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女兒: 你們學校要為你們舉行成長禮,建議家長給孩子寫一封信。自從你回家告訴我們之后,我們一直思考究竟該給你寫點什么。自從你出生之后,爸爸和媽媽為了你的健康成長,一直陪伴在你的左右,用愛滋潤著你的成長。我們認為平時該和你說的話已經說很多了,有些話你聽進了心里,有些話成了你的耳旁風,所以,這封信也只是和你說說話,希望你能夠聽進耳里,記在心中。 成長是什么?一般來講,就是長大,長成成人。每個孩子都渴望長大,因為在孩子的眼中,成人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他們不知道,成人們多么希望自己能夠回到童年。如果你要去問成年人在孩子時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什么,估計很多人都會說在孩子時犯下的最大的錯誤就是盼望長大,因為長大了才發現成人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而比孩子時要受到更多的約束、承擔更大的責任、忍受更深的痛苦。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希望你能放慢成長的腳步,好好享受童年生活,慢慢品味童年樂趣。 女兒,你現在十歲了。過去的十年,你給爸爸和媽媽帶來了不少的勞累和苦惱,但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輕松、快樂、驚喜和希望。從你呱呱墜地、蹣跚學步、牙牙學語到看圖識字、能寫會畫、載歌載舞,你的每一步成長都讓爸爸媽媽開心快樂。很多時候,你的一小點進步都讓我們欣喜若狂,當你第一次微笑的時候,第一次爬行的時候,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識字的時候,第一次獨自爬上滑滑梯的時候,第一次獨自騎滑板車的時候,第一次夾菜給我們,第一次去上學,第一次獨自閱讀完一本小說,第一次……很多的情景都深深印刻在爸爸媽媽的腦海中,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歷歷在目。我們猜想,你的腦海中也一定有很多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場景吧。 女兒,這十年,你在慢慢長大。你經歷了孩童的喜怒哀樂,品嘗了孩童的酸甜苦辣,但不論你經歷了什么,爸爸媽媽始終會陪伴著你、支持著你、愛護著你。但我們也希望你明白,爸爸媽媽對你深深的愛并不會總是表現在對你的欣賞、夸贊、表揚和遷就上,同樣表現在批評、責罵和懲罰上,因為爸爸媽媽深知溺愛孩子不是真正愛孩子反而是害孩子。 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中有“驕慢已習,方復制之,捶撻至死而無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币馑际钦f父母如果不嚴格要求孩子,等孩子壞習性養成后再來管教,就算用鞭棍抽打至死,也難樹立父母的威信了,父母的憤怒導致子女的怨恨之情日益加深,等孩子長大成人時,必將成為道德敗壞的人。《觸龍說趙太后》中有“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也就是說父母愛孩子,一定要為孩子的長久發展考慮。你一定還記得爸爸和你說過的王翦和秦王打賭種小麥的故事吧,王翦就是一位為兒子計深遠的父親,在秦王讓他兒子做大官的時候,他卻讓兒子去邊關做小兵受苦遭罪,為的就磨煉兒子的心性,增強兒子的才干,最終讓兒子成為堪當大任的棟梁之材。 女兒,你讀《三字經》,上面也寫道:“玉不琢,不成器”,一塊好玉如果不經過千雕萬刻是難以成為精美絕倫的玉器的。人的成長也一樣,也要接受各種各樣的雕琢與打磨,承受千雕萬刻的痛苦,就如你背誦《大學》中的“如琢如磨”,唯有如此,才可能讓自己通過修身逐步成為有道德的人。 女兒,爸爸媽媽知道你明白很多道理,在心中也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但在行動的時候往往會對自己放松要求。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要說你還是一個十歲的孩子,就算是成人,真正做到自律的人也是很少的。我們都知道,做一件事情不難,但每天堅持做同一件事情是非常難的。我們非常欣喜地看到你能夠堅持每天閱讀書籍,能夠堅持練習彈鋼琴。當然啦,對于你來說,你對閱讀的熱情要比練琴高得多,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你已經把閱讀養成生活習慣了,但練琴卻還差一把火候,有時還需要我們的督促,不過我們相信,隨著你的長大,你會慢慢地把練琴也養成生活習慣的。 女兒,你已經十歲了,爸爸媽媽心中充滿了“家有小女初長成”的喜悅,也憧憬著你長大成人的那一天。但你要銘記,不論你長多大,爸爸媽媽永遠愛著你,這份愛絕不會隨著你的長大而減弱一絲一毫,卻會隨著你的長大而不斷加深。也正是對你的愛,我們會不斷地向你嘮叨一些反復提及的話: 你要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沒有了健康,就意味著失去了一切,因此你要加強身體鍛煉,強健自己的體魄,夯實幸福人生的根基; 你要努力學習文化,每天都往前進步一點點,不是為了考上好大學,而是讓自己的內心更充盈,能時時體會幸福的存在; 你要不斷磨礪道德品行,像曾子所說“吾日三省吾身”,每天經常想想自己的所言所行,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從而修身養德。 好了,就說這么多吧,最后祝你在學校成長禮儀式上開心快樂,收獲多多。爸爸媽媽以你為傲! 永遠愛你的爸爸媽媽 2020年6月18日深夜 公眾號 安享幸福 |
|