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90%的肥胖者緣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動量小,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積月累,肥胖也就形成了。多余的熱量轉化成脂肪需要2-3天的時間,因此在我們前一天過食之后,第二天加強運動,減少食量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脂肪的形成。 生活中不少正在進行節食減肥的朋友,往往忽略了晚餐節食的重要性,往往走向另一個極端——不吃晚餐。有一種減肥法叫做過午不食法,也就是在當天下午4點之后停止進食,就是所謂的不吃晚餐,或者是晚餐提前,讓身體在晚上盡量的將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完全消化掉,以此來避免熱量剩余,形成脂肪。 但是,這樣的方法不是所有人都適用,適當的饑餓能讓我們腦袋更加清醒和靈敏,增強我們的感官感受,是有益的。但是這是建立在人家晚上10點就睡覺的基礎上的,吃晚飯距離睡覺6小時是合理的范圍,如果我們經常12點睡覺,那么6點吃飯也是可以做到將食物完全消化掉的,甚至有些人習慣性的2點多才睡覺,那么他在晚上8點左右吃飯也都是可以的。 我們提倡晚上8點之前吃完晚飯也是考慮到食物消化和消耗所花費的時間的,因此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酌情調整,尊重自己的生物鐘,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哦親們。那不吃晚餐有什么危害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因為如果你在12點左右吃午餐,到晚上18點身體已經完成了午餐的消化過程,到第二天的早餐,這里至少有10個小時的空腹時間,這就會讓身體感覺在鬧饑荒,從而主動進入了饑荒的狀態,導致身體更容易吸收第二天早中餐的能量,從而堆積脂肪。 再如果你為了減肥,本身午餐吃得少,使食物在15點左右就完成了消化的過程,空腹的時間就更長了,這樣不僅不能減肥,也會影響身體健康。饑餓是減肥的大敵,當然適度的饑餓還是可以的,過度饑餓一定會損害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餓的時候嚼一些口香糖或者吃點低熱量的零食是非常不錯的,再不濟,多喝熱水也是非常不錯的。
即使是合理減脂,前期減的水分也較多,為什么脂肪扛到最后燃燒?為什么運動時候身體先調動糖原,要超過一定時間才開始消耗脂肪?為什么減肥到了一定時期就進入平臺期?有時候覺得肥肉好“懶”,有時候覺得身體怎么這么跟我過不去啊。 因為脂肪是我們身體最后的王牌,是儲存能量的倉庫,就好比我們的錢包一樣,付賬的時候肯定是先動用零錢,然后到百元毛爺爺,最后刷卡(當然現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成風就不做類比了)。而脂肪就是我們的銀行卡,肝臟糖類就是我們的百元毛爺爺,血液、肌肉里的糖原就是我們的零錢。雖然他們都是同時消耗的,但是速率最快的還是咱們的糖原,最后才到脂肪。 肌肉消耗的能量多,脂肪消耗的能量少,這就讓我們在饑荒來臨的時候首先消耗掉身體本身存在即時供能糖類,最后才到脂肪。消耗掉肌肉里的糖類的時候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就會下降,脂肪耗能少可以讓我們活得更久,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身體的聰明之處也體現在這點。生活的其實人體是進化出來的,我們的祖先在那么多次天災人禍戰亂紛爭中妥妥的活下來,咱們現在可都是經過篩選的優良基因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