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本草堂創始人單江畢業就職于南京中醫藥大學,1999年開始創業進入中醫醫療行業。身處中醫館行業的單江,看到了行業里很多的現實問題: 許多人都說在這個行業很艱難,投資回報率很低,尤其17年國家備案放開,南京在2018年備案結果中顯示中醫館關閉了387家。在這個行業里,很多創業者都是用情懷在堅持著,有很多年輕人和有想法的專家也想進入行業來創業,但是生存時間很短暫。 也有一部分老的醫生專家創業,發現運營管理不像他們所想的那樣。 01 做養老國家會有補貼 想要突破的單江,想到了養老行業。據單江描述,當時考慮做養老機構是因為在思考未來的路怎么走時,碰巧當下國家出了很多養老的相關政策。 “當時為什么我選擇做養老,我在醫館行業里到現在大約20年,這條路確實很辛苦,尤其在17年后明顯感覺到競爭激烈。” “傳統的思維包括最早的話請專家坐堂是成本最低也是最快的,但是解決專家資源并沒有那么簡單。另外在培養年輕中醫方面,我們不具備公立醫院、社區機構的優勢,也沒辦法給予評定職稱,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培養的很多年輕醫生最終選擇了離開,在這種情況下我便開始考慮轉型?!?/span> 對于醫館來說,最希望的還是國家的補貼以及醫保支持額度。醫保每個地方不一樣,尤其在醫療機構中更加嚴格。 但是做養老不是這樣,國家會有補貼,一是床位補貼,二是建設補貼。單江開的養老機構有一百張床位,床位補貼就有一百萬。運營補貼是一位老人每年四千到七千的區間。同時水電也有所補貼,一年下來會節省很多的費用開支。 單江認為養老可以算是一個朝陽產業,如果醫館要轉型,可以考慮養老方面。 “我把這么多年經營中醫館的一些想法用到養老里面去,也許做中醫館看不到我想要的預期,但是有可能在養老行業我可以做得很好,我們是南京第一家有特色的養老機構?!?/span> “大家在行業里選擇方向時,如果大家覺得醫館這條路難走,可以做養老機構。養老機構里也可以做醫療,叫做醫養結合,也就是在養老機構里做一個中醫館。比如云南圣愛也在啟動這個項目,有養老、有康復、有中醫。以上為大家未來進一步發展拋磚引玉?!?/span> 02 把中醫放到養老中來 我為什么把中醫放到養老中來,就是建立中醫的治未病,尤其像老年人的情志調理。 因為我們做中醫,除了治人身上的一些慢性病、疼痛癥,其實「情志的調養」很重要,目前大部分入住的老年人年齡偏大,一般都是在七八十歲以上。六十歲的能跑能動的,一般不會住養老院,另外也因為其家庭因素。 這樣的話,入住的七八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他會產生孤獨,性格方面比較孤僻、缺少關愛,情緒上可能會有一點問題,所以我希望中醫能夠在這方面為老年人提供一些幫助。 我們給老年人提供了一些服務,艾灸、拔罐、足浴、理療等等,都是從「中醫館嫁接到養老院」去的。 另外就是藥膳的問題,一般中醫館沒有這項服務,而我們養老院會根據不同季節、不同老人的體質,在「藥膳飲食」方面做出一些調節。我覺得這對于老年人來講是比較合適的,而且是比較有特色的。 我們的醫師或主任會每天上午九點半左右,帶老年人們進行鍛煉,我們的養老機構跟醫館離得很近,這些醫師都是醫館里的「專業醫師」。 我們在養老機構給老人建立了「兩個病歷檔案」,因為國家倡導醫養結合,我們在養老機構里面有一個內設醫務室,所有老人的就醫,不管是中藥、西藥還是治療都可以用醫保報銷。 我們有三套病歷檔案,一套是西醫,一套是中醫,還有一套用來記錄老人的日常生活。 很多養老機構不理解,為何養老機構要內設醫療項目?因為老人在養老機構里需要安全感。 養老院中的理療 工廠的退休保健醫生給老人做保健 社會活動 03 什么樣的人會選擇中醫養老 單江早期調研過養老行業的相關數據,顯示六十歲老年人入住養老院居多,說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可是事實上不是這樣。六十歲的老年人大部分都很健康,不需要去養老院,所以這個數據大家可以忽略。 其實,真正對養老機構有促進作用的,一是老人的老伴身體不好或去世了,加上子女條件比較好但是不在身邊,這時候往往子女會選擇一個條件比較好的、有醫療保障的機構給老人家住。 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身體不好住院了,出院后家里照顧不了,這時候就要找一家有醫療資質的養老機構,在生活和醫療上給予照顧。 以上就是養老機構消費群體的大概來源。 04 養老機構需要注意什么? 從17年養老機構的開業到現在已經三年,單江在運營過程中也遇到過一些問題。分享出來以幫助大家: “ 我當時投資做養老機構屬于一個猛子扎進來,說實話到今天為止還沒完全收回資本,但是不需要再往里貼錢,基本盈利,我已經感到很欣慰了,因為我的中醫館差不多六年左右才收回投資。 而養老是一個有公益性質的事情,不能過于在意營利,但養老確實是有收益的。并且國家還會給各種補貼,包括床位補貼、裝修建設補貼。 我覺得養老,最大的風險就是「安全問題」。養老院里老人的安全最重要,不論你是投資人還是管理者,老人的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 一定要配安全專職人員。 當時是南京市民政局專門過來做調研,這邊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每個人都抓得很嚴謹。 另外,養老院的「空間一定要大」,老年人在養老院會很孤獨,所以給的空間不要太壓抑。不要一味追求床位數,我那里其實可以放更多的床,但因為我要留空間出來,所以我只放了一百張。 05 做養老與開醫館的不同 醫館雖然有公眾號也有微信群,但是這么多年來,我們和患者以及他們的家人都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但是養老機構不同,也許是國家對養老機構的倡導,我明顯感覺到從政府到我們的客戶(老人及家屬),都對我們很尊重。 現在的老人,特別是需要進養老機構的老人,對家庭來說多少是個負擔。所以我想盡快做出更優質的養老院,解決更多家庭的養老問題。 單 江 圣愛中醫集團副總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