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補氣養血湯 【來源】關幼波,《中醫原著選讀》 【組成】生黃芪、首烏、白芍、川續斷各15克,當歸、丹參、黃精、生地、五味子各12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補氣、養血、柔肝。 【方解】方中黃芪、黃精益氣生津;當歸、生地、白芍、丹參養血柔肝;首烏、川斷滋腎填精;白芍與甘草伍用,功能緩急止痛;五味子斂肺補腎,現代藥理研究還有較好的降低谷丙轉氨酶作用。諸藥合而為方,補氣血,滋肝腎,用于氣血兩虛型肝炎患者,有助于肝功之恢復。 【主治】慢性遷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長期不正常,證屬氣血兩虛型者。證見心悸、氣短、全身無力、面色蒼白、消瘦、精神不振、右脅隱痛,舌苔薄白或無苔,脈沉細。 【加減】如轉氨酶長期不降、舌質紅者,加土茯苓15克,大棗10枚或土貝母15克;舌質淡者,加白芷9克;麝香草酚濁度試驗和麝香草酚絮狀試驗長期不正常者,每日加服河車大造丸1丸;血漿蛋白倒置者,加龜板、鱉甲各12克;肝腫大,加延胡索、草河車、澤蘭各9克;脾腫大,加生牡蠣15克,地龍9克;食欲不振,加山楂、白術各9克;牙齦出血,加小薊、血余炭各12克。 【療效】臨床屢用效佳。 44.4健脾補腎湯 【來源】關幼波,《中醫原著選讀》 【組成】黨參、川續斷各15克,白術、茯苓、白芍、當歸、五味子、菟絲子各12克,川厚樸、香附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健脾補腎。 【方解】方中黨參、白術、茯苓(即四君子湯去甘草),益氣補中、健脾養胃;川續斷、菟絲子滋補肝腎、通調血脈;當歸、白芍養血柔肝、斂陰止痛;川厚樸、香附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五味子斂肺滋腎、補益心神,且有降酶作用。本方對脾腎兩虛型肝炎患者,有較好療效。 【主治】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功能長期不正常,證屬脾腎兩虛型者。證見午后腹脹,食欲不振,下肢輕度浮腫、腰腿疼痛、足跟痛、體倦無力,大便溏瀉、小便多,舌苔薄白或無苔,或舌體胖邊有齒痕,脈沉細滑。 【加減】若有腹瀉,加蒼術、芡實、訶子肉各9克;腰腿痛、足跟痛,加牛膝、生薏苡仁、仙靈脾各12克;夜尿多,加鹿角霜、女貞子各12克;腹脹甚,加冬瓜皮12克,木香4.5克;肝區隱痛,加桑寄生15克,木瓜12克。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較佳。 44.5滋補肝腎湯 【來源】關幼波,《中醫原著選讀》 【組成】北沙參、白芍、川續斷、菟絲子、女貞子各15克,五味子、首烏、黃精、當歸各12克,生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用】滋補肝腎。 【方解】方中北沙參、黃精益氣養陰生津;白芍、當歸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白芍與甘草相伍,名芍藥甘草湯,功擅緩急止痛;五味子斂肺氣,滋腎陰;近代研究有較好的降低谷丙轉氨酶作用;川續斷,菟絲子、女貞子、首烏皆滋補肝腎之品,合而投之,其效更彰。本方有滋氣陰、強肝腎、填精髓、壯筋骨的作用,用于肝腎陰虛者最為合拍,效果頗佳。 【主治】慢性、遷延性肝炎,肝功能長期不正常,證屬肝腎陰虛者。證見腰腿酸軟無力、勞累則肝區痛、睡眠多夢、精神疲倦、頭暈目眩、有時盜汗,舌凈無苔,或舌質稍紅,脈沉細弦。 【加減】若腰痛甚,加狗脊、桑寄生各15克;盜汗多,加生牡蠣、生龍骨、浮小麥各15克,烏梅9克;失眠重,加遠志、百合各12克;夢遺滑精,加芡實、補骨脂、訶子肉各12克;肝區痛重,加草河車9克,黃連4.5克。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頗佳。
|
|
來自: lunarzhengkipj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