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源性甲狀腺疾病是指應用某些藥物而引起的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甲狀腺腫以及亞臨床甲狀腺疾病等。由于某些藥物干擾甲功檢測結果,甚至導致甲功能異常,有必要對相關藥物進行了解以便正確識別用藥過程中甲功變化,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哪些抗腫瘤藥物會引起甲狀腺功能異常? (1)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是指小分子激酶抑制劑,通過阻斷與ATP的結合抑制激酶的活性,用于多種腫瘤的靶向治療。常用藥物包括索拉非尼、舒尼替尼、阿西替尼、伊馬替尼、尼羅替尼和達沙替尼。多種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引起甲狀腺功能異常,甚至引發藥源性甲狀腺疾病。其表現為新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或原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狀加重、一過性甲狀腺毒癥和持續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2)抗腫瘤藥物可影響血中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濃度,如五氟脲嘧啶、L-天冬酰胺酶,其導致的甲狀腺功能減退較常見,但因其相關臨床表現如乏力、怕冷、抑郁、記憶力減退等往往被錯誤的歸因于原發疾病,從而延誤甲減的治療。如何防治甲狀腺疾病呢? 有關酪氨酸激酶引起甲狀腺疾病的防治目前尚無統一的方案。因為甲狀腺功能異常多發生在最初的幾個治療周期中,故有建議分別在頭4個治療周期的第1天和第28天監測甲狀腺功能。當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時,需要補充甲狀腺素替代治療,當出現Graves病(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時,給予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治療。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表現并不限于甲狀腺,而是一種多系統的綜合征,包括高代謝癥候群、彌漫性甲狀腺腫、突眼征、皮損和甲狀腺肢端病。 由于多數患者同時有高代謝癥和甲狀腺腫大,故稱為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又稱Graves病,亦有彌漫性甲狀腺腫伴功能亢進癥、突眼性甲狀腺腫、原發性甲狀腺腫伴功能亢進癥、Basedow病等之稱。 甲狀腺素替代治療 L-T4的半衰期為7天,吸收緩慢而完全,每日晨間服藥一次即可維持較穩定的血濃度。L-T4是天然激素甲狀腺素(T4)的化學合成左旋體,其化學性能與生理特性與天然T4完全一致。優甲樂成分主要是T4,服用優甲樂就相當于補充T4。不考慮使用碘塞羅寧(L-T3)、L-T4/L-T3混合劑的原因是口服L-T4不易導致醫源性甲亢,亦不至引起血中甲狀腺激素過度波動。
商品名:優甲樂,L-T4 通用名:左旋甲狀腺素片 規格:50μg*100片、100μg*100片 用法用量:成人甲狀腺功能減退:初始劑量25-50 ug,每日1次,間隔2-4周增加25-50 ug,維持劑量125-250 ug,每日1次。兒童甲狀腺功能減退:初始劑量12.5-50 ug/ m2體表面積,每日1次,維持劑量100-150 ug/m2體表面積,每日1次。 適應癥:1、治療非毒性的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正常)。2、甲狀腺腫切除術后,預防甲狀腺腫復發。3、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替代治療。4、抗甲狀腺藥物冶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輔助治療。5、甲狀腺癌術后的抑制治療。6、甲狀腺抑制試驗。 價格:48元(50μg)、78元(100μg) 甲狀腺粉片雖也常用,但甲狀腺激素含量差異較大且片劑所含的L-T4/L-T3比值高于生理狀態,加之經消化吸收甲狀腺球蛋白水解后釋放出的以及在外周組織轉換而來的T3,使得L-T4/L-T3比值進一步升高,故不良反應較多。甲狀腺素替代初始劑量與患者體質和殘存的甲狀腺功能相關。60歲以下的成人患者,無缺血性心臟病,起始用法如下:甲狀腺素,50~100μg每日1次口服,至少每4周根據反應增加25~50μg,最大劑量每日100~200μg(每日1.5~3μg/kg)。治療目標是達到TSH(促甲狀腺激素) 0.5~2mU/L。為減少60歲以上患者過量替代誘發心律失常或心臟缺血(特別是缺血性心臟病患者),起始劑量:甲狀腺素,25~50μg每日1次口服,至少每4周根據反應增加25μg,最大劑量每日100~150μg。此類患者TSH目標值應放寬,避免過度替代。TSH理想目標值是0.5~5mU/L。劑量調整不能太勤,劑量調整的依據可能主要是臨床治療反應,在未達到穩定替代劑量前,TSH、T3、T4均僅供參考。在達到理想效果后,可用TSH作為評價指標(一般約需2~6個月)。長期替代治療要特別注意體重和心功能檢查,并防止甲狀腺激素過量所致的骨質疏松、假性腦瘤或冠心病惡化等。控制甲亢癥群的方法 控制甲亢癥群的基本方法為: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性核素碘治療、手術治療和介入栓塞治療。四者中,抗甲狀腺藥物方便、安全,應用廣;碘劑僅用于危象和手術治療前準備;β-受體阻滯藥主要用作輔助治療或手術前準備,也有單獨用于治療本病。本組藥物有多種,以硫脲類為主。硫脲類藥物是一類含有巰基和硫脲基團的小分子物質,也是最常用的抗甲狀腺藥。硫脲類抗甲狀腺藥物是在1940 年引入臨床的,分為硫氧嘧啶類和咪唑類,硫氧嘧啶類包括甲硫氧嘧啶(MTU) 和丙硫氧嘧啶(PTU ) ;咪唑類包括甲巰咪唑(MMI)、卡比馬唑(CMZ)。131碘在甲狀腺內停留的有效半衰期平均為3~4天,因而電離輻射可使大部分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遭到破壞,從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產生,達到治療目的。手術治療適用下列情況:Ⅲ°以上的甲狀腺腫大;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后復發,且甲狀腺腫大Ⅱ°以上;甲狀腺腫大且壓迫鄰近器官,出現壓迫癥狀如氣管受壓致呼吸障礙,喉返神經受壓致聲嘶等;合并甲狀腺癌。甲狀腺上動脈供應70%以上的甲狀腺血流,栓塞治療時向甲狀腺上動脈注入暫時性栓塞劑(吸收性明膠海綿),或永久性栓塞劑(PVA或聚乙烯醇)。甲狀腺較大時,還應同時栓塞甲狀腺下動脈。栓塞后,患者的甲亢癥狀明顯緩解、血清T3、T4恢復正常甲狀腺逐漸縮小。栓塞后巨大甲狀腺的體積縮小,有利于手術切除。【重要提示】本公號【家屬說】文章信息僅供參考,具體治療謹遵醫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