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東吳主公孫策臨死前,囑咐兄弟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孫策綽號“小霸王”,對于年輕的孫權來說,長兄如父,孫策就是家長。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孫權遇到了一個好家長,里外的事都安排好了。 那么,現在的孩子遇到問題,自己解決不了,要問誰呢? 基本上是在校問老師,在家問父母,實在身邊沒有人問“度娘”。 但問這些人都靠譜嗎? 也不一定,有的時候親媽指的路上也有坑。 并不是親媽不愛孩子,而是每個人都有認知的局限性,有盲區、有誤區。 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有個可信任的人、有個能決斷的人在身邊自然是好,沒有這樣的人就只有靠自己了。 在大多數情況下,個人的決斷還都是主觀占主導,其他意見只是為證明自己正確的輔助材料。 但人在面對兩難的時候、進退維谷的時候總會幻想有神力出現、有奇幻出現,人們對魔法的向往從來就沒有降溫過,哪怕是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 這些天網上熱議的“量子波動速讀”就是每個孩子和家長都向往的魔法。 這個魔法游戲每個孩子小時候都幻想過,家長也一樣,因為家長也小過。 把書一翻就記住了,該有多好。 沒成想有人把它開發成了發財的掙錢的項目,并冠以量子波動的現代物理學名詞。 2 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確切地說是人類二十世紀末期之后的生活,被二十世紀初的物理學所改變,最主要的就是量子力學。 我們現在所說的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的總稱,主要研究的是微觀世界。 在典型物理學中,我們認為最小的是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分到這就結束了,不能再分了。 后來物理學家們又發現了比原子還小的粒子,比如夸克、膠子等,并發現微觀世界的一些現象與現實世界完成不一樣。 也就是建立在人肉眼可見的物理學常識,在微觀世界里被打破了,而且科學家發現,微觀世界里存在著非常強的不確定性,也就是什么情況都能發生。 量子力學一詞是1924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創造的,有別于牛頓的經典力學。后來德國科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和丹麥科學尼爾斯·玻爾合作,主要成就是成功地解釋了波粒二象性,為量子力學的發展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量子力學是一大堆科學家共同研究的結果總和,包括海森堡,狄拉克、愛因斯坦、薛定諤等。 1927年第五次索爾維會議,此次會議主題為“電子和光子”,世界上最主要的物理學家聚集在一起討論新近表述的量子理論。 量子力學是個很難一句兩句說清楚的學科,也有人說量子力學本來就講不清楚,因為所研究的微觀世界里到處都是不確定性。 物理學可以研究宇宙的起源這么大的事,這就是宏觀物理學;也可研究蘋果為什么會落地這樣現實的問題,這就是經典物理學;也可以研究我們完成無感的東西,比如你手機里放了多少個集成電路,這就是微觀物理學,量子力學就是研究微觀世界的物理學分支。 量子理論的重要應用包括量子化學、量子光學、量子計算、超導磁體、發光二極管、激光器、晶體管和半導體,如微處理器等。 說到這,大家也就都知道了,沒有量子力學的基礎,就沒有現代生活。 3 現在網上熱議的“量子波動速讀”法說,只要你快速翻書,書的內容就會通過量子波動進入你的腦海,你只需要感悟這種波動的力量,你就能實現快速記憶和復述,1分鐘10萬字,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過,收費也比較高,動輒數萬元。 培訓機構稱“量子波動速讀”的原理是:量子會跟量子產生糾纏,而量子在糾纏的過程中又會產生波粒二象性,通過你的眼睛作用于大腦,最后眼動腦動,讀完整本書。 在培訓老師的口中,“量子波動速讀”的原理之復雜,遠非我等庸人能解。 有沒有人信呢? 當然有。別說這種有現場比賽的項目,我小時候,農村去個騙子賣一包小土面兒,說吃了就能讓孩子過目不忘,也有家長偷著買,放到孩子的飯里,吃得孩子直說米沒洗凈。 怎么解釋這種現象呢? 一般講叫可憐天下父母心! 父母為什么有這份心? 想讓孩子改變命運。 為什么要改變呢? 上輩子就命不好,活得不如意。 為什么感覺不好,因為有人比我好! 能改變命運,當父母的付出什么代價都值。 最后改變命運的這條路指向了教育,教育能改變命運,所以,一切培訓就都出來了,包括教育你讀書魔法的神招兒,其實,什么國學班也是這么回事。 那么,現在就要問一個問題了。 教育的目的是改變命運嗎? 廣義地講教育的目的是人類生活經驗的傳承,是為了學習知識。 但是,當抱著知識改變命運的態度學知識的時候,學習本身就成了改變命運的途徑,所有的招術也就都來了。 教育改變命運、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改變命運,一切都是為了改變命運,我們的命咋這么不好! 按理說,都新社會了,沒有了皇帝老兒、地主老財,人人平等地過上了新生活,還有啥命運要改變的呢?并且改變命運的愿望這么強烈,不惜讓孩子信魔法呢?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命完全不一樣,有的值錢,有的不值錢,時時處處都不平等,并且沒有向平等方面追求的希望。那只有讓自己的孩子改變命運,爬高一層。 為了功利、為了改變命運而學習和教育已經是社會共識,在這種錯誤共識的驅動下,像“量子波動速讀”這樣的魔法就會誕生。 不是我們的孩子、家長太傻,是他們沒辦法!這和魯迅小說《藥》中老栓夫婦和小栓一樣沒辦法。 4 《復聯4》上映后,網友總結出了漫威掙錢大法,說在投資圈也是同樣的富有哲理:窮靠“資本變異”,富靠“科技創新”;“行情”不決,量子力學! 后來就有人演繹出了一首打油詩。 窮靠變異,富靠科技。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解釋不通,穿越時空。 篇幅不夠,平行宇宙。 資金見底,故事重啟。 萬不得已,熵增原理。 就算張子布、周公瑾活到今天也沒用,在現代社會里,在量子理論的支持下,一切皆有可能。 最后要說的是,學習是為了學知識、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然后,改變自我、改變世界。教育是這個過程的標準軌道,如果軌道都歪了,人、社會自然就跑偏了。 都跑到改變命運這條道上去了。天生為命,時來為運,怎么改呢? 改變自我,是克服人性的弱點,把自己改造得更像一個人,而不是只會追逐名利的高級動物。 如果整個社會的導向都是改變命運,這個社會就是一個斗獸場!相殘相殺永遠都是主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