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震文(1956年生) 當代海上畫壇名家。 擅作山水、偶作花鳥,作品柔美清靈,既具古意又不乏時代美感,大氣磅礴而不失秀逸典雅,筆墨揮灑自如又氣韻生動,足見其繪畫功力之深厚。 樂震文先生早年的山水畫,走的是傳統筆墨一路。 他先是對張大千、吳湖帆、謝稚柳等海派藝術大家的真跡作品手摹心追,后又追尋于李唐、范寬,覓跡于遠山、幽谷、寒江、暮雪,力求得古人的筆意和氣息。 在此期間,他不僅領悟了傳統繪畫的筆墨技法,也積攢了厚實的傳統繪畫功底。 樂震文尤喜歡畫水 ,他說,“我喜歡畫面上有流水,曲折蜿蜒。流水帶來水氣,整張畫面就滋潤了。” 所以,看他畫中的清泉、飛瀑,往往通過墨筆和留白,水的動態就淋漓盡致地流淌在了紙上,涓滴連綿,又一路傳神。 此外,他對山水畫里的石、樹、煙云、霧靄,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筆墨技法。 他畫石,常以犀利的皴筆,把山石的質感表現出來;畫樹則以靈活而細膩的線條,勾出樹的枝干和葉片;畫煙云、霧靄時,作大塊壘色但細膩的烘染,營造出迷離而富有層次的效果,縱橫飄逸,又松柔動情。 ![]() ![]() 然而,樂震文先生并不滿足于按傳統習慣來畫中國畫。 他說“如果按習慣畫畫,很可能一生就是固定的幾個面貌,還是需要一些探索精神和創意,中國畫的該傳承其實是精神”。 所以,在九十年代以后,他東渡扶桑,接觸到大量日本水墨山水畫,又一次找到了滋養他藝術的源泉。 東鄰繪畫的細膩柔美,簡潔靜謐而富于禪趣,不僅促動著他創作的欲望,也加速他對自己的傳統山水畫自我革命和探索的進程。 ![]() ![]() 現如今,再看樂震文的山水畫,那是另一種極具現代形式美感的視覺享受。 蒼翠的峰巒,濕漉的石徑,蜿蜒的小溪,漂浮的云霧,搖曳的樹枝,無不呈現著空靈、秀逸和恬靜的審美境界,令人眼前一亮,心曠神怡。 ![]() ![]() 在技法上,他借鑒了傳統青綠山水的樣式,以“構成”取代構圖,重組自然形態、色彩、大小和空間,有條理、有規律、有反復的配置演繹節奏的變化。 層層暈染,層層深厚,去雕飾,重氣韻,畫內在,求神似,自由地表達著自己對自然之道的領悟,形成屬于自我的獨特面貌。 ![]() ![]() ![]() 這就是屬于樂震文的“樂式山水”,每一筆線條,每一塊墨色都是傳統的,而呈現的意境、韻味與格調,卻又是如此現代,產生讓人賞心悅目的醉人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