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一起做一個愛學習、愿成長的人 此文為舊文 閱讀全文約需6分鐘 文/晏凌羊 01 小萬最近很煩惱,她在后臺給我發(fā)了一大堆私信,說她老公和公婆都想要她生二胎。她打死不愿意,想先從老公這邊下手溝通。 小萬的公婆經常對著她女兒說,給你生個弟弟好不好。一聽到別人有孫子,他們就很羨慕地說“你們真是好有福氣”。 她老公呢,比較愚孝,覺得應該要順著父母的意,多生一個孩子畢竟是好事。 小萬的顧慮是這樣:假如真能再生一個,要還是個女孩呢?公婆一定比當時生大女兒時更生氣更失望,婆婆心里也接受不了。 如果生了個男孩呢?也不一定會帶來皆大歡喜的結局。 公婆會對孫子各種溺愛,而對大女兒各種忽視,就像當初公婆對丈夫和丈夫的姐姐的態(tài)度天差地別一樣。 二胎若是生了女兒,小萬不想再體驗一次婆媳之間的矛盾以及生孩子、養(yǎng)育孩子的辛苦。若是生了男孩,她不想自己的兒子在公婆的溺愛下長大,更不想女兒在公婆的忽視下長大。 不管是從自己還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小萬都不想再生二胎。 小萬打了一大堆留言給她老公,并且把留言草稿發(fā)給我看,接著問我:“我這樣說給老公聽,有沒有不妥當的用詞地方?有修改的地方嗎?有說服力嗎?” 我回復她:“你的老公你了解,我不是你老公,沒法給你具體的意見。” 其實我心里想說的是:“如果連表達自己的訴求,都那么害怕你老公會生氣,那你還是啥都不要說了。” 我能給小萬的建議是:與其在“術”的層面想辦法,不如去細想“道”的層面自己能做什么。 如果換做是我處于她這樣的處境,我一定不會生。如果我堅持不生,丈夫就要離婚,那我爽爽快快離給他。 能確定她是不是會被逼著生二胎的,并不是她跟老公溝通的語氣、態(tài)度,而是她自己在這段婚姻中擁有的底氣、實力。 如果有離婚的底氣、實力(不一定真離婚),那么,選擇權就在自己的手里。公婆、老公說什么,你都可以當是耳邊風。 如果沒有這種實力和底氣,那么,痛苦、糾結是必然,甚至遲早得為了暫時的和平而妥協(xié)。 也正是因為這樣,我不大能理解“當初公婆、老公逼著我生孩子”是怎么回事?一個大活人,能怎么被逼迫呢?是被嚴刑拷打逼問“你到底生不生”,還是會被丈夫強奸? 要不要繼續(xù)生二胎,是夫妻兩個人的事,與雙方的父母無關,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但有些長輩可不管你這些,特別是那些重男輕女的長輩,沒能抱上孫子,他們會覺得自己活著都沒意義,又如何懂得“長輩不該插手小夫妻婚姻生活”這些文明人才懂得的禮儀? 公婆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你不要和他們理論,因為根本講不通。嘗試去跟老公溝通,讓他慢慢意識到愚孝的危害,向他灌輸男女平等的意識,爭取他跟你站在同一個戰(zhàn)線上。如果連你老公也只是公婆的“翻版”,那你的未來其實也就兩條路:要么忍,要么滾。 最后,我談點感想吧。 我身邊那些能拿離婚逼迫女方生二胎的男人,多半生完之后還是能找個借口離了。能做出這種事的人,多半對伴侶、對婚姻也沒多大尊重了。 作為妻子,還不如少生一個,少一個可憐孩子。 “因為老婆不生二胎就跟她離了婚”的男人,離了之后若再找,想必也沒那么容易。腦袋沒被門縫夾過的女人,大多想離他越遠越好。 這年頭,愿意多生幾個孩子的女人一般有兩個可能:一個是經濟不獨立,被動成為生育工具或主動靠充當生育工具,贏取家里的話語權;二是家里錢多得花不完,夫妻又很恩愛。 除此之外,大多數女人都要衡量一下多生一個孩子的代價。 對于大部分女人來說,生養(yǎng)孩子幾乎意味著要失去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自由,而對那些不愿意參與家務勞動和撫育孩子的男人而言,多個孩子也就是多提供一枚精子的問題,他們該工作的工作,該出差的出差,該玩樂的玩樂,又如何能明白女人的辛苦? 也請那些逼著女人生二胎的男人想一想:如果你既沒錢,又不愿為養(yǎng)育孩子投入時間、精力,甚至都不敢保證自己不會出軌,還搞不定喜歡干涉小夫妻婚姻生活的你爸媽,只是光有一股繁殖沖動,以“孝道”“無私”等詞來綁架妻子和你一起生二胎,這像不像在占別人便宜,像不像是耍流氓? 作家艾明雅說:“無數育齡女人,將生不生,止步于前,你以為她們止步的是'經濟條件’嗎?她們止步的是一個巨大的未知的黑洞,那就是沒有一個人能保證:生了這個孩子,會不會毀滅我接下來的生活、身材、事業(yè),甚至整個人生。” 如果多生一個孩子會讓女性感到辛苦的同時更幸福,那不用誰逼迫,女人哭著喊著也會想多生個孩子的。可現實是怎樣的呢?看看你的周圍吧。 全文完 歡迎分享或轉發(fā) |
|
來自: 新用戶4853335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