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睡眠醫學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ASM)發表了最新臨床實踐指南,該指南建議使用行為療法和心理療法為成人慢性失眠癥提供治療。
該指南強烈推薦(這是臨床醫生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遵循的建議)使用失眠的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CBT-I結合了一種或多種認知治療策略、與睡眠調節有關的教育和行為策略(例如,刺激控制指令和睡眠限制療法)。治療通常需要4到8個療程。 小科普,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 ”指南的主要作者Jack Edinger說:“這是第一次使用證據推薦分級的評估、制定與評價( 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系統評估行為失眠療法。在失眠的治療中,認知行為療法是最受證據支持的治療方法。”
Jack Edinger擁有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他是丹佛國立猶太健康學院睡眠醫學專業的教授。 該指南在線發表在《臨床睡眠醫學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上,指南更新了美國睡眠醫學學會2006年的實踐參數。這些實踐參數由專家工作組開發,并得到了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的批準。這其中包括使用GARDE方法進行系統的文獻綜述、元分析和使用評分法對證據進行評估。該準則草案已公開征求意見。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Kannan Ramar博士說:“慢性失眠的行為和心理治療已經取得的重大進展,將惠及數百萬美國成年人。該指南為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了可行的建議,并以此幫助、優化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 指南包括幾條一般建議。 這些建議要求臨床醫生在考慮患者的價值觀和偏好的時候,同時要運用自己的臨床知識和經驗。 建議臨床醫生使用多組分的簡潔療法和三種單成分療法:即,刺激控制、睡眠限制療法和放松療法進行治療。 該指南還建議,在治療成人慢性失眠癥時,不應該將睡眠衛生保健作為單組分對待。Edinger說:“盡管醫生經常建議患者注意睡眠衛生,而且患者也理解這些建議,但是睡眠衛生建議并不構成有效的獨立療法。” 失眠包括入睡困難或嗜睡。盡管在床上的睡眠時間充分,但是仍然會習慣性早醒。失眠癥白天的癥狀包括疲勞或困倦;對睡眠不滿意;注意力不集中;感到沮喪、焦慮或易怒;動力或精力不足。 慢性失眠癥大約會影響10%的成年人,其特點是出現睡眠障礙,并伴有每周至少發生三次的相關的白天癥狀,且至少持續三個月。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ASM)先前發布的慢性失眠藥物治療臨床實踐指南也強調,慢性失眠癥的藥物治療應主要考慮那些無法參加CBT-I的患者、以及在這種治療之后仍然有癥狀的患者,或者那些臨時需要CBT-I輔助治療的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