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高手用量價背離告訴我券商板塊為什么會火,炒股不可不知的成交量語言,你了解多少?學會量價規律,把握波動節奏。散戶們想要在分化牛市中勝出,這篇文章值得你多看幾遍! 成交量反映商品在某個統計時間段內的所有成交單量的總和。對于炒股來說就是指股票(或是指數)K線(或分時線)的量柱圖(如圖一)。在股市中,成交量和股價(量價)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最重要的技術統計組合工具。幾乎所有的指標參考工具都離不開量價統計,可見其重要地位,所以散戶朋友是必須要學會的基本知識。民間有句股諺“量在價先,天量見天價,地量見地價”,這或許是最直接、最精煉、最概括的量價規律了。 1.量在價先:指成交量是股價的先行指標,成交量一般不會騙人,總是先于價格表現了出來。比如說,成交量不斷上漲(不斷放量),隨后價格就會不斷漲起來,和“水漲船高”一個道理。反之,成交量不斷下跌(不斷縮量),價格也會不斷下降(如圖一)。這是非常常見的趨勢,當然還有些特殊情況,那就是相對限量或控價的問題,比如吉芬商品、奢侈品等是特例,股票中有茅臺、特斯拉、伯克希爾等。 2.天量見天價:也就是說,成交量變得非常大(天量、巨量),反映出市場投資十分活躍,已經進入到高潮,隨后熱度可能就會逐步降溫,成交量減少。其價格往往也會從高位下跌,所以如果沒有特別的消息刺激,一般出現了較大的成交量,尤其相比前幾日的量能出現明顯的放大,就表明價格可能就是近期的最高價了,即天量見天價(如圖二)。前面有文章講到了一些頂部特征,幾乎離不開這種情況。 3.地量見地價:是指成交量縮到極致,反映出市場十分低迷,幾乎沒人愿意賣了,該拋的都拋完了,這個時候沒有交易量了,價格也跌無可跌了,反而可能開始反彈回升。也就是量和價跌到地板上,形象比喻成地量、地價(如圖二)。我有篇炒底的文章也提到了底部形態特征大多都是這種情況。當然這里我要強調特殊情況了,尤其是當下即將全面注冊制的IPO擴容,很多垃圾股也會變得無人問津,類似于港股的仙股,地價后可能還會看到地獄價。這里一域真誠建議以價值理念選擇股票池,再用上技術分析擇時,盡可能回避掉這種極端現象。 講到這里,我還要提一下近幾日券商板塊在出現上漲前,就有朋友告訴我一個小秘密,那就是其量價出現了小小的不同步,俗稱背離。這里補充分享兩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量價背離用法,尤其在分析大盤指數或板塊指數的量價關系中意義重大: 1.量價頂背離:口訣是“前大后小,背離就跑”,一段時間成交量持續走低,對就股價卻從一個高位繼續上行到另一個更高位置,這時,出現股價與成交量方向背離走勢,就沒稱為頂背離。有分析家過去做過統計,飆升中的個股如果遇上這種量價頂背離的走勢持續2.77天(接近3天)后,持股信心就會開始動搖,股價隨量下滑的幾率大增。可以看作是一種逢高離場的信號(如圖三)。 2.量價底背離:口訣是“前小后大,背離跟上”,經歷一段時間下跌后,成交量在底部開始逐步放量,而股價卻繼續下跌,這種情況就叫量價底背離。一般是逢低跟進做多的信號(如圖三)。 總之,量價關系是炒股實踐中最重要的參考依據,這些內容高度濃縮,但信息量大,歸根結底,就是所有技術指標的老母,懂得她的語言,就等于炒股入了道。上次有朋友提醒用“老鴨頭”判斷大勢,這次又是朋友提醒我券商板塊這個小征兆,結果十分靈驗,真覺得實用高效、大道至簡啊!我的很多分析都變得多余。所以這篇文章既是心得體會,又是前輩們思想精華,值得珍藏! #我要上微頭條##股票##A股##股票大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