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0:=(CLOSE-REF(CLOSE,3))/REF(CLOSE,3);
GG1:=(CLOSE-REF(CLOSE,5))/REF(CLOSE,5);
GG2:=(CLOSE-REF(CLOSE,20))/REF(CLOSE,20);
GG3:=(CLOSE-REF(CLOSE,60))/REF(CLOSE,60);
GG4:=(CLOSE-REF(CLOSE,120))/REF(CLOSE,120);
GG5:=(CLOSE-REF(CLOSE,250))/REF(CLOSE,250);
GG6:=(CLOSE-REF(CLOSE,10))/REF(CLOSE,10);
DP0:=(INDEXC-REF(INDEXC,3))/REF(INDEXC,3);
DP1:=(INDEXC-REF(INDEXC,5))/REF(INDEXC,5);
DP2:=(INDEXC-REF(INDEXC,20))/REF(INDEXC,20);
DP3:=(INDEXC-REF(INDEXC,60))/REF(INDEXC,60);
DP4:=(INDEXC-REF(INDEXC,120))/REF(INDEXC,120);
DP5:=(INDEXC-REF(INDEXC,250))/REF(INDEXC,250);
DP6:=(INDEXC-REF(INDEXC,10))/REF(INDEXC,10);
RS3:GG0-DP0,LINETHICK2;
RS5:GG1-DP1,LINETHICK2;
RS10:GG6-DP6,LINETHICK2;
RS20:=GG2-DP2;
RS60:=GG3-DP3;
RS120:GG4-DP4,LINETHICK2;
RS250:GG5-DP5;
總強度:(6*RS3+5*RS5+4*RS20+3*RS60+2*RS120+RS250)/21*25,LINETHICK2,COLORRED;
TX:0,COLORGREEN;
強度速率三:ma(RS3-ref(RS3,1),3)*100,linethick0;
強度速率五:ma(RS5-ref(RS5,1),5)*100,linethick0;
強度速率十:ma(RS10-ref(RS10,1),10)*100,linethick0;
強度速率廿:ma(RS20-ref(RS20,1),20)*100,linethick0;
{用相對大盤強度提升的速率發現潛在的牛股,將強度速率3,強度速率5,強度速率10,強度速率20排序吧,每天的強勢股立刻出來了.....
速率三排序是排出三天內的強勢股.
總強度代表什么?
給與三日強度值以最大權重,五日強度值次之,250日強度值最少,客觀反映全部加總后強度的平均值,反映離現在最近個股的最新強度值.}
【此算法的缺點:符合的股票太多;
此算法的優點:牛股必定符合;】
&&&&&&&&&&&&&&&&&&&&&&&&&&&&&&&&&&&&&&&&&&&&&&&&&&&&&&&&&&&&&&&&&&&&&&&&&&&&&&&&&&&&&&&&&&
代碼如下(注意:通達信的INDEXC函數,需要下載盤后數據才能調用歷史的,沒有盤后數據就沒有線輸出):
Q1:C/INDEXC;
{這句才是此算法的精髓~其他的都是輔助均線}
MA5:MA(Q1,5);
MA10:MA(Q1,10);
MA20:MA(Q1,20);
MA60:MA(Q1,60);
——————————————————————————————————————
最近看了溫斯坦的多空秘籍,里面的相對強度很不錯的,但是根據他說的收盤價/大盤指數做出來的公式是錯誤的,我想是翻譯理解上的錯誤,應該是個股漲幅/大盤漲幅,做出公式后發現很好用,不敢藏私,獻給各位五域的朋友們,用法:相對強度由負轉正的時候是買入良機,結合30周均線向上,股價在30周線上突破大型底部形態頸線位回抽不破,成功率很高。
公式源碼:
個股:=(CLOSE-REF(CLOSE,N))/REF(CLOSE,N)*100;
大盤:=(INDEXC-REF(INDEXC,N))/REF(INDEXC,N)*100;
強弱值:EMA(個股-大盤,7);
M:0;
這本書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不過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判斷指標:相對強度(Relative Strength,簡稱RS),在書中未列出其原理及其算法。
RS是一個十分有用的指標,缺少這個指標的話,判斷就會出現偏差。
經過本人反復琢磨,查閱搜尋相關資料,終于解決了書中運用的RS指標的原理和相關程序。
不敢獨享,在此列出來與大家共享,希望能夠給予有興趣的有識之士一點有用的幫助。
一般簡單的算法就是:RS=CLOSE/INDEXC(其中CLOSE為股票的收盤價,而INDEXC為大盤的收盤價)
但是按照如此劃出的RS曲線顯然太簡單,應用起來不是太好,且與書中的要求相差太遠。
曼斯菲爾德相對強度曲線指標的編寫(大智慧)
曼斯菲爾德(Mansfield)的算法如下:
R (t) = CLOSE (t) / INDEXC (t)
BP = ( R (1)+ R (2) +.... + R (t)+....+R (n ) / n
RS (t) = (( R (t) / BP) -1 ) ×10
經過試算,一般取n=52較好,當然也可以取30或者其它數字。
——————————————
【也可以這樣設定】
RS1:=CLOSE/INDEXC;
RSS:=SUM(RS1,N)/N;
RS:((RS1/RSS)-1)*10;
RS2:((RS1/RSS)-1)*10,COLORSTICK;
——————————————
大智慧指標的使用
1、首先要將前期所有的日線數據全部下載。
點擊主菜單欄中的 工具->數據下載->日線
時間設置選擇從1990年12月19日開始,到最新。
2、打開編程窗口。
點擊主菜單欄中的 功能->自編指標->新建
打開了編程窗口。
將以下程序拷入窗口:
RS1:=CLOSE/INDEXC;
RSS:=SUM(RS1,N)/N;
RS:((RS1/RSS)-1)*10;
RS2:((RS1/RSS)-1)*10,COLORSTICK;
然后設置好公式名稱:RSMSFIELD
寫上公式描述:曼斯菲爾德相對強度曲線
設置好參數:N 1 1000 52
點擊“測試公式”,編譯通過就OK!
最后點擊“確定”,一切完成!
3、如何使用。
在任一股票的K線圖的最下面的指標窗口里,點擊鼠標右鍵,
然后依次選擇:技術指標->技術指標其它->RSMSFIELD
出來啦!完美的曼斯菲爾德RS曲線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