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正北方是匈奴,匈奴又稱“胡”,“胡”的東面就是“東胡”。 東胡分兩半,鮮卑與烏桓。(注:烏桓后來被曹操所滅) 東漢之時,南匈奴內附,北匈奴西遁,鮮卑占據匈奴故地,成為草原霸主。 東漢后期,鮮卑人曾出現過一位雄才大略的首領——檀石槐,一度給了漢王朝極大的威脅。但檀石槐死后,鮮卑人群龍無首,在三國時期逐漸分裂成三個大部: 東部鮮卑; 北部鮮卑; 西部鮮卑。 1,東部鮮卑又分三支:宇文鮮卑、慕容鮮卑和段部鮮卑,最初生活在遼東一帶。 西晉時期,段部與晉朝關系比較好,被封為遼西公。后來段部在五胡之亂時期割據山東,建立了一個齊國,不過沒算在十六國之中。 段齊,后來被慕容氏的前燕所滅。 段部進入山東,慕容部和宇文部便在遼東大戰。最終,慕容滅了宇文,建立前燕。 前燕后來被苻堅的前秦所滅,苻堅敗于淝水之后,慕容氏復國,建立后燕、西燕。 西燕,被后燕所滅;后燕,被北魏所滅。 此外,慕容鮮卑還有一支跑到了青藏高原,建立了盛極一時的吐谷渾王國。 而宇文部則散落遼西,演變為后世的契丹和庫莫奚。 2,西部鮮卑又分為乞伏鮮卑和禿發鮮卑 五胡十六國時期,乞伏鮮卑建立了西秦;禿發鮮卑建立了南涼。 禿發,其實就是“拓跋”。 南涼,后來被西秦所滅;西秦,被赫連夏所滅;赫連夏,被北魏所滅。 3,北部鮮卑的主體就是拓跋部。 拓跋鮮卑曾在十六國時期建立代國,后來被苻堅所滅。 苻堅敗于淝水之后,拓跋珪復國,建立北魏。 北魏后來成為十六國的終結者,也成為了鮮卑人的終結者,并開創了我國古代的北朝時代。 后來的西魏~北周~隋~唐,均由北魏演變而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