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可謂家喻戶曉,它處于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三江交匯處,高達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形象生動,寶相莊嚴(yán)的同時,有保留了慈眉善目的親切感,吸引了數(shù)以千萬計的游客駐足。要知道,這尊大佛修建于唐朝,在一千多年前的那個時代,花費的時間、人力和物力,都是難以想象的。 開元初年時,有一位叫海通的僧人云游至此,看到三江交匯處往往是行船兇險之地,許多船舶在此處折戟沉沙,許多家庭為此支離破碎。于是,他決定不再游歷,發(fā)愿要以化緣所得來興修大佛。 海通是個窮和尚,化緣的錢也是車水杯薪,要修建摩崖石刻大佛,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他說到做到,而且并不拖延,只要有了開工的錢,就先行修建。他的誠意感動了當(dāng)?shù)氐纳颇行排绣X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史書記載,當(dāng)時形成了“萬夫競力,千錘齊奮,大石雷墜,伏螭潛駭”的壯觀場面。 常人看到海通的善舉都會為之感動,然而貪官污吏卻只看到了其中的利益。當(dāng)?shù)氐目だ舭l(fā)現(xiàn)海通籌集善款,便前去索賄。海通卻大怒道:“修佛的錢,你們還想吞沒?我的眼珠都可以給你,錢是一分沒有!”郡吏也動了氣:“那你就把眼珠挖來給我看看!” 第二天,海通親自持刀挖掉了自己的眼珠,命人用盤子裝好給郡吏送去。郡吏又驚又懼,這才體會到信仰的力量并且親自登門,跪在海通面前請求原諒。從此,這位郡吏再也沒有阻礙過工程,而且還真心地出了不少力,以此懺悔贖罪。 可是,就在大佛修建得如火如荼時,海通卻提前圓寂了。他后繼無人,工程項目群龍無首,只好停止了,此時大佛還只修到肩部。多年后,章仇兼瓊擔(dān)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捐獻出自己的俸祿,還找到了海通的徒弟,讓他們繼續(xù)修建。 由于章仇兼瓊在朝廷的人脈很廣,他勸說朝廷將當(dāng)?shù)芈辂}稅款撥給修佛所用,所用工程進度很快,沒多久就修到了膝蓋附近。然而,也是由于章仇兼瓊?cè)嗣}太廣,不久就調(diào)到朝廷擔(dān)任戶部尚書,工程再次陷入了停滯。 這一等就是四十年,新的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到來時,也仿效章仇兼瓊修建樂山大佛,終于在第三代工匠的努力下完工。前前后后,大佛的修建一共花費了九十年的光景。 這座大佛依山而刻,展現(xiàn)出高超的技巧。它不僅栩栩如生,還有巧妙的排水系統(tǒng),確保了石刻歷經(jīng)千年而不損毀。而且,歷朝歷代對于這尊大佛都倍加珍惜,光是明清時期,就有十幾次修繕。建國之后,人們在維護的過程中,還有兩次重大發(fā)現(xiàn)。 人們知道,唐朝從武則天開始重新佛教,而且風(fēng)氣一直很盛。開元時期修建的樂山大佛,其實就是以彌勒佛為原型的造像。這尊佛像除了巨大之外,最顯眼的就是頭上密密麻麻的突出物。其實,這叫做肉髻,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代表著地位尊貴,法力無邊,更代表著無上光明,符合海通當(dāng)年修建佛像“奪天險以慈力,易暴浪為安流”的宏愿。 然而,要問起這些肉髻到底多少個,可能誰也說不清,也沒有相關(guān)史料可以查證。還是在1961年,政府對它修繕時,用粉筆一個個標(biāo)記點數(shù),這才確定為1051個肉髻。 另一個發(fā)現(xiàn)是確定了樂山大佛的真實名字。樂山大佛是后人對佛像的稱呼,那是根據(jù)它所在的地名而取的。唐人修建它時,到底怎么稱呼,一直是個謎。然而,在31年前的1989年,專家們偶然之間揭開了謎底。 當(dāng)時,國家啟動“治理樂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項目,采用現(xiàn)代化的科學(xué)手段透視體檢,發(fā)現(xiàn)大佛內(nèi)部薄弱的區(qū)域。沒想到,發(fā)現(xiàn)了大佛龕窟右側(cè)臨江一面的懸崖峭壁上有一座石碑。專家尋訪而至,找到了這通刻有《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記》的石碑。 原來,樂山大佛的真名叫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不說的話,我們絕對不會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