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資小新 15000000人次 這是自2014年9月25日 三峽大壩旅游區 對國內游客免門票以來 累計接待游客的數量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自古以來,三峽就以其壯美景色而聞名 隨著三峽工程的興建 這里更是成為世界知名的旅游景點 三峽大壩旅游區對國民免費 真正告別了“門票經濟” 體現了三峽集團作為央企的社會責任感 三峽大壩旅游區如此受歡迎 它的吸引點到底在哪里? 一起來了解—— “太壯觀了!”站在三峽大壩185觀景臺上,看著腳下奔涌的江水,不久前受邀回湖北游覽的福建援鄂醫療隊隊員王金章忍不住用手機定格下這泄洪的壯觀景象。 ▲ 2020年國慶節期間,三峽大壩旅游區游人如織 三峽大壩旅游區于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現擁有壇子嶺園區、185園區及截流紀念園等園區。 ▲壇子嶺景觀 壇子嶺因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原為大壩建設勘測點,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185觀景臺因與三峽壩頂同為海拔185米而得名;三峽截流紀念園則是以三峽工程截流為主題,集游覽、科普、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內首家水利工程主題公園。 游覽之余,游客們可以到三峽書屋休息品讀,聆聽紅色導游講解。要是還不過癮,游客可以直接乘坐觀光游輪,飽覽兩岸壯美風光。 ▲ 盛夏時節,游客在截流紀念園觀看大壩泄洪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宜昌“兩壩一峽”航線4月復航,鄂渝長江三峽跨省游輪8月復航。截至10月底,三峽水上航線平穩運送游客24.2萬人次,同比恢復近六成。 “原來三峽大壩創造了那么多世界之最。”宜昌市西陵區第九初級中學801班學生甘子豪興奮地說。今年10月,宜昌市教育局組織了“宜昌萬名學生紅色行”研學旅行活動,宜昌各縣市區學生分批次來到三峽大壩研學基地,感受“大國重器”的魅力。 ▲研學現場教學 三峽大壩研學基地是原國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基地以回顧民族百年夢想成真的光輝歷程為主線,研發適合小學和初高中學生的定制化課程。據統計,2017年以來,三峽大壩研學基地累計接待約480批次10萬余名全國各地的學子前來進行研學旅行活動。 三峽工程涉及工程建筑、水力發電等許多科學專業知識,需要更為通俗細致的講解。目前,三峽大壩旅游區共有持證導游員65名,這支導游隊伍已經為千萬中外游客講解了關于“三峽大壩”的中國故事。 10月5日,雨水漸退,水墨中的宜昌如詩如畫。在位于三峽大壩下游不遠處的三峽人家景區,工作人員早早就在各景點迎接游客,引導游客掃碼登記、測量體溫、有序入園。 ▲三峽人家景區景觀 自2014年免除景區門票以來,三峽大壩旅游區每年的接待人數直線上漲。為緩解壩區壓力,并通過客流外溢效應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去年上半年,三峽集團和宜昌市政府啟動三峽工程“一區四鎮”旅游總體規劃編制、三峽大壩游客換乘中心外移選址設計等工作。 “一區”是三峽大壩旅游區,“四鎮”是秭歸縣的茅坪鎮,夷陵區的三斗坪鎮、樂天溪鎮和太平溪鎮。規劃實施后,將形成以“大國重器”為核心、三峽樞紐管理區與周邊四鎮共同發展的旅游休閑度假區。 ▲ 三峽樞紐工程 恢復開園以來,截至10月底,三峽大壩旅游區今年累計接待游客約74萬人次,僅10月份就接待游客約25萬人次。作為宜昌標志性符號的三峽大壩,正在以其獨有的工業旅游文化魅力,帶動輻射周邊的三峽人家、昭君故里、清江畫廊等人文和山水景觀資源,吸引更多游客來到這座世界水電名城。 ▲三峽大壩全貌 ![]() ▲巍峨的大壩 ![]() ▲高峽出平湖 ![]() ▲三峽泄洪 ![]() ▲三峽五級船閘 ![]() ▲三峽大壩晚霞 ![]() ▲星空下的三峽大壩 ![]() ▲峽江冬至 橫屏感受超震撼的三峽工程! ?? ![]() ![]() 三峽工程國之重器 這座走過百年風雨滄桑 集宏偉壯麗于一身的偉大工程 展現民族工程的錚錚脊梁 書寫治水興邦的民族期盼 見證中華民族的復興步伐 (編輯 丁超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