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法金錢法也叫“搖錢法”,起源于西漢的易學(xué)大師京房,是對于先秦揲蓍法的一個簡化,二者可以等同。 金錢法操作簡單,具體是選用三枚銅錢。銅錢其實沒有什么要求,只要鑄幣工藝比較好,大小厚薄均勻即可。漢魏時期用五銖錢,唐以后用開元通寶,清代民國用康熙或乾隆通寶,這些都可以。我們現(xiàn)在的鑄幣工藝之高超,是歷史上無法比擬的,硬幣也容易獲得,所以占筮的時候用現(xiàn)在市面上流通的硬幣即可。 或曰還是應(yīng)該用古錢幣,會比較準確。我不贊同,占筮最重要的是態(tài)度的虔敬,與用的是今幣還是古幣沒有關(guān)系。對周易理解深入了,用塑料幣、游戲幣都可以。 金庸小說《神雕俠侶》中寫劍魔獨孤求敗:“四十歲后,不滯于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于無劍勝有劍之境。”占筮的道理亦是如此,我們初時還是用鑄造工藝優(yōu)良的硬幣,隨著對周易理解的深入,則無物不可以用來占筮,這即梅花易數(shù)之境。再高一層次,就不需要占筮了,連卦亦不用起,吉兇自明,即所謂的“善易者不卜”。 起卦要保持虔敬之心,這是最核心的地方。人們皆謂在某些寺廟里求的簽很靈,這其實并非什么佛菩薩的保佑,而是求簽的信眾在那種環(huán)境中變得更為肅穆虔敬了,態(tài)度端正,精神達到了高度集中,于是求得的簽便靈驗。朱熹設(shè)計了一套卜卦的形式,焚香沐浴禱告一類的,這一切不是說有什么神明,而只是為了讓自己安靜下來,心思集中。這種虔敬的感覺是什么樣子的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坐在考場上,等待著監(jiān)考老師分發(fā)試卷,占筮時就要那種狀態(tài)。 所以在占筮時一定要有虔敬之心,且要有很充足的準備,使環(huán)境整潔安靜,精神飽滿集中,呼吸均勻平穩(wěn)。如此才可以。或問:為什么一定要如此?答曰:周易占筮說到底是人與物的感應(yīng),用的是佛家所說的阿賴耶識,不如此做就沒有辦法精確感應(yīng)。比如心里想法比較雜亂的時候搖卦,搖出來的卦到底指示的是哪件事情,根本說不清楚,自然就沒法解卦,解出來的亦不準。 金錢法占筮分六步,自下而上,每一步而得一爻,六步則成一卦。每一個步驟都是相同的,即把三枚硬幣合于雙手掌心,心中默想所問之事(最好是一卦只問一件事,所問之事越具體則卦象越明晰),搖動掌心硬幣后,輕輕拋擲在平整的桌面上或地面上。 三枚硬幣拋擲到地面上,則有四種結(jié)果:三個正面,三個反面,一正二反,一反二正。簡單的概率計算即得四種情況的比例是三正:三反:一正二反:一反二正=1:1:3:3. 硬幣的正面就是標明其面額的那一面,即帶1角、5角、1元等字樣的那面;反面則是有國徽或者菊花、梅花圖案的那面,這是約定俗成的天然性質(zhì)。 再說正反面的陰陽性:正面為陰(––),反面為陽(一)。為什么呢?因為“反者道之動”,陽性動而陰性靜;陽是否定,陰是肯定;陽是生,而陰是長;陽是開,而陰是承;陽是質(zhì)變,陰是量變,質(zhì)變是否定,量變是肯定。明白這一點非常重要,須知正反面的陰陽亦是其天然性質(zhì),并不是任意規(guī)定的。 正面為陰,反面為陽 上面說了,概率上計算得知,三正:三反:一正二反:一反二正=1:1:3:3. 有人會問,這四種情況概率不一樣,那怎么可以呀?事實上這是非常合理的,正合于八卦的性質(zhì)。三正即是三陰爻,為坤(?);三反即是三陽爻,為乾(?);一反二正即一陽二陰,對應(yīng)著震(?)、坎(?)、艮(?);一正二反即一陰二陽,對應(yīng)著巽(?)、離(?)、兌(?)。于是我們可以看到,八個卦的比例其實是一樣的。 以四象性質(zhì)而論,三個陰爻為坤(?),是老陰;三個陽爻為乾(?),是老陽;震(?)、坎(?)、艮(?)皆一陽二陰,是少陽;巽(?)、離(?)、兌(?)皆一陰二陽,是少陰。如果還不理解,可以回顧一下我們在第一講中的內(nèi)容,乾為父,乃老陽;坤為母,乃老陰;震、坎、艮為長子、次子、少子,乃少陽;巽、離、兌為長女、中女、少女,乃少陰。 周易占筮是“老變少不變”,即老陽、老陰變動,而少陰、少陽則不變。這個很好理解,物極則反,老陽、老陰是三陽三陰,陽到了極處或陰到了極處,自然會發(fā)生向?qū)α⒚娴霓D(zhuǎn)化。而少陽、少陰還在成長階段,因此性質(zhì)不會改變。老陽在原卦(本卦)中是陽爻,在變卦中就變成了陰爻;老陰在原卦(本卦)中是陰爻,在變卦中就成了陽爻。 我們在占得少陽、老陽的時候,都記作(一),只不過須要在老陽的旁邊作個記號,標明這是老陽;同理,占得少陰、老陰的時候,都記作(––),另外在老陰的旁邊作記號,標明這是老陰。 卦爻的順序是自下而上的,所以我們占卦的時候亦是從最下面的初爻開始記錄,依次向上。下面我們用實例來說明: 如上圖所示,我們拋擲了六次,自下而上記錄,得到本卦(亦稱原卦)火風(fēng)鼎卦,其中第三爻為老陽、第五爻為老陰。老陽、老陰兩爻發(fā)生變動,則得到變卦(亦稱之卦)天水訟卦,文字記為“鼎之訟”,古籍中,特別是左傳國語等,往往會出現(xiàn)“某之某”的占卦記載,其來歷即是如此。本卦鼎、變卦訟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 用金錢法起卦,至此就完成了,然后我們就可以根據(jù)本卦、變卦的卦象、卦辭、爻辭等對所占問的事情進行解析。操作很簡單,多練習(xí)幾遍就熟悉了,重要的是要知其所以然,理解正反陰陽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 先天伏羲八卦方圓圖 變爻斷卦:1.六爻不變,以本卦卦辭為斷; 2.一爻變,以本卦變爻爻辭斷; 3.兩爻變,以本卦兩變爻爻辭斷,且以上爻為主; 4.三爻變,以本卦和變卦卦辭斷(初爻變:變卦卦辭為主;初爻不變:以本卦卦辭為主;); 5.四爻變,以變爻中兩個不變爻的爻辭為主,且以下爻為主; 6.五爻變,以變卦之不變爻爻辭為斷; 7.六爻變,以變卦的卦辭為斷,如是乾坤兩卦,則以“用”辭斷; 作者:洛神(來自豆瓣) |
|
來自: 稼寶 > 《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