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那個冬天,難忘那些人 看到《冬天的故事》征文啟事,我就想起二十年前的那個冬天,想起那刺骨的寒風,想起那漫天飛舞的雪花,想起我和妻子在老城北門外、百年老店聚賓樓門口擺攤賣書的日子,想起那些在我最無助的時候,陪伴我、幫助我度過寒冬的親人和朋友們。 1999年7月,我被迫下崗了。一介書生,沒有技術,沒有特長,下崗幾個月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想到妻子單位長年不開工資,退伍的兒子還未安置上班,快八十歲的老父親年邁多病,48歲的我,不知道僅憑自己每月五百來元的下崗津貼怎樣生活。當我第一次聽到劉歡唱的《從頭再來》的時候,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歌詞唱出了下崗職工的心聲,是下崗職工悲壯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我拿起筆急急忙忙抄下了歌詞“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風雨.。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摯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我感到“我不能隨波浮沉”,必須振作起來,開始新的生活。 在新華書店看下崗工人重新謀生的書籍,想著自己能干什么?自己沒什么特長,干什么也不成,我想只有賣書或者出租書,才是自己較為熟悉的工作。出租書,成本太大,在不摸行情的情況下,我不敢盲目投資,便決定小本經營,走擺地攤賣書之路。我用200元錢批發了幾十本《故事會》、幼兒讀物、《現代軍事》類雜志和幾十本武俠小說,準備到街上擺攤,可就是出不了門,感到十分難為情,生怕碰見熟人。哥哥洪一來家,聽說我批來了書,不好意思到街上擺攤賣書,說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和你一起去,我們兩個搬著滿滿一箱書,夾著兩張單人床涼席,在倉巷街西頭口腔醫院東墻外的空地上擺起地攤賣起了書。到晚上收攤時,還真賣了幾本書,有了十幾元利潤。我高興萬分,雖然錢很少,但它是我下崗后的第一筆收入,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妻子大力支持我,和我一起去文化市場批發書,和我一起到街上擺攤,她有經商的經歷,經商的頭腦,經商的膽量,說什么不怕買賣小,就怕貨不全。她大膽地批發書,勵志書、醫藥書、武俠書、歷史書、兒童畫冊、生活用書,什么書好賣,她進什么書,我們的攤子越擺越大,效益也越來越好。 冬天來了,北風刺骨,街上行人稀少,生意難做。我們把攤子擺到了北門百年老店“聚賓樓”門口。每天晚上七點,我們推著沉重的幾箱子書,在地上鋪上涼席,擺上書,等著顧客來臨。我和妻子披著棉衣,在凜冽的寒風中堅持擺攤,堅持到晚上11點才收攤,就這樣,每天也賣不了幾本書,掙不了幾元錢,生活的艱難,使我的血壓增高,心臟供血不足,心律不齊,走投無路的我在巨大的壓力下,快要被逼瘋了。 正在我感到心灰意冷,走投無路之際,四弟春光晚飯后就來書攤和我作伴,單位幾個年輕職工休班過來陪我擺書攤,講講單位的人和事,下崗的老伙計來書攤看望我,聊聊下崗后的苦惱與快樂。副站長李新義是新鄉人,晚上沒事,就來書攤看書,閑聊,勸我想開點,保持好心態,提醒我心態好,身體才會好,令我終生難忘;兒子當兵所在部隊的團政委轉業到安陽,聽說我下崗在街上擺書攤,夫妻雙雙來看我,說有困難說句話,能幫忙一定幫忙。親朋好友的關懷,讓我感到了人世間的溫暖,在寒冷的冬天,孤獨冷清的書攤,不再冷清,集聚了人氣,充滿了人情味。有了人氣的書攤,讓我看到了希望,增添了生活的勇氣。 在繁華熱鬧的地段,我的優勢充分發揮,向讀者介紹書籍的內容,講得有聲有色,娓娓不倦,我們的攤子周圍常常圍著一圈人聽我講述。看到好多在外打工的青年男女來看書,我給他們介紹《平凡的世界》《羊皮卷》《態度決定一切》《自己拯救自己》《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窮爸爸富爸爸》等勵志書,勸他們多讀書,讀好書,用知識改變命運。一些年輕人說我一定當過教師,喜歡勸人讀書學習,許多人在我的影響下買書,我們的生意也漸漸好轉。效益好了,我的心情也開始好了起來。 在上級黨組織的關懷下,1999年12月底,我又回到了原工作崗位,一直干到2011年退休。雖然不再擺地攤,可二十年前的那個冬天,卻讓我終生難忘,親友和同志們火一般的熱情,一直溫暖著我的心。 作者:趙洪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