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不降,尤其是身體肥胖和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年齡超過50歲以上的人等。一旦查出患有糖尿病需積極治療,以免誘發急性或慢性并發癥而影響生活質量。不過前提是要診斷好糖尿病且做好分型,避免走進其誤區。 關于糖尿病臨床診斷和分型的誤區有哪些?1、依據三多一少癥狀診斷 小地方的醫生會通過三多一少的癥狀診斷糖尿病,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下降,然而這是片面的。確實大部分糖尿病早期患者有以上癥狀,然而老年人根本沒有自覺癥狀,一般做體檢時才偶然被發現。通常血糖每升超過10毫摩爾時才有三多一少癥狀。還有三多一少癥狀,并不是糖尿病的專利,也有可能是內分泌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尿崩癥。一般空腹血糖每升在7.0~10毫摩爾。才被判定是輕癥糖尿病。 2、依據尿糖來診斷 部分人認為通過檢測尿糖能診斷,只要尿糖出現陽性就是糖尿病,這是錯誤的。血糖水平正常的前提下,血液進入腎小球時被濾出的葡萄糖會被腎小管重吸收,所以尿糖檢測時呈現陰性。當血糖升高時也會增加經過腎小球濾過的葡萄糖含量;血糖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濾過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腎小管吸收,剩余的一部分可跟隨尿液排出體外,因此尿糖檢測呈現陽性。只要腎功能正常,血糖和尿糖成正比,也就是說血糖越高,尿糖就會越高。從醫學的角度上來說,能出現尿糖的最低血糖值是腎糖閾。健康成年人此值每升在10毫摩爾,老年人此值更高;糖尿病病人血糖達到10毫摩爾以上,做尿糖檢查時才顯示陽性。另外多種腎臟疾病也會引起尿糖呈現陽性,如慢性腎功能衰竭或腎小管疾病等。由此可見,尿糖陽性根本不能3、診斷糖尿病。 3、依據血糖儀檢測來診斷 部分家庭中會備有血糖儀,血糖儀用來檢測末梢毛細血管的全血血糖,然而診斷糖尿病的是靜脈血漿血糖的測定結果,這樣會使得輕度升高的早期糖尿病病人被漏診。所以血糖儀只是能作為居家血糖監測,檢測的結果根本不能診斷糖尿病。 4、沒有排除應激狀況而直接診斷 多種因素會導致血糖升高,如感染、處于發熱期間、腦梗和腦卒中,還有受到外傷以及手術等都會刺激升血糖激素分泌,導致暫時性血糖升高,只要及時去除以上因素,就能讓血糖恢復正常。還有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用糖皮質激素以及甲狀腺激素等藥物也會引起暫時性血糖升高。所以診斷糖尿病時還需去除以上因素。 5、化驗血糖只是查空腹而忽略餐后 部分人去醫院做空腹血糖時,檢查結果血糖并不高,認為就不是糖尿病。然而就拿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雖然胰島細胞受到損害,不過還保留一部分胰島功能,所以早期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會有所升高。所以為能防止漏診,還需重視餐后血糖檢測。 6、所有的兒童糖尿病都是一型糖尿病 確實一型糖尿病易發生在兒童身上,但這并不代表著所有的兒童糖尿病都是一型的。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提高,再加上營養過剩以及兒童身體肥胖,導致部分兒童出現二型糖尿病。因此除了根據年齡外,還需根據患兒的臨床特點、糖尿病自身抗體檢查結果,還有胰島素功能來綜合判斷。 7、所有的成年糖尿病都是二型的 并不是所有的成年人糖尿病都是二型的,或是一型和二型兼備,這跟自身免疫有關。另外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糖尿病,如繼發于皮脂醇增多癥和甲狀腺功能亢進所誘發的糖尿病。 8、抗體檢測陰性就能排除一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分為自身免疫型一型和特發型一型,前者跟自身免疫力有關,做檢查時胰島細胞自身抗體和胰島細胞抗體。還有胰島素自身抗體呈現陽性。后者跟自身免疫力沒有任何關系,病人做自身抗體檢查時呈現陰性,此類發病急,胰島細胞功能已經受到嚴重損害,易出現酮癥酸中毒。所以不能通過抗體檢測陰性來排除一型糖尿病。 9、糖尿病除了一型就是二型 除了一型和二型糖尿病外,還有一種特殊類型糖尿病,但往往被誤診或漏診。這是由某種疾病或藥物所引起的繼發性糖尿病,如基因缺陷、患有胰腺炎以及內分泌性疾病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