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俄羅斯海軍因為將有限的經費大都用于建造“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和“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水面主戰艦艇的日子一直過得皺巴巴的,主力戰艦已大為落后,作戰功能也相對單一。而在印度這位“金主”耗資數十億美元向俄羅斯訂購了6艘“塔爾瓦”級護衛艦后,一舉扭轉了后者的困窘局面。 該護衛艦長124米,寬15米,排水量約4000噸,2臺DS-71燃氣輪機可帶動艦艇以32節的高航速疾行。在武器系統方面,“格”級護衛艦裝備有100毫米口徑主炮、“卡什坦”速射炮、8單元“俱樂部”反艦導彈垂直發射模塊和“施基利”防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既可對敵方水面艦艇發動遠程打擊,又具備一定的區域防空能力。該艦裝備的俄制反潛火箭、魚雷和卡-28 直升機,使之初步具備了“遠-中-近”三層反潛手段。 但在收了印度的巨款后,俄羅斯竟然表示無法交貨,據俄羅斯聯合造船廠副總裁伊戈爾-波諾馬廖夫透露,由于這些戰艦的推進裝置“已經全部支付給了烏克蘭的合作伙伴,并且這些船用燃氣輪機也正在烏克蘭。”目前已經無法到貨。 在2014年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沖突爆發后,俄羅斯海軍訂購的“塔爾瓦”護衛艦就處在了危險之中,因為該戰艦的“心臟”船用燃氣輪機,需要由烏克蘭曙光機械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生產,而兩國的軍事沖突,已經導致這一合作鏈條徹底斷裂。 從1954年開始,烏克蘭曙光機械設計科研生產聯合體共設計了30多型燃氣輪機,到本世紀初共生產了超過2600部燃氣輪機,前蘇聯60%的戰艦配備的都是該企業的燃機。 俄總理羅戈津在2015年6月曾表示,由于烏克蘭停止供應燃氣輪機,俄羅斯已無法為海軍建造新的水面戰艦,而自主設計生產,預計最快也要2018年才能出廠,而交到俄羅斯海軍手中,最快也要2020年左右。 也有網友建議,俄羅斯可以轉向我國求助,購買目前生產的GT-25000船用燃氣輪機,這對俄羅斯來說,不失為一種最好的選擇。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兩機動力控制 (歡迎加微信小編號:gtc6000;QQ群:455757118;微信群:兩機動力控制,加小編微信號后拉入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