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建安企業出現進項不足的問題,那首先要分析進項不足的原因。由于建筑業的進項本身比較復雜,所以產生的原因也可能多種多樣。 1. 建筑業進項的構成建筑業在實際施工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多種類型的進項。比如采購原材料,既可能從一般納稅人處采購,獲得13%稅率的進項,也可能從小規模納稅人處采購獲得3%征收率的進項。如果涉及到設備租賃,那也可能有13%稅率的進項。同時,如果需要其他企業提供一些輔助服務,比如工程勘探。工程設計等等,那么可能還會涉及到6%的稅率,因此先要了解企業進項的構成,才能進行進一步的具體分析。 2. 進項不足可能的原因這個不足一般是相對于銷項來說的。今年的4月1日,建筑業的增值稅率由10%降為了9%。而相應的制造業企業的稅率也成16%,降為了13%,所以對于企業來說,如果從一般納稅人處采購的。材料采購占比較大,那么可能會感覺到進項有所下降。但這不會引起進項不足,所以出現進項不足的問題,企業更多的還是要從自身的方面來找原因: (1)分析供應商的組成: 作為一般納稅人企業如果大部分的供應商都是小規模納稅人,那么自然企業的進項就會較少,產生進項不足的問題。 在此例當中采購的金額都是100。如果一般納稅人占比20%,小規模納稅人占比80%,那么最后取得的進項是5,如果一般納稅人占比百分之80,而小規模納稅人占比20%的話,最后取得的進項就是11。所以選擇什么樣的供應商對于企業的增值稅進項是有較大影響的。 (2)分析銷項與進項是否匹配 有時候企業的項目本身比較特殊。使得企業本身的進項并不多。如果企業還是選擇一般計稅方法的話,那么會造成進項和銷項不匹配的問題,顯得進項有所不足。比如。以清包工方式提供建筑服務,自產建筑用沙土石料等等。 這時候企業就要考慮一般計稅方法是否適合當前的項目。 (3)零星采購的問題 有時候可能會出現就地取材,沒有取得發票的情況。或者有些勞務的費用沒有辦法正常的列支。如果這些支出在企業費用當中的占比比較大,那么也會對企業進項產生一定的影響。 3. 企業可以考慮的措施對于企業來說,找到了進項不足的原因,就要針對具體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1)如果是因為供應商的構成不符合企業的現狀,導致企業進項不足,那么企業考可以考慮對供應鏈端進行重新的梳理,選擇一些有資質的一般納稅人作為企業的常規供應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業的進項比例。 (2)如果是因為經銷商不匹配的問題,那企業可以看看特殊的項目能否適用增值稅的簡易征收?可以申請簡易計稅將銷項稅率降為3%。對于一些特殊的項目要分開來核算。比如銷售資產設備又提供安裝服務的,那么機器適用于13%的稅率,安裝可以適用甲供工程3%的征收率。 (3)零星采購的問題,如果企業出現了大量的零星采購,影響了進項的比率,那么企業要予以充分的重視,并做好長遠的規劃。比如采購木材是在零星的農業生產者手里收購,還是在有資質的農村合作社那里集中采購?一項工程項目是自己做,還是選擇有稅收優惠的企業做分包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4.總結總的來說,建安企業進項復雜,一定要分清進項的稅率找到缺少進項的真正原因并針對具體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在缺少進項的問題上,每個企業既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點,企業要針對自己的問題作出具體的分析和測算之后,再制定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