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專注研讀教會歷史的公眾號 沒有歷史的教會,猶如空中樓閣, 不懂歷史的信仰,近似墻頭葦草。 菲律賓是亞洲唯一的一個天主教國家,信奉天主教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近90%。 但是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個名副其實、不折不扣的天主教國家,卻經過民主選舉選出了一個反天主教會的總統! 一,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經常抨擊天主教會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經常將炮口對準菲律賓天主教會,嚴厲且不留情面地批評天主教: 1,杜特爾特指責天主教會的神職人員只是一群不勞而獲的蛀蟲,什么都不做只會批評政府。他的原話是:“這些神職人員都應該被打死!他們是沒用的傻瓜,只會批評別人。” 2,杜特爾特還說天主教是一個“偽善的機構”,他自己信奉的上帝和天主教的上帝不一樣。而讓人吊詭的是,杜特爾特本人也出生于一個天主教家庭。 3,杜特爾特與菲律賓天主教會之間的嫌隙早已存在。他曾表示教堂是個“虛偽的”機構,甚至將宗教形容為從信徒手中盤剝財產的工具。 4,早在競選總統時就曾辱罵現任全球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為“婊子養的”,絲毫不顧及國內天主教徒的感受,從而激怒了天主教人士。 5,杜特地也將國內人口膨脹歸咎於天主教會。他說:“我們非常貧窮。我們的人口無法控制。這是因為教會。他們一直反對家庭計劃,但神父和主教們是始作俑者,導致有更多菲律濱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白癡。” 6,杜特爾特在一次活動致辭中分享自己的宗教觀說:“神只有一個,就是天父。但他又不是父親,他就是神而已。”他接下來開始抨擊天主教:“在座的有主教或神父嗎?我要踢你們的屁股?!币鹋_下一陣笑聲。 7,杜特爾特,幾次提及自己和同學在念天主教學校時被美國籍神父“猥褻”的往事,使他在道德層面上似乎占據了高地。 一個天主教國家,卻選出一個肆無忌憚攻擊天主教會的總統,豈非咄咄怪事? 二,杜特爾特在菲律賓達沃任市長 22 年,黑料一籮筐。 達沃市是菲律賓棉蘭老島最重要的城市,是目前菲律賓第三大城市,是菲律賓棉蘭老島的經濟和行政中心。 20世紀70年代后,受棉蘭老的穆斯林分裂主義的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影響,達沃市的經濟萎縮,貧困率和犯罪率都增加,達沃市被稱為“謀殺之都”。 羅德里戈·杜特爾特就任達沃市市長后,采取強硬措施治理達沃市治安。措施包括:青少年宵禁、禁止街頭飲酒、輕罪快判、加強警察權力、增加攝像頭等。杜特爾特曾親自騎著摩托車,率領著全副武裝的車隊在全城巡邏。 杜特爾特在那里秘密操縱著一支法律管控之外的“達沃暗殺隊”(DDS),他們自稱負責城市治安。 后來有參加過“達沃暗殺隊”的隊員曝光杜特爾特操縱 DDS 作案的殘忍黑歷史。他們說,暗殺隊實際受命于時任達沃市市長的杜特爾特,任務不僅要殺死目標,連尸體處理方式都有要求。杜特爾特一般會命令把死者拋入海中或者埋入采石場,保證不留任何證據。 其中有一個發生在 1996 年的暗殺案,堪比好萊塢黑社會大片,當時杜特爾特以個人名義發出命令,要求 “達沃暗殺隊”追殺一名在逃刑事犯。在追殺過程中, 發現刑事犯及其已有身孕的妻子,還有 4 歲的兒子在同一輛車內,于是上報領導,想放 4 歲孩子一條生路。但是,杜特爾特一點也沒有猶豫,要求殺死一整家人。 杜特爾特成立的“達沃死亡縱隊”對嫌犯不經過審判就實行私刑,而且濫殺無辜,所以遭到了西方人權組織和教會的非議。 這樣一個目無法制、將自己凌駕于法律之上的人怎樣就能獲得人民的支持? 三,菲律賓腐敗嚴重,毒品泛濫,貧富分化,犯罪橫行。 要理解杜特爾特為何被偏愛,就必須先了解菲律賓的政局和社會現狀。 1,菲律賓的貪污腐敗嚴重。 菲律賓政壇上的腐敗貪污、丑聞層出不窮,菲律賓陷入到政治家族的泥淖里。特別是在地方上,公權力往往被家族勢力給壟斷了。在這種情況下,就非常容易滋生出腐敗。從地方選舉到國會選舉,菲律賓的家族精英們把持著政壇,操縱著菲律賓的國家權力。 腐敗,是菲律賓政壇的頑疾。反腐敗,在菲律賓更多地只是選舉爭取民心的口號。菲律賓歷任政府在競選之初都高舉反腐大旗,但歷任總統都是腐敗丑聞不斷。 2,菲律賓的頑疾:毒品 菲律賓軍事力量不足,而國內的腐敗和毒品集團勢力根深蒂固,這些集團的存在才是菲律賓政府難以徹底清除所有叛軍的根源。 目前,菲律賓國內不僅有叛軍,還有外來恐怖分子,而菲律賓政府軍的羸弱和政府的腐敗,使得這些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反而似乎成了菲律賓的頑疾。 有很多政府官員、地方官員、軍隊和警察的領導,以及司法部門的人員參與了非法毒品交易。 3,菲律賓貧富分化嚴重,底層人民生活艱難 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口數量不成比例、分配嚴重不均,貧富差距巨大已經成為菲律賓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富人住別墅開豪車、窮人撿垃圾吃泔水……特別是在首都馬尼拉,超過400萬的民眾生活在貧民窟里,這個數字約占這座城市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菲律賓各地區的貧困發生率,總體來看形勢相當嚴峻,失業率也非常嚴重,特別是青年人失業。大量青年終日無所事事,不能解決溫飽問題。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一些青年人甚至需要乞討度日,這無疑加重了民眾的不滿情緒和社會的不穩定。 ? 菲律賓貧民窟生活 "垃圾河"觸目驚心 四,菲律賓犯罪率居高不下 菲律賓的社會犯罪率居高不下,偷竊、強奸、強殺幾乎每天都出現在媒體封面,社會治安形勢嚴峻:綁架勒索事件頻發,非法槍支泛濫,搶劫行騙時有發生,犯罪率居高不下。 菲國集中了發展中國家的所有病癥:人口暴漲、貪污腐敗泛濫、司法不公、貧富懸殊,經濟長期紊亂。非法槍支泛濫,而偷、騙、搶案、警察惡意栽贓以及有組織的綁架勒索案時有發生。 所以民眾期待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帶來改變 ,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希望,讓社會的治安得到好轉。 四,“鐵腕市長”的雷厲風行打動了選民 “鐵腕市長”杜特爾特的出現,正正擊中菲律賓政壇陳腐、無能的要害。 從宣布參選總統以以后,杜特爾特的民意支持就一直飆升,最終在選舉前遙遙領先,令外界頗為震驚。 素以口無遮攔聞名,用“以暴制暴”來抑制犯罪,被人權機構封為“死刑市長”。種種過往經歷使杜特地在外界的名聲并不太好,但這并不妨礙菲律賓民眾對他的喜愛。 在菲律賓民主政治逐漸畸形化、國家權力逐漸世襲化的時代,一個強有力的總統在民眾眼中往往比一個循規蹈矩、軟弱妥協的總統更有吸引力。 菲律賓地處熱帶,菲律賓民族是一個熱情的民族,加之信仰天主教,天生就樂觀隨性。杜特地出身草根,他的形象令看慣了政治家族冠冕堂皇無所作為的民眾耳目一新。愛開玩笑的菲律賓民眾,面對杜特地的“粗話”反而有一種親切感。 五,杜特爾特與天主教會的矛盾沖突 杜特爾特總統上任后干的最大的事,就是掃毒,他宣布對毒犯無須司法審判就可以處決,無論軍警還是平民,殺死毒犯不算犯罪。這種酷烈的禁毒手段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效果。
杜特爾特曾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為該國至少600萬女性發放免費避孕用品,作為減貧行動的一部分。在天主教信眾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菲律賓,此舉勢必引發教堂及其它反墮胎勢力的反對。 菲律賓天主教主教寫了一封信在教堂禮拜儀式上進行宣讀。這封信呼吁天主教徒發聲反對暴力的反毒品戰爭。主教寫道:“我們不要被恐懼嚇倒而保持沉默?!?/p> 菲律賓各基督宗教團體領袖也發表聯合聲明,堅決反對杜特爾特新的《反恐法案》。聲明表示,擬議中的法案散發著該國前總統“馬科斯戒嚴令黑暗時期的惡臭”。 聲明指出,該法案將導致“民主空間的進一步縮小和公眾話語的減弱”,并“陰險地剝奪對人權和其它公民自由的尊重”。 媒體分析,杜特爾特之所以屢次批評天主教,就是因為菲律賓國內的天主教會一直批評杜特爾特禁毒行動而引起的所謂“濫殺無辜”現象。 六,天主教會在菲律賓曾經是最權威性的聲音 面對貧窮、經濟和社會上的強烈懸殊、貪污、政治不穩定及分立主義,教會喚醒人的良知,深受民眾尊重。 早在六七十年代,國家的政治生活接連出現丑聞、選舉舞弊、貪污事件,并且有人不時企圖發動政變。在這種情況下,教會積極努力,促使公眾生活合乎道德,維護憲法、民主、政治運作的透明度和道德觀。 平信徒是菲律賓教會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他們積極參與牧靈活動,見證信仰在家庭和公眾生活中的基本價值。在這方面,教會基層團體近30年來在鄉村地區的發展壯大值得夸贊。
七,腥風血雨之中,民眾為何力挺總統? 杜特爾特經常是新聞的制造者,他敢拿占菲律賓人口85%的天主教徒的信仰說事兒,確實讓人感到非常驚訝。
此次中期選舉過后,杜特爾特的支持者或將掌控菲律賓參眾兩院。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3名子女分別競逐民答那峨島的達沃市長、副市長和眾議員席位,均高票當選,反映杜特爾特上任3年,仍得到選民支持。 杜特爾特及其政府緣何收獲如此高的支持率呢?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文章分析指出,當下菲律賓人民渴望一個敢于做決定的、意志堅定的、能夠掙脫制度約束并打破僵局的領導者,而杜特爾特正是這樣一個人。 杜特爾特的掃毒行動備受爭議,在菲律賓掀起腥風血雨,但是他卻深得民心。 八,“杜特爾特現象”很不尋常,確實值得人們深思 當今教宗方濟各呼吁菲律賓的全部天主教徒,團結起來抵制杜特爾特,梵蒂岡方面就經常性的指出一些杜特爾特不合規矩的地方。結果不曾料想,菲律賓人雖然信仰天主教,但真正起來響應教宗的天主教力量并不大。 《華盛頓郵報》曾發表文章分析稱,民眾之所以能夠安然接受尸橫遍街的掃毒行動,給予杜特爾特極大的支持,不僅僅因為掃毒成效突出,還在于杜特爾特將掃毒戰標榜為“正義之戰”。 菲律賓天主教徒占總人口的85%,全國有將近9000萬天主教徒。用宗教信仰敏感的話題,刺激9000萬選民顯然是不明智的行為。 杜特爾特之所以不害怕,主要是因為: 2,是因為現在的天主教會相對開放,包容性強,反對極端主義,對批評容忍度高,對于這一點杜特爾特心知肚明。 不管如何,一個天主教國家選出一個屢屢攻擊天主教的總統,不斷激起眾怒,成為一些宗教團體及多位地區主教的眾矢之的,卻得到了國內多數人的支持,實在很不尋常,原因雖然很復雜,但確實值得人們深思! 關注公眾號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追求成熟穩健的信仰 做一個有信仰、有品味、有內涵、有境界、有知識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