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是自己觀念的囚徒 。 一個人擁有怎樣的金錢觀,ta對金錢的態度,與金錢的關系,駕馭金錢的能力如何等會深深影響ta的現實生活。 金錢是讓大多數人為止神魂顛倒的美妙東西,圍繞著金錢有太多的情緒和迷思。 在修行中,金錢是非常好的鏡子,將很多虛假的東西照出原形。 首先,金錢的意義不在于它本身,而是它帶給我們的感受,你同意嗎? 在我看來,金錢帶來的是兩種感受 -- 安全感和成就感。 深入覺察,顯然“安全感”的背后是“恐懼”,因為我們“害怕不夠安全” -- 這個“安全”包括基本生存安全以及社會地位的安全。 那么問題來了,“成就感”的背后也是恐懼嗎? 這是比較不容易理清的。 聽眾們覺得呢? 我認為是的。 “成就感”背后是恐懼。 通常“有成就”的目的是為了擺脫這些恐懼:“我不夠好”,“不夠被認可”,“不夠被尊敬”,“不夠有價值、有意義”,等等。 認出這點很重要,因為基于此,我們能明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與金錢的關系。 多數人,對金錢是抓取的態度,或者清高的視金錢為糞土。 都說宇宙給了每個人的富足生活的權利,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很多的人會遭遇金錢的匱乏。 當財富來敲你的門,你到底在哪里? 你,碩士畢業、工作能力不差,為什么月收入尷尬地停留在生存的水平線? 誰說付出和得到一定成正比? 生活里總有些人活得很苦逼。 你,有很多人羨慕的事業,賬戶數字可觀,可你無心工作、沒有了激情? 誰說只有夫妻才“七年之癢”? 其實,工作、事業也有“瓶頸期”。 你,“視金錢如糞土”、覺得“有錢人又壞又丑陋”,但內心卻有種對未來生活保障的恐懼; 其實,你也很想有錢。 當你要去努力抓取賺錢的時候,你的內心是潰乏的, 因為你正在否認一個事實:你本來就是全部,圓滿俱足。 當你徹底地親近你的恐懼和欲望,徹底地真實面對自己... 你活出了你自己,活出了你的天賦, 人類的錢其實是用不完的。 只是我們的匱乏感,引領我們在破壞,這種破壞來自我們的恐懼,然后我們沒有去了解這些恐懼, 而轉向外面抓取造成的。 錢錢錢,也是一樣! 我們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內心信念來選擇外部信息的,你內心擁有一個怎樣的信念,你就會選擇性地關注什么,而看到的這些事情則會進一步印證你之前抱的信念是對的。 我的這位長輩因為擁有“錢多不是好事”“一個人變有錢就會有危險”“一個人變有錢就會有災難發生”這類信念,所以會特別關注那些變有錢后遭遇不幸的人的故事,而不是那些變有錢后生活特別幸福的人的故事。 而他也因為這樣的金錢觀無法成為有錢人。 一個沒錢的人要讓自己變有錢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能力和勇氣的加持。 能力是指用用自己的能力向外界交換回自己所需要的金錢,勇氣則是敢不敢讓自己變得更有錢,因為變得更有錢會挑戰到他們擁有的“窮人的金錢觀”。 很多窮人都會說自己愛錢,但是他們其實并不敢讓自己變有錢,他們一旦有錢后,也很難管理好自己的金錢。 財富是一個人意識呈現的結果,你今天的思想決定了你以后某天的生活方式。 所以,關注于自己的每一次起心動念! ▲文章的最后,照例推薦首曲子給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