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過去,2020年馬上來臨,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經意間進行,等我們回首時卻發現早已今非昔比。2019年人類的太空探索上升到了一個新的臺階,總結一下2019年偉大的宇宙發現,這8個你可能錯過的發現赫然在列! ? 我們知道2019年有太多的發現,包括首次成功拍攝到的黑洞圖像,我國嫦娥四號登月成功,以色列登月失敗等等,但這些都耳熟能詳,接下來要講的是你可能忽略的8個偉大發現! 宇宙之網 一幅望遠鏡拍攝的圖像顯示,在這個所謂的宇宙網絡中,藍色的氣體長鏈延伸了數百萬光年。 ? 宇宙中的每個星系都是被稱為宇宙網的氣體高速公路上的一個加油站。這條星系際州際公路上的每一條路,或稱“長絲”,都是由大爆炸遺留下來的氫構成的。當大量的氫聚合在一起時,星系團就會出現在黑暗的太空之海中。蜘蛛網太遠了,肉眼很難看到,但在10月份,天文學家首次拍攝到了它的一部分。利用遙遠星系發出的微弱的紫外線作為背景光,圖像顯示藍色的氫束在120億光年之外的太空中縱橫交錯,連接著它所經過的明亮的白色星系這張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片將幫助天文學家了解宇宙中第一個星系是如何形成的奧秘。 守護太陽系的等離子護盾 這張插圖顯示了旅行者1號和2號穿過太陽風頂層并離開我們的太陽系——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人造星際旅行者。 ? 在我們太陽系的邊緣地帶,一場激烈的沖突正在上演。在離太陽系中心數十億英里的地方,噼里啪啦作響的太陽風與強大的宇宙射線在一個叫做太陽風頂的邊界處相撞。去年,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雙旅行者(Voyager)探測器穿越該地區并進入星際空間時,天文學家發現,太陽風頂層不僅僅是一個象征性的邊界;它也是一堵由粘稠的等離子體構成的物理墻,它能偏轉和稀釋最糟糕的輻射。研究表明,這種等離子體可以“屏蔽”大部分的宇宙射線避免進入我們的太陽系。 銀河系內部的費米氣泡 ? 費米氣泡是兩個高能氣體團,從銀河系中心的兩極向外膨脹,向太空延伸25000光年(大致相當于地球到銀河系中心的距離)。這些氣泡被認為有幾百萬年的歷史,可能與我們星系中心黑洞的一次巨大爆炸有關,但鮮為觀測,因為它們通常只有用超強大的伽馬射線和x射線望遠鏡才能看到。然而,根據科學家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報告,今年9月,天文學家首次在無線電波中探測到這些氣泡,發現大量的高能氣體在氣泡中移動,可能會使氣泡變得更大。 黑洞旁的煙囪 ? 在我們星系的中心是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物體強大無比的引力有點像把銀河系粘在一起的膠水。今年早些時候,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膠水正在冒煙。在3月20日的一項研究中,天文學家觀察了從星系中心滲出的x射線,發現了兩個超熱等離子體的“煙囪”,向各個方向延伸了數百光年。巨大的煙囪似乎將中央黑洞與費米氣泡的底部連接起來。這些煙囪有可能助長了氣泡緩慢但穩定的增長。 被死星束縛的星球 ? 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一顆巨大的行星圍繞著一顆白矮星運行。當一個典型的太陽耗盡燃料并崩潰時,它可能會變成一顆白矮星——一顆致密、透明的恒星尸體。如果這顆恒星有任何行星圍繞它運行,那么它們要么在這顆恒星最后的生長沖刺中消失(地球可能在最后幾年被我們的太陽吞沒),要么被白矮星強大的引力吸走并毀滅。然而,在12月初,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了一顆完整的行星圍繞著一顆白矮星旋轉。白矮星系統距離地球約2040光年,它似乎在釋放一種奇怪的氣體組合,這種氣體組合可能是一顆類似海王星的行星,它每10天環繞死太陽一周,慢慢蒸發。這項研究為死亡恒星可以擁有行星的理論提供了重要證據。 太陽海嘯 在這張衛星圖像中,一大片巨大的“針狀體”從太陽表面旋出。 ? 科學家們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志上撰文稱,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破紀錄的太陽探測方法,登上了今年太陽能科學領域最大的頭條新聞,但是他觀測到了一場宏偉的太陽現象,即太陽赤道上災難性的磁場碰撞。更驚人的是,這些碰撞可能會導致雙等離子體海嘯,以每秒1000英尺(300米)的速度從兩個方向撕裂恒星表面。這些巨大的(盡管仍在理論上)太陽海嘯可能一次持續數周,并且可能每十年左右發生一次。下一個可能在2020年早期,這將給帕克探測器帶來一些真正的挑戰。 來自早期宇宙的黑洞嬰兒 ? 今年3月,日本天文學家把望遠鏡轉到130億光年以外的太空角落,尋找宇宙的早期圖像。在那里,他們發現了83個此前未被發現的超大質量黑洞,它們可以追溯到宇宙形成之初。這些黑洞——實際上是一堆類星體,或者是環繞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巨大的、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發光圓盤——在大爆炸后大約只有8億年的時間,這使它們成為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天體之一。 恒星逃離了罕見的黑洞 ? 今年9月,天文學家發現了有史以來速度最快的恒星之一,以120萬英里每小時(200萬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穿過銀河系。大多數以如此驚人的速度運動的恒星通常是雙星系統的幸存者,雙星系統被超大質量黑洞或超新星爆炸撕成兩半,但這個高速運轉的太陽似乎不同。 跟蹤恒星的速度和軌跡之后,研究人員確定它似乎遭受過中等質量黑洞的引力撕扯。這種理論上的黑洞類型以前從未被觀測到過,科學家也從未發現它們確實存在的令人信服的證據。現在,一顆高速運轉的恒星可能會為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的證據帶來曙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