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日前看了《拆彈專家2》,直接爆粗口:真“tm”好看!說港片已死的那些混賬,閉嘴回家睡吧! 在沒有看到影片之前,再加上《拆彈專家》的中規中矩,我對王晶的評論有點懷疑,但看過影片之后,我確認王晶沒有騙我們,《拆彈專家2》爆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賀歲檔票房冠軍。 票房上面,首日斬獲8000多萬,取得單日票房冠軍,口碑上,豆瓣評分8.1,諸多網友一水的好評:基本上鎖定今年的院線片最佳,邱禮濤很好的融合了犯罪、懸疑和動作等多種類型;超出預期太多了,活生生把我的尿意憋回去了兩個小時的那種好。 自從周潤發的《無雙》之后,港片表現中規中矩,邱禮濤和劉德華的《掃毒2》雖然票房喜人,但口碑不行,《麥路人》不溫不火,《熱血合唱團》粗糙得令人汗顏。 幸運的是,《拆彈專家2》又燃了,是一大驚喜,影片港味十足、節奏緊張、制作精良,劉德華、劉青云、倪妮演技顏值雙在線,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猛片。 01、開局先“炸”再說 沒看過第一部的同學,不會影響第二部的觀看。 第一部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炸紅磡海底隧道了,我只能告訴你,第二部更刺激,全面升級。 上一部的重磅炸彈C4,只是小兒科,這一部直接用上了世界上最小的核彈——大衛·克羅炮。 影片開局不到2分鐘,就直接開“炸”,將世界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赤鱲角機場炸了,周圍建筑物順帶全部遭殃,幾百米高的蘑菇云,像是惡魔出世,咆哮而出。 這還遠遠不夠,后面又將香島酒店、機鐵站、機場、青馬大橋......全都炸翻天,六場爆炸戲,從頭炸到尾,氣氛不斷升級,節奏不斷拉升,絕對能讓你爽個夠。 尤其是結尾,直接將1377米長的青馬大橋攔腰炸斷,萬噸海水被炸成上百米高的水球,傾瀉而下,宛如海嘯一般,岸邊的高樓大廈無一幸免。特效之逼真,為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奇觀,一場視聽盛宴。 香港動作導演董瑋曾說過,動作設計是服務劇情的,而不是為了動作而動作。同樣地,導演邱禮濤也不是為了“炸”而“炸”,每一次都有足夠的動機,讓你覺得“炸”的應該且合理。 02、劉德華“秒變”成龍 單有“爆炸”還不夠,也要有港片的硬菜:動作戲。劉德華向來出彩的一般是文戲,沒想到這次武戲非常棒,深深懷疑邱禮濤把華哥當成龍大哥用了,各種追逐,跳樓,肉搏,槍戰,飛檐走壁,毫不拖泥帶水,整個過程行云流水。 片中劉德華是“殘障拆彈專家”,再加上現實中已經59歲了,但他還是各種跳樓跳車、爬上爬下,其敬業程度讓人佩服,《拆彈專家2》絕對是華哥自墜馬之后,最賣力、最用心的一部電影。 華哥的用心,也讓我們想到以前港片的龍虎武師,他們拍動作戲,沒有特效,沒有高級的技巧,只有成龍說的那樣:開拍、起跳、關機、送醫院。《拆彈專家2》讓我們看到了昔日港片的榮光。 03、不斷反轉的“羅生門”劇情 這幾年在《反貪風暴》系列、《掃毒2》、《追龍2》等影片的影響下,對香港警匪片產生了一些固有思維,覺得《拆彈專家2》也是一部老套的拆彈警匪片,估計和第一部相差不大,沒想到看完之后,驚呼“真香”! 邱禮濤突破了大家以往對港片的思維定式,玩起了懸疑片的套路,不斷反轉的劇情,有種羅生門的感覺。 一邊是最好的搭檔劉青云,說他充滿仇恨的偏激狂徒;另一邊是自己的舊愛倪妮,說他是臥底,讓他繼續進行任務,孰真孰假,著實難以分辨,并且善惡就在一念之間,他是拆彈專家,也是定時炸彈。 這樣設計比較高級,劉德華的潘乘風不能用好人壞人來區分,至于是好是壞,決定權在他手上,正如片中倪妮說的一樣:信我,你是警察,不信我,你就是恐怖分子。 “失憶”梗在香港電影中比較常見,比如《我是誰》的成龍、《呆佬拜壽》的劉青云、《賭神》的周潤發、《太極張三豐》的李連杰,這次劉德華也玩起了失憶,植入記憶有點超現實的感覺。 失憶之后的潘乘風試圖搞清楚自己真正的身份,實際上就是找尋自我的一個過程。整個故事就像是他和自己的一次對弈,最后他找到了,那就是當拆彈專家是為了救人,所以才有結尾的那個壯舉和“救贖”。 04、劉德華預定明年“影帝” 原本劉德華和劉青云這對CP是影片的最大看點,18年之后再合作,期待“二劉”加在一起變成“一流”,再現《暗戰》輝煌。略微遺憾的是,劉青云的戲份少了點,不過他的發揮一如既往的穩。 《暗戰》中兩人是“貓鼠追逐”的敵人,到了《拆彈專家2》,兩人成了出生入死的兄弟,最后那一句你先走,莫名讓人心疼。 另外劉德華和倪妮的感情戲著墨不多,點到即止,但卻濃烈戳人,“下輩子我再找你。”瞬間讓人淚奔。 與此同時,“酒劍仙”謝君豪、黃金配角姜皓文、洪金寶的兒子洪天明、有錢可以為所欲為的鄭子城、吳卓羲、黃德斌等一眾人的表現也都非常出色。 最最讓人驚喜的則是劉德華,片中他在“好警察”與“恐怖分子”之間切換,絕對是他近年來的一次巨大突破,提前預定明年的金像獎和金雞獎影帝。 潘乘風有三個階段,一開始的榮譽和不服輸,中期的落魄和迷茫,后期的幡然悔悟,每個過程層層遞進,再加上“義肢”相伴而行的殘酷設定,增加了表演的復雜性。 炸斷腿之后,潘乘風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和人物身上的韌性,不就是生活中那個敬業、專注的劉德華嘛,那個時期的潘乘風和劉德華高度統一。 成為“恐怖分子”之后,他表現的是冷峻,就拿咖啡店的老婆婆提醒他吃藥要喝水,他的眼神犀利而冰冷。 促使他從“恐怖分子”轉回自我,最重要的一場戲是他眼睜睜的看著昔日隊友犧牲,那種無助令人心痛。最終他找回了那個為了拯人不惜命的拆彈專家潘乘風,找回了自我。 在轉變過程中,前期的滿腔熱血,中期的偏激暴躁,后期的大義,劉德華的情緒拿捏的非常到位,演技完美通關。 香港警匪片昔日的領軍人物漸漸沒落,成龍大哥開始走樓梯,吳宇森退出江湖,杜琪峰鮮有作品,劉偉強和林超賢則轉戰主旋律,林德祿+古天樂的《反貪風暴》模式雖然在堅持,但缺乏創新。 而這次邱禮濤加劉德華,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野心,他們的自我革新和挑戰,又讓我們看到了港片警匪片的曙光。 《拆彈專家2》或許只是開始,2021年港片將迎來大爆發,麥浚龍的《風林火山》、全明星導演的《七人樂隊》、周潤發的《驕陽歲月》、古天樂的《尋秦記》和《明日戰記》、翁子光的《風再起時》、陳木勝的《怒火·重案》、韋家輝的《神探大戰》、林家棟的《第八個嫌疑人》全都值得期待,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撰文:鳩摩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