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圖看懂核電的未來切爾諾貝利和福島核事故的發生讓人談核色變。德國決定在2022年之前關閉所有核電站,而意大利禁止核電站的發展,國際能源機構到2035年要減半新增的核電站發電。核電的未來到底還有多遠? 核電歷史回顧 興起與衰敗
1954-2015年世界核電站的增減情況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在經歷了切爾諾貝利之后,核電站增加的數目明顯銳減,而在福島核電站事故之后,核電站的關閉數量更是達到了頂峰。 那么核電站在全球的主要分布情況如何呢?
我國的核電站分布情況:
雖然“限核”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但是不難看出核電曾得到認可并且有大幅度發展,而且核電在發達的地區分布廣袤。 那么到底是什么優勢讓核能發展如此迅速呢?還得從全球能源使用狀態來說起。 主要能源發電比例
煤作為發電界的龍頭老大一直盤踞在發電排行榜的第一名,其次分別是天然氣、水電以及核電。
主要能源發電成本比例
從發電成本來看,煤炭和核能是最占據優勢的,但是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燃煤造成的污染已經越來約為人所重視,因此,作為清潔能源的核能,自然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發電方式優缺點比較
由此可見,當環保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議題后,清潔又高效的核電將來未來發展占據絕對優勢。可是數次核電站事故卻又令人心有余悸。
其實,意外是不可避免的。
核電未來何去何從
![]() 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合并
(注:圖中數據為截止2013年底,國家核電資產規模為估算)
目前,全球范圍內大多數用于發電的在運及在建核反應堆采用壓水堆技術。壓水堆核電站由核島和常規島組成,核島中的大型設備主要包括蒸發器、穩壓器、主泵等,是核電站的核心裝置;常規島主要包括汽輪機組及二回路其他輔助系統,與常規火電廠類似。
核電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小 核電具有環保性、經濟可靠性及高效性的特點。核電為低碳清潔能源,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核電增長受全球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不斷加強的環保意識及化石燃料價格及供應波動驅動。核電是全球具競爭力的重要能源選擇之一,尤其對快速發展但缺乏傳統化石燃料資源的國家而言。與使用煤炭或天然氣的發電站不同,核電站不會污染空氣或直接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或溫室氣體。
核電比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更加穩定,因此使其成為基荷電站的可行選擇。核電站很少受天氣、季節或其他環境條件的影響。相比于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站,核電站具有較大容量及低成本發電的特點,能滿足對大量電力的需求。核電站亦能以其設計容量運行相當長的時間。與火電等常規能源相比,核電站因燃料生產成本低廉不易受能源價格波動影響。帶基本負荷運行的核電站比化石燃料發電更具成本效益。此外,核電是極為高效的發電方式;根據歐洲核能協會公布的統計數據,1000克標準煤、礦物油及鈾分別產生約8千瓦時、12千瓦時及24兆瓦時的電力。 全球核能發電規模 根據BP的統計,2017年全球總發電量為255513億千瓦時。2007年至2010年,全球核能發電量總體保持平穩,2011年至2012年,受福島核事故影響,全球核能發電量顯著下跌,此后于2013年開始,全球核能發電量逐漸恢復。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數據顯示,2017年,核能發電量為26356億千瓦時,占全球總發電量的10.31%。
2016年底,世界能源理事會(WEC)發布第24版《世界能源報告》,報告提到包括中國、韓國、印度、俄羅斯、美國等國家均有多臺核電機組在建,許多國家政府依然將核電視為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2月,臺灣當局指示臺灣電力公司開展臺灣第二核能發電站2號機組的重啟工作。2018年11月,日本四國電力公司伊方核電站3號機組重啟,是日本經歷福島核事故后重啟的第10臺核電機組,核電行業在正在逐漸回溫。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統計,2007年至2018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全球核電在運裝機容量為396.88吉瓦。
核電受全球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不斷加強的環保意識及化石燃料價格波動所驅動。國際能源界許多權威組織的研究結果一致認為,福島核事故使全球核電發展速度放慢,但核電的發展趨勢沒有逆轉,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未來核電發展的主要市場,亞洲成為全球核電發展最快的地區。 中國總裝機容量已達到世界第三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的統計,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核能裝機容量位列全球第3位,超越日本,總裝機容量達到44645兆瓦。
注:據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018年1-12月全國核電運行情況》,此處統計中國大陸的在運機組數,未涵蓋港澳臺地區。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擁有56座在建機組,總裝機容量為59,081兆瓦。中國是全球在建機組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占世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的22.71%。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新建核電機組主要位于歐洲和北美地區。20世紀80年代后期起,亞洲、中東歐成為新建核電機組的主要地區。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估計,核電使用量將于未來20年內繼續增長,且未來大部分核電裝機容量增長預計來自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
我國核電行業幾乎覆蓋了核電整個全產業鏈,上市公司也多有涉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