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某群的朋友們突然聊著一個記錄工具,名字叫flomo,還在內測期。
現在筆記軟件如此豐富,競爭異常激烈,在內測期就能突破重圍,被眾人津津樂道?
到底是什么樣的神仙工具?
發憤的草莓早已是某某筆記、某某文檔等的死忠粉,注冊了flomo后,還是被他深深吸引,忍不住要分享給你們。
沒有比肩大型筆記軟件全面的功能,又是哪里打動了我?
捕獲思想流星
很多筆記軟件,往往關注體系多么完善、功能多么齊全、收藏多么強大,以“大而全”作為競爭的籌碼。
但是,大多數筆記軟件沒有看到一個痛點——
很多記錄者疏于第一時間用文字凝結想法,任靈感轉瞬即逝,束手無策。
作為重度記錄者,我一直相信“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也一直嘗試破解這個難題。
比如,用語音輸入法來加速思想留存,用錄音筆捕捉所有時間川流中的靈感。
如同一個捕魚者拿著網勺,在溪流湍急處絞盡腦汁,只為了得到更多魚肉肥美的收獲。

flomo的創造者正是幫助像我這樣的用戶更便捷地留存大腦飛過的思想流星,讓它們被看見,放大應有的價值。
它不求“大而全”的功能,只為“小而精”,專注于零星的思想收集。
目的明確,為了日后拼接多張靈感卡片,毫不費力地生成大型作品。
像本文2500字,就是用flomo在不同時間點隨意留下的幾張“思想卡片”,輕松組合而成。
輕如燕,天天見
flomo最得我心的一點,輕快,沒有笨重感。
不用在日漸飽滿的手機內存里,再去擠一個新的軟件,便能使用上flomo帶來的優越感。
沒有手機版嗎?不是。
有手機軟件,但我沒有安裝。
微信上的服務號+電腦上的網頁版,已經很香。
服務號不像微信訂閱號藏于深閨之中,而是可以置頂,打開微信,就能看見他向我揮揮手。
在微信聊天那樣對話框里,用訊飛語音輸入法“講出”文字,即可保存。
這感覺像你是在跟微信某個老朋友聊天那樣,輕松自如,沒有心理負擔。
只要有微信,你就能用flomo。
將微信服務號作為入口,還有一點優勢——克服老是玩微信的壞習慣。
要求自己,一旦打開微信,想逛逛朋友圈,就先在服務號里留一條思考記錄,然后再玩微信。
這便是,用壞習慣去帶領著好習慣的養成,用人性的弱點達成想要的成長方向。
服務號除了置頂以外,也能設成微信的浮窗。
跟小伙伴聊著聊著產生新創意,不用離開微信,馬上點開就可以記錄。
還可以設置添加到桌面。
這樣,flomo的圖標在手機桌面一眼可見,點擊直達輸入界面。
這樣的筆記工具是不是很輕,又很快呢?
科學原理設計
flomo還有一些細節特別打動我。
比如“每日回顧”,設定的時間一到,推送今天記錄中的2~3個思想火花,像鬧鐘+文本的功能。這樣的設置,一次就能可以。
其它筆記軟件也能實現,但需要作者自己每一條都手動設提醒,工作量不小。
比如,“隨機漫步”,過一段時間,從大量記錄中挖掘沒有標識過的標簽,幫你找到新的觀察維度。
在新的標簽分類下,找幾張一起回顧,可能在他們之間發現某種神奇的聯系,從而產生了新的創作。
比如,雙擊編輯。微信版雙擊即可改內容。不用點“編輯”的按鈕,操作更人性化。
比如,成就網格。每天只要寫上一個記錄,對應的網格就亮綠色,當天條目越多,顏色越深。
你不舍得某一格黯淡無光,為了堅持把每一個格變成綠色,能持續地記錄下去。
比如,卡片分享。還有一個很棒的細節,寫完一個條目,可立刻將思想卡片生成一張圖片(如下圖)。
排版簡潔,但耐看順眼,方便分享給其他網友,也能激勵自己記錄更多想法。
凡此種種,都是基于認知科學原理設計的功能,幫助我們更輕松又習慣地開啟記錄之旅,深得人心。
有時候,僅僅是工具上微小的改變,就能促成我們行為的大改變。
更多創意方式
flomo的輕便讓人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可是,如果手頭已有重度使用的其他筆記軟件,怎么辦?
——發揮flomo的輕便優勢,做單個方向的文字輸出與存放,不失為一種有趣的運用方式。
使用高大上的筆記軟件,我們會把雜七雜八的內容一起塞進去,像大雜燴一樣,內容繁多,找東西難以快捷。
可以用flomo只記錄你特別關注的某一個專項內容,不記錄其余無關的內容,方便回顧個人重點關注領域。比如:
專門記錄孩子的成長小故事,變成一份獨一無二的記憶。
專門用做工作經驗手冊,把經歷變成經驗,將隱性知識變成看得見的文字。
專門用來做心情日記,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和緣由,成為情緒掌控的主人。
專門用來做幸福日記,記錄感覺到很溫馨的瞬間。生活不是發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才感覺到不快樂。
專門用來做瘦身日記,記錄每日三餐,用記錄的力量發揮監督的效果。
專門用來做小說素材收集,當你要開啟某一部小說的寫作時,把小說的構成拆分成若干元素,在flomo中建立標簽,分類收集靈感火花。
這個記錄工具,正好可以用“/”的方式打子標簽,比如“寫作/情節”“寫作/創意”“寫作/描寫”……
如此,寫一部長篇小說的難度降低到眾多卡片的組合。
專門用來做人脈管理,把每天觀察到、聽說到的親朋、好友、同事、客戶的新細節留存,把和對方聊天時獲取的信息留存,在需要的時候或許用得上。
特別是開腦洞想到用flomo做人脈管理,甚是驚喜。

不管愿不愿意相信,我們還是看到很多案例證明:所謂的人生捷徑,往往是貴人有勁。
做好人脈管理,在某個關鍵的時刻能發揮巨大的效力
有的人說,直接記錄在微信備注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