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梢赃@么說,只有理解了貨幣,才能真正洞悉經濟的本質。 貨幣,既有形又無形,即熟悉又陌生。我們每天都在與貨幣打交道,但是對它卻不是很了解。 貨幣到底是什么?是怎么產生的? 當今世界的信用貨幣與金本位貨幣有什么不同? 信用貨幣的游戲規則是什么? 當今愈演愈烈的在債務危機和貨幣危機的本質是什么? 美元如何向全球收取鑄幣稅? 中國的貨幣是土地本位還是其它本位? 貨幣與房價有什么關系? 貨幣發行權是否應由政府掌控? 為什么貨幣給世界帶來如此多問題? 比特幣到底是不是一種新型貨幣? Facebook的穩定幣能否挑戰美元霸權? 這些問題,每一個都極為復雜,又非常重要。 我們準備用五講篇幅,從貨幣發展歷史的角度,把貨幣的來龍去脈、本質問題以及發展趨勢講清楚。 每一課都會講得比較深入,而且會有很多顛覆性的觀點,與我們過去的認知、傳統知識,有很大的不同。 這是一個難度極大的挑戰。 第一講,我們講貨幣的起源及本質。要弄懂貨幣的本質并不容易。過去的教育告訴我們,貨幣是一般等價物。這顯然不是貨幣的本質,實際上這一個定義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我們。 這一講,我們從貨幣的起源來理解貨幣的本質。大多數經濟學家告訴我們,遠古人類為了解決物物交換帶來的不方便問題,尋找中介物作為交換媒介。 這個中介物,各地有所不同,有些地方用羊皮、牛角,有些地方則用貝殼、石頭。從古至今,人類使用了無窮無盡的中介物,數不勝數。所以,貨幣的本質是中介物,準確講叫一般等價物。 羊皮、牛角、貝殼、石頭、銅錢、鐵錢、金銀等中介物,在人類歷史上充當貨幣的時間非常長。但是,這些中介物卻不是最早的貨幣,更不是貨幣的本質。 遠古社會生產力極為低下,遠古人類經常面臨挨餓,沒有足夠的剩余物資進行交換。當時的物物交換,雙方都剛好有對方需要的物品的可能性極低,也就是空間交換的概率很低;更多的情況是,時間的交換。 比如長嘴老今天沒打到獵物,家里一貧如洗,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人交換,只能找個人借點肉吃。 假如大力士今天打死了一只猛虎,一家人吃不完。長嘴老就找到大力士希望借只老虎大腿來充饑,答應過幾天打到獵物后歸還。在族長、族人的見證下,這筆交易就發生了。 這就是最原始的交易,那么這筆交易存在貨幣嗎?存在的,這是一種無形的貨幣,我們可以稱之為借條。借條是貨幣嗎? 是的,我們現在用的貨幣,包括美元,就是通用借條。 所以,理解了貨幣的真正起源,才能真正理解貨幣的本質,才能更好地理解現在復雜的信用貨幣。關于其中的邏輯,我們在第一講會詳細講到。 第二講,介紹我們熟悉的商品貨幣和金本位貨幣。這種貨幣,其實對我們,包括經濟學家產生了極大的誤導。我們今天使用信用貨幣,很多人認為這種貨幣是沒有價值,是真正的“紙幣”。 19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世界進入信用貨幣時代,很多經濟學家都不能接受。他們認為,貨幣一定要有兜底,也就是有錨,無錨貨幣是不可靠的。 但是,歷史最終證明,不管是黃金為錨,還是石油為錨,還是一籃子大宗商品為錨,這種有錨貨幣最后都崩潰了。經濟學家無法解釋,為什么最終無錨貨幣取代了有錨貨幣。 一般的解釋是,金本位貨幣以及有錨貨幣無法滿足日益擴大的商品交易需求。這種解釋其實并未觸及本質。 經濟學家和普通大眾,對紙幣產生如此嚴重的誤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期以來的商品貨幣和金本位貨幣的思維。 根本上,這種誤導來自根深蒂固的勞動價值論。傳統經濟家認為,因為信用貨幣不存在商品或黃金的勞動凝結,也就不存在價值。 實際上,一個貨幣可不可靠,跟有沒有錨沒有關系。如果在第一講,你了解了貨幣的本質,你就會發現,商品貨幣和金本位貨幣,只是在當時貨幣制度水平低下時,形成的一種成本最低的解決辦法。 信用貨幣的價值來自其交易功能本身,與商品或黃金的勞動價值沒有關系。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問題,這一講我們會深入論述價值論。 第三講,我們接著介紹信用貨幣。信用貨幣不存在剛性兌付,沒有錨兜底,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東西? 信用貨幣,其實回歸了貨幣的本質,即承擔交易的功能。貨幣只要承擔交易的功能,它就有價值。反過來,貨幣的價值就是其交易價值本身。 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現代信用貨幣的規則。比如說,為什么貨幣只能國家壟斷,而不是像哈耶克所說的私人競爭。關于這個問題,就連弗里德曼也沒有回答清楚,他只是說,貨幣是國家大事,不能亂來的。 其實,貨幣的價值就是交易本身,但是貨幣實現交易功能的前提是它的價格必須穩定。貨幣是為別的商品定價的,為別的商品交易服務的,所以它的價格不能波動太大。 如果貨幣價格波動太大,整個市場的價格體系就亂套了,就無法承擔交易的職能,那么這個貨幣就失去價值了。所以,價格穩定是貨幣實現價值的生命線。 于是,各國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穩住貨幣價格。如果將貨幣交給市場自由競爭,貨幣的價格必然隨著市場波動,如此市場價格則容易扭曲。 所以,央行在管理貨幣時,應該管控價格,而不是數量,讓供給機制發揮作用,而不是讓價格機制發揮作用。任何商品都需要價格機制發揮作用,只有貨幣價格應該受限。 當然,貨幣的價格也并不是全部管死,最重要的是把物價穩住,利率價格、匯率市場、資本市場價格則應允許自由化波動。 另外,信用貨幣與金本位貨幣不同,它是不能剛性兌換的,所以信用貨幣的競爭不是追求絕對實力,而是相對實力。這個如何理解? 在金本位時代,美元要發多少貨幣,就需要存入多少黃金,美聯儲還必須給人剛性兌換黃金。美元的價值和競爭力完全取決于黃金數量。 但是,在信用貨幣時代則不同,美元只要比其他貨幣強就行,強調相對力量,而不是絕對力量。因為信用貨幣不存在剛性兌付,很難衡量它到底值多少錢,最終只能由市場來衡量,外匯市場來決定美元的價格。 這些是當今信用貨幣的游戲規則,這些游戲規則觸及到價值論的本質,只有價值論才能解釋得清楚。 第四講,介紹中國的貨幣體系,包括中國商業銀行發行規模巨大的信用貨幣,這種信用貨幣實際上是土地本位制貨幣。這里主要揭示這種貨幣與中國經濟的關系,讓各位社友深入本質了解中國經濟。 第五講,介紹比特幣、數字貨幣與央行數字貨幣。比特幣是否屬于貨幣?數字貨幣是否有價值?是否是一個騙局?數字貨幣對金融體系有什么影響?央行為什么對央行數字貨幣感興趣?這些問題是本講要回答的。 本課程難度系數很高,但每一講內容都非常新穎、深刻,能夠幫助各位社友重新深入地認識貨幣以及經濟。 課程目錄: 01 | 貨幣的起源及本質:欠條與美元 02 | 商品本位及金本位:勞動價值論的遺毒 03 | 信用貨幣:美元何以稱霸 04 | 土地本位:中國貨幣與經濟的關系 05 | 共識本位: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 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智本社音頻課堂:《貨幣簡史》。 《貨幣簡史》(音頻課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