的悉心教誨,感謝我的發小范小丹,我們一路攜手彼此關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